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协会:如何看待今年的轿车产销形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2日 15:31 中国汽车报 | |||||||||
    9月,我国轿车生产18.28万辆,增长-5.83%;销售19.41万辆,增长1.37%。当月的轿车产销增长率均略低于汽车整体产销增长率。1~9月,轿车累积生产180.36万辆,增长22.02%;销售170.0万辆,增长20.68%。9个月来,轿车的产销增长率又略高于汽车整体产销增长率。     销势未见好
    笔者之所以作出今年第三季度轿车产销形势未见好的判断,主要是从9个月来销量的下滑和波动、月销量增长和累计销量增幅的下跌至今未止、较多制造企业的累计销售呈现负增长,以及几乎所有厂家和商家都真切地感受销势的严峻等角度来考量的。     自3月起,轿车销售累计增长率连续6个月下挫。1-9月的累计增长率,比今年的最高增幅要低23.8个百分点。     累计销售出现负增长的企业占轿车企业总量的1/3,既有“老三样”企业,上海大众(7.96)、一汽-大众(2.98)、一汽夏利(资讯 行情 论坛)(27.25)和东风神龙(18.72),也有新兴企业,中外合资的、国有的、民营的,统统都有,东风乘用车(11.97)、南亚(19.42)、哈飞(6.32)、比亚迪(5.44)、华晨金杯(17.90)、云雀(82.83)等。除上海大众外,神龙、夏利、东风乘用车、南亚、华晨和云雀等6家企业的负增长已达两位数。     理性认识市场     虽然今年4月以来的轿车销售增幅下降至今还未能打住,但从1-9月的产销业绩看,仍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率。因而,有观点谓之轿车市场的理性回归。笔者基本同意这样的观点,但具体情况还需具体分析,其依据是:     其一,2002和2003年的“井喷”行情和爆发式需求,是多年的需求集中于一时的释放。大多数厂家以2002和2003年的火暴行情为基础,制订了2004年更具跃进性的目标,带有非理性成分。市场运行有其自身规律,出现一定的周期变动是正常的。     其二,发达国家目前汽车市场需求的增长率大多数在1%-3%,伊顿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美国十大经济预测专家詹姆士-P-梅尔认为,一个国家汽车市场要持续发展,增幅大约是该国GDP的1-1.5倍,而我国的增长率还维持在20%上下,还是很了不起的。     其三,一些汽车制造企业老总对汽车市场需求增长也表示了他们的看法。一汽集团总经理竺延风指出,我国汽车“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增长是绝对的,增幅可维持在13%-18%”;北京现代董事长徐和谊认为,轿车20%的增长是正常的。两位老总都认为,汽车界要调整心态,既要有信心,又要保持冷静和理智,轿车市场增长的幅度可能还要回落,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能有一个13%?18%的两位数增长,就算是不错的结局了。     主要的市场特征     ——频降车价及持币待购     今年的降价烽火在中低档级别延续,但在中级轿车中表现突出,而第三季度更燃烧到中高级轿车。     东风雪铁龙爱丽舍4月8日和6月27日两次降价,降幅达15.7%,8月底又优惠;福美来7月15日大让利,8月18日的“新突破”行动全线降价,降幅15%。     3月17日,南亚菲亚特发起“惊雷行动”,其中周末风降幅14.7%。高尔夫2月4日和6月17日两次合计降幅13.5%,高尔夫此举使销售增长达三位数,库存进入合理状态。     9月23日,上汽通用五菱SPARK狂降1.6万元,降幅达25%,当月1661辆的销售占到9个月累计销量的30%。     而奥迪高达6.5万元的让利促销,既打击了已经上市的宝马,又迅速应对天籁入市,还预备奔驰、凯迪拉克的进入。     今年频繁的降价,尤其是刚入市不久的新车型频繁降价,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因而效果大打折扣。据不完全统计,5月以来参与降价的车型多达50款。车价是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的重要体征指标,频繁降价透支了产品生命,使已购车者心理极不平衡,潜在购车者观望心重,持币待购成了他们的惟一选择。     ——屡推新车和叫好的不多     有的推出新车型,目的是想显示实力,如东风乘用车的天籁、东风悦达起亚的远舰和嘉华;有的是想借新车型以拓宽市场需求面,如广州本田两厢飞度、一汽轿车(资讯 行情 论坛)2.0L的马自达6;有的推出改进型以求增加卖点,如上海大众桑塔纳3000、东风雪铁龙天窗版毕加索、奇瑞QQ自动挡车和手自一体车。还有的别出心裁,增添限量版、个性款式,以扩大销量,壮大人气,如三厢顶级黑色夏利N3、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2.0L分站冠军——阳光优胜纪念车、20周年厂庆的典藏版——上海大众车等。     今年上市的新车,不但前两年加价销售的辉煌情形一去不复返了,有的甚至上市不足月,就以降配置变相跌价销售。     ——增幅下跌和企业减产     7、8、9月轿车产销率明显转好,这是因为厂家在预期目标的实现无望和居高不下的库存等重压之下,有的借高温休假,有的借流水线检修停产、减产,调整了产销计划。即便如此,目前产销之间的数量差仍超过10万辆,连同去年期末库存近15万辆。     据不完全了解,包括MPV和SUV在内,轿车的年度计划总销量不低于280万辆。其中前10家就超过220万辆:上海大众46.2万辆,一汽-大众38万辆,上海通用28.5万辆,广州本田22万辆,奇瑞15万辆,吉利(含华普)15万辆,神龙公司14.4万辆,一汽夏利皆13.0万辆,长安铃木11万辆。按均衡销售要求,1-9月销售达到预期目标75%的厂家寥寥无几。     调整原销售目标,已摆上多数厂家的日程表。据悉,上海大众40万辆和一汽-大众30万辆是他们经过修正的新目标。     鉴于今年的市场形势,国家统计局在9月中旬发布的信息中,将他们原预测的282万辆轿车产量调整到239万辆,减产43万辆;增幅由40%调整为18%。     ——车市低迷和体制的调整     车市的持续低迷,促使厂家重视练内功,注重调整生产组织方式和营销体制。神龙公司对赛纳实施订单式生产;调整雪铁龙销售网络,重组和优化销售大区,大区从20个减少到8个,总部管理部门从8个精简到5个。东风悦达起亚将今年计划的110家4S店调整为100家。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和上海通用等普遍加强经销商的二手车经营力量。上海通用的“别克诚新二手车”升格为“上海通用汽车诚新二手车”,将“3+1”的服务网点扩至250家,提高置换力度。     汽车企业开始发展同银行、金融企业的战略联盟,启动消费信贷。     吉利重组吉利、豪情、优利欧和华普的销售网络,合并公司及网络,精简机构和人员,降低销售管理成本。     市场低迷缘由和汽车市场发展     市场低迷原因,众说纷纭。     笔者以为政策因素是主要的。目前我国汽车市场依然是政策性市场,国家并没有把汽车列进投资过热的行业,但宏观调控中汽车消费信贷的紧缩,抑制了市场需求的实现。上海一家颇具规模的经销商,平时以直销为主,前两年私人贷款购车的比例在30%~40%之间,目前虽有所恢复,仍不到10%。由此推测,因信贷紧缩和信贷门槛提高,影响几十万辆销售并不为过。     车价频降和新车型屡出,对消费者而言自然是福音;但其负面效应也不能小视,特别是新车型也加入车价频降之列。用户求新求异心理和持币待购氛围之浓是史无前例的;生产企业造车的成本因钢铁调控和钢材涨价、原材料溢价而上升,车价的频降导致销售额和利润的相对下降。     此外,贷款门槛提高、保险费用增加和油价持续上涨等购车环境和用车环境变差,大城市道路拥堵的过度渲染等,使消费者难于确立牢固的购买信心。     汽车市场需求的实现有其内在规律,汽车市场研究成果显示,车价与人均GDP的比值即R值为2或3时,是轿车进入家庭的转折点。目前,京、沪、穗及沿海发达地区的R值已超过2或3,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达1090美元。有研究显示,目前有购车能力的家庭800万户,5年后可望达到4200万户。13亿人口中已有3亿人收入超过2000美元,他们的消费结构必然发生变化,必然会进入一个以提高生活质量为标志的消费时代,享受人类理应得到的汽车文明。     我国历史上几次宏观调控都出现过汽车减产。例如,1996年比1995年只多2.22万辆,仅增长1.53%。历史不会简单重演,这次宏观调控对汽车市场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汽车商品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显而易见。笔者预计,2006年我国汽车市场可能又会显现美好时光(资讯 行情 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