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恒的价值与瞬息的涨跌之间群舞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1日 11:46 证券时报 | |||||||||
    美国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在金融领域,追求真理和追求金钱是一致的。在本系列文章中,我基于自己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和理解,写了12条意见,希望这些意见能够有助于投资者在认识真理和求得金钱方面实现一致性。     回顾一下,这些意见包括:谨防踏入巴菲特陷阱;参透中国的产业大势,判别行业板块效应;群氓市场假设;把握经济起飞阶段的资产升值大势;资源占据比
    这些意见是针对当前历史阶段的中国市场提出来的,它们没有时间维度上的永恒性和世界范围上的普适性。但对当前这个阶段的中国市场投资者来说,我们相信这些意见充满着警示和启迪。这些意见也构成了笔者即将出版的专著《蓝筹》一书的专章内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上述12条意见达不成逻辑上的贯通。更直观的印象倒是,各条意见之间每每会出现逻辑上的不兼容。比如,意见之七主张以选时型指数投资策略为上策,其隐含的逻辑是选股努力难能指望取得满意的投资效果。然而,另外的几条意见则隐含着与此相左的逻辑,比如意见之九主张寻找成长股,意见之四主张选择真正有价值的股票长期持有,意见之十一主张在企业成长和公司突变领域寻找创造投资奇迹的目标,等等。这几条意见的主张显然是以选股努力可望获得效果为假设前提的,而且它们所能导出的投资策略显然是选股型策略。     又如,意见之三的“群氓市场假设”主张投资者依照群氓丛林的游戏规则来做投资选择,由此导出的自然结论是选择“从众”和“随波逐流”。比如大众讲究市盈率,我们就必须讲究市盈率;大众看不透产业大势,我们就可以忽略产业大势。然而,又有其他几条意见强调慧眼独具、超越大众的重要性,主张投资者应以过人的眼光去看透中国的产业大势和识别真正具备价值的上市公司,而且坚守自己的立场和判断。比如意见之二和之五主张看透中国的产业大势和看重资源占据,它们的共同结论是超越短期盈亏,超越市盈率。     再如,意见之三的“群氓市场假设”和意见之十的市场势力理论强调了群体心理、趋势轮回和市场势力的重要性,由此导出的自然结论是:投资成败的关键在于对群体心理的把握利用和对市场势力的亲疏远近,而与公司价值关系不大。然而,意见二、五、八、九等条关于产业大势、资源占据、公司成长性、K线背后、公司再造等等因素的反复强调,无不是围绕发现价值或创造价值来展开的。它们隐含的共同前提是:价值对投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逻辑上达不成贯通的诸条意见摆放在一起,究竟是什么意味呢?古罗马部队远征归国,他们的领袖凯撒大帝建议他们走一条以前从未走过的、在地图上也没有标示的路。远征部队果然走出了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通往罗马的路。从此,人类有了“条条道路通罗马”这句名言。     实际上,它是人类所悟明的关于目标与路径的基本道理。在投资者通向投资成功的努力过程中,实际上也存在着很多很多的路。投资地图上并不能穷尽通往成功的所有道路,而且在通往成功的诸多道路中,其中一条道路的确立也并不构成对另一条道路的否定和替代。     上述12条投资意见,就像是投资地图上的12条道路,它们都有可能导引投资者通向投资成功的目的地,但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相互排斥和彼此否定的关系。所以,关于上述12条投资意见之间的逻辑关系问题,真实的命题是它们在逻辑上的多元性,而不是逻辑上的是否一致性。12条意见的逻辑多元性,意味着的不是逻辑上的混乱和投资选择上的无所适从,毋宁说正是这种逻辑多元性给投资者提示了资本市场在本质上的复杂性,以及由这种复杂性所提供的投资选择上的更多可能和更大空间。     我们的理解是,所谓“投资不仅仅是科学,投资更是一门艺术”,其艺术性的一切来源都与资本市场的这种复杂性及其相伴随的无限可能性相关。如果投资的成败只有一种逻辑、一种选择,那么循规蹈矩或按部就班地作出机械的操练就够了,何来艺术性之说呢?正是逻辑的多元性和选择的无限可能性,使得取舍变得重要。而当灵性之悟参与选择,每以灵感或直觉恰到好处地拿捏准取舍之“度”、让高妙与平庸见出分晓的时候,投资的艺术性也就飘然而至了。     更深刻的提问似乎是,什么东西在资本市场的复杂混沌和万象变幻中扮演着幕后那个永恒的角色?如果拉长时间的跨度来观察,在资本市场上,我们会注意到,只要不是基于价值而形成的花团锦簇,终究要褪色凋零。一次次落英吹尽之后裸露出来的那一块坚硬的真实,总是“价值”的基石,而不可能是任何别的什么。是的,在资本市场上,一切都将烟消云散,惟有价值才能永恒挺立。正因为这样,在投资者的生态系统里,无论是说服自己还是欺骗别人,无论是虔诚地信以为真还是自以为是地洞识其假,人们都习惯于围绕价值来说事。他们高高地举起价值的旗帜,或者论证和游说价值,或者寻找和发掘价值,或者驱动和创造价值。很少有放弃“价值”的旗帜而能得到广泛响应者。在资本市场的万象生灭、变幻莫测中,只有价值是不变的和永恒的!     然而在我们牢记价值永恒的时候,千万别忘记了任何一个具体投资者的投资生涯都只是永恒历史中的“瞬间”。对具体的投资者来说,更有现实意义的恐怕还不是那永恒的价值,而是“瞬间”的涨跌。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或决定着股市的“瞬间”表现呢?是供求关系,以及隐藏在供求关系背后聚集或释放着供求能量的群体心理、趋势轮回和市场势力。资本市场的一切复杂变幻,都来自于群体心理和市场势力的神出鬼没、波诡云谲。     一边是永恒的价值,一边是瞬息的涨跌。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就在这二端之间摇摆着,于秩序和混沌中群舞。     于是乎,基于公司价值的投资和基于市场趋势暨群体心理的投资,发展成为了投资流派的两大分野。两大投资流派都有着登峰造极的代表性人物,前者如格兰罕姆和巴菲特,后者如乔治·索罗斯。如果放在这两大流派分野的坐标里去看待,那么在上述针对中国投资者的12条意见中,意见一、三、六、七、十等五条,倾向于后一投资流派;其余七条意见则更靠拢前一投资流派。     面对如此多元的投资逻辑,让我们再次重复人类关于目标与路径的那个古老道理———条条道路通罗马!没有必要站在自己的道路上去指责其他道路的曲直是非,重要的是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像老猎人练就自己灵敏的直觉和弹不虚发的枪法那样,练就自己跋涉这条道路的特长与能力,然后坚定地走下去,一如巴菲特,一如索罗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