主力欣赏的做空理由--“接轨论”背后的冷思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3日 11:09 证券时报 | |||||||||
    编者按:最近市场的下跌之中,有关中国股市估值差异与国际接轨的话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影响投资者心理预期的重要因素。我们股市的估指过高了吗?我们的股市是否需要与国际市场接轨?在这种预期下投资者应如何操作?本版的几篇文章或许有助于投资者寻找答案。     大盘自9月13日创出1259点新低后,在政策面的暖风吹动下,仅用时
    “接轨论”近期之所以如此热闹,始作俑者应当是交行“A+H”发行模式的讨论,接着有10月21日某证券报刊登证监会人士的观点认为“证券市场未来五年完成市场化转轨”的文章,最后就是铺天盖地的热烈讨论和众多混杂的观点,一时间在管理层消息真空时,估值、接轨等词汇成了炙手可热的东西。其实,我倒觉得中小投资者此时反而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识别这些讨论背后的玄机,我个人认为这里不排除借机造势成为某些机构的做空甚至诱空理由。中小投资者请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从来就没有统一的投资估值标准。以市盈率而言,美国股市就比香港要高,那么我们准备跟谁接轨?同样的市场,也有不同行业的差别。就以美国为例,其纽约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市场又有极大的差别。其实,就会计及审计的角度而言,评估企业价值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要不为什么有那么多种估值的方法?因此,市场中一股国际估值接轨的提法值得中小投资者警惕。     其次,如果采取横向比较的话,我国股市部分行业已经严重低估。这里试举一例,深圳证券信息公司9月中旬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我国股市中钢铁股的平均市盈率仅11倍多,而美国股市中该类个股的市盈率平均达到近22倍,即使以市净率来看,我国为1.76倍,而美国为3.1倍,也足以表明我国股市中钢铁股的股价偏低。由此可见,早已被西方发达国家视为夕阳工业的钢铁行业在美国股市的估值远远高于我们作为新兴加转轨国家的水平,我们市场的估值究竟是偏高还是偏低最终由投资者自己明辨。     再有,在估值接轨论拖累股指下跌时谁会受益?媒体调查显示:机构投资者近七成认为估值偏高,而六成五的散户认为估值偏低。答案已经明朗,机构希望下跌,机构包括哪些成分?我觉得基金一般会认为偏高,因为他们在前期破1300点还在做空,现在如果大盘继续跌破1300点,一方面可以挽回颜面,另一方面他们换股调仓就有更好的机会。仓位轻的券商会认为偏高,仓位轻说明其希望跌至更低的位置介入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QFII也会附和,因为他们介入的量不多,目前只是尝试性参与,如果更低的话有助于其抄大底,就像罗杰斯中国行时的煽动一样。前期介入的游资也会希望跌一波,因为可以完成低成本洗盘,无需筹码打压,借助投资者信心的波动即可完成。     最后,这种说法为什么有效?如果我们界定这种估值接轨论属于主力做空的理由,那么它最终需要投资者认可才能有效。目前,其有效性的背景客观存在,其一,我们证券市场在前期收复千三关口进行“救命”的时候仍然没有解决市场中遗留的诸多问题,因此,“治病”的过程会随时动摇投资者的信心,就拿近期而言规范券商的政策和鼓励券商发展的政策齐头并进,必然引发投资者对于券商问题引发市场不稳的担忧;其二,技术上,在启动一轮行情时的二浪调整往往因为其凶悍而常常将新多逼死;其三,股权分置这个最大的不确定性没有解决不可能真正、彻底地恢复投资者的信心;当然,加息的转折点也是这种行为有效性增强的砝码。     总之,投资者在近期媒体铺天盖地的估值接轨探讨中应当自己心里有杆秤,掂量清楚自己的持股结构是否合理,如果合理,可以忽略短期波动。当然,摈弃死守垃圾股的陋习则又另当别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