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交易主体过多严重削弱“国际定价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2日 09:01 经济参考报

  “最近的情况还好一点,APT(仲钨酸铵)的价格涨上去一些,但这也是受到了伦敦金属交易所的影响,是一些庄家把价格拉了上去,我们也只是跟着沾沾光罢了。”10月30日,电话另一头江西一家专门从事钨矿开采、冶炼的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的采访。

  “10月上旬价格一直在往上涨,但到了13号那些国际庄家要出仓,就又把价格打下一点。我们的钨矿要占到国际贸易量的90%,但不管是涨价还是降价我们都看着别人的脸色,说
起来心里还真不是滋味。”江西的这家钨矿企业在行业内也算有一定影响,但其老总的话却颇有些无奈。

  记者从中国钨业协会了解到,钨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在世界上具有储量优势的矿藏品种之一,其储量曾占世界总量的65%,并且钨产品极具战略意义,1981年APT的国际价格曾达到13800美元一吨;但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钨矿生产、加工企业不断增加,可出口的数量增加也就带来了竞相压价,甚至在1993年低到每吨3000美元,目前也只维持在5000至6000美元的水平。大量出口使钨矿资源消耗严重,国内钨矿储量在世界上的比重迅速下降到现在的42%左右;而钨矿价格的下降使得大量出口却并没有带来大把的美元。

  “我一直有一个希望,就是在钨矿行业里中国能像‘欧佩克’一样,想提价了就减产、想降价了就增产,全世界都得听你的,但我这个希望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前面那位钨矿老总像记者介绍,他们也曾经想过行业联合起来,大家一起和国外采购商谈判这样来增加自己的谈判实力,但“这谈何容易。1990年的时候有2000多家企业在搞钨矿,现在登记在册的也还有100多家呢,还有那些不合手续的‘野矿’呢。我们也曾经想要和几个企业搞一个联盟,大家出一个统一的报价,但买家不怕你,他总能以低一点的价格从从其他企业拿到矿。”

  事实上,联合谈判确实是一个能够增加国内企业对这种大宗产品国际定价能力的有效途径。比起钨矿好一些,中国作为全球铜矿进口最多的国家,2003年11月,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集团)有限公司、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大冶有色金属公司、中条山有色(集团)有限公司国内六大铜业巨头在上海成立了CSPT,共同约定2004年企业进口的所有铜精矿现货都通过谈判小组统一谈判来采购,保证不私下单独与贸易商谈判和进口。据云南铜业介绍,到今年7月份CSPT企业通过联合谈判采购达16万吨左右,已经节省了上亿美元的资金。

  但联合谈判成功的背后掩藏不住它的弱点,就是交易主体数量与“联盟”能否有效的反比关系。虽然在某种意义上CSPT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但其中成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以后的谈判前景并非十分乐观,“CSPT在对外联合谈判中取得一定效果,但这个联盟是一种自发的、松散的企业间的联合,十分脆弱,而且没有制裁措施,这对于中国铜企业做大做强没有多少帮助。”今年3月份,CSPT一家成员企业就发布了不和谐的声音,宣布今年铜产量将比去年增加16%。从价格看,去年我国铜精矿进口均价为480美元/吨,今年1至4月份均价为670美元/吨。

  交易主体过多或许是我们在增加大宗产品国际定价“话语权”过程中要遇到的最大的挑战。“不管是在进口方面、还是出口方面,交易主体过多都严重影响我们的国际贸易地位。”商务部研究院的梅新育博士对此表示,“虽然从整体上看中国在某些产品上是国际大买家、国际大卖家,但落实到企业面上,我们有太多的企业从事这方面的进出口贸易,很难形成一个有效的统一定价的联盟,而已形成的联盟也容易受到个别企业的背叛导致失效。”而业内人士则又表示,尽管他们也希望通过兼并重组来提高行业集中度,但这又常常受到地方利益的阻碍。看来,减少国内大宗产品交易主体数量以期增大中国“话语权”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杨大鹏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美国总统大选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拉登最新录像曝光
阿拉法特病情严重
央行9年来首次加息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中国足球改革风暴
万张精彩家装美图欣赏
购房装修答疑集锦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