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油价高企阴影下 相关行业有喜有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31日 12:00 证券市场周刊

    周末的北京, 平日里原本冷清的油票大厅突然排起了长队。“国际油价都已经超过50美元了,咱们国内油价还不是迟早都要涨,赶紧买点油票放着肯定没错。”一大早就来排队的沈先生对记者说,“你也赶紧买点吧。”边说还边把记者往队伍里拉。连普通百姓都知道纽约原油期货已经达到每桶50美元以上了,看来油价疯涨的问题的确不小。

    15日晚间,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发表讲话称,对高油价损害美国经济的观点不予认同,受其讲话影响,纽约商业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18日一度摸高至55.33美元,不过截至收盘,价格已跌至53.70美元。同一天的走势代表了国际油价近期的趋势,屡创新高,波动巨大。

    短期走势难料

    与一年前相比,目前的油价已经整整翻了一番,这对许多人来说是始料未及的。年初很多大投行都发布研究报告,认为今年油价走势会前高后低。然而,市场又一次走出了与预测相反的走势。2月份,国际油价突破每桶30美元后,一路上扬,屡创新高,直至本月18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一度超过每桶55美元,随后又跌2.5%至每桶53美元,一天的走势足以对这场油市风波窥见一斑。

    引发这轮油价上涨的原因很多,用华尔街分析人士的话说就是“对油价的预测前所未有的困难,因为从来没有一次波动像现在这样受到如此诸多因素的影响。”分析人士指出,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地缘政治危机的综合影响以及谣言和投机炒作的结果,其中伊拉克局势不稳、供应紧张的同时面临各国经济高涨带来的需求攀升是根本原因,而投机过度也是当前油价飙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石化有专家告诉《证券市场周刊》,从目前的情况看,石油的供需条件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平衡也没有被打破,但是这种平衡此刻并不是非常稳固,很容易因为一些突发事件就打破这种平衡,因此,国际油价受到投机的影响非常大。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认为,完全将油价上涨归因于期货市场的投机是不对的,期货市场的价格表明的是市场对未来某个时间价格的预期,正是认为油价本身会上涨,期货价格才会不断升高,当然,期货市场肯定会因为投机而放大了价格的涨幅,但它所代表的趋势是一致的。

    10月9日,美国《波士顿邮报》记者发表文章指出,中国的石油消费量猛增和正在搞的石油战略储备打破了全球能源市场的平衡。宋国青指出,不能将目前国际油价上涨完全归因于中国,但与中国今年对石油需求增加确有一定关系。中国今年以来石油进口量每月同比增加约20%左右,一方面国内汽车消费不断增长,一方面由于缺电,像浙江省这样的用电大户只好利用柴油发电机发电,多种因素使得中国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加,作为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中国对石油需求的增加自然会影响到国际油价。

    至于油价会在高位维持多久或是继续上涨,目前各方面看法有很大分歧,有观点认为,由于石油供给不会大量增加,因此任何政治经济方面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油价继续上涨或者维持高位运行;也有观点认为,欧佩克表示,今年的油价上涨会使2005年的原油市场消费量减少,加上中国经济受宏观调控影响增速可能有所放缓,因此油价可能不会继续走高,宋国青表示,短期油价走势很难预料,油价可能需要2-3年的时间调整。但其中不能排除新技术带来的石油替代品产生的因素。

    影响GDP0.5个百分点

    期货市场油价的涨跌只是投机者赚钱的工具,而高油价究竟会对世界经济和本国经济造成什么样的冲击,才是更多人关注的焦点。

    欧洲和美国目前正在经历着经济复苏,能源成本增高将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使一些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产品价格上升、企业利润空间缩小、竞争力削弱,直接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对恢复经济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这一影响究竟有多大仍值得讨论。

    刚刚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爱德华·普拉斯科特(Edward Prescott)发表观点称,油价上涨的确是整体经济面临的一个实际的负面因素,但影响很小。某一项商品(即使是石油这样的重要商品)的价格上涨并不等同于通货膨胀率上涨。即使在短期内高油价令人担忧,但并不会损害物价稳定。

    宋国青认为,石油危机已经不足以引起经济危机。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石油增长低于经济增长,与70年代相比,石油经济的影响已经大大减弱。而且,油价上涨现在更多的是由消费者承担,它所代表的仅仅是一种财富效应,个人财富的减少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影响不会太过深远。而且实际情况是,剔除汇率与通胀因素,以美元和欧元表示的石油价格并没有上涨太多。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目前普遍的观点都比较乐观。“假定每桶油价上涨10美元,保持一年,按照1997年的投入产出表计算,油价上涨对中国GDP的影响最多是0.5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发言人郑京平认为。

    至于对物价的影响,国家发改委有关官员对下半年物价走势的判断是物价涨幅将放缓。理由是粮食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影响最大,而石油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相对较小。

    宋国青指出,油价上涨对中国整个经济总量的影响非常小,但对汽车和石化等有关行业则影响较大。

    石化行业有喜有忧

    高油价对经济乃至行业的影响最根本的途径是对物价水平产生影响,高油价不仅增加了原油的进口成本,高油价的示范效应同时带动了替代行能源如煤炭、天然气的价格上涨,从而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对企业的盈利空间形成挤压。与石油价格有着最直接关系的石化行业在本次油价上涨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上游业务占主要利润来源的中石油业绩将大幅提高。虽然中石化业务比较均衡,但中石化有关人士表示,由于成品油价格国家控制,而原油价格较高,所以炼油业务利润有所下降,但其他两部分开采和石化的利润都很高,因此今年业绩也会大幅增长。

    中信证券(资讯 行情 论坛)石化分析师殷效东认为,从高油价带来的各行业生产成本及传导产生的产品价格上涨来分析,石油开采企业直接受益,将从产出品——原油的价格上涨而得到好处,处于产业链中上游的石化企业的主要产品如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的价格传导具有刚性,而国内较低的自给率使其在行业景气时暂不受负面影响,但持续高油价带来的负面作用将很快显现,在高油价带来的经济阴影下并不能独善其身。

    对于下游的纺织、轮胎、塑料及橡胶制品行业则因为成本上涨过快受影响最大,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了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合成橡胶等化工产品成本上升,并引起各类化工产品出厂价格大幅上涨。根据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化工产品市场的监测,七、八、九三个月主要有机化工产品价格同比平均涨幅分别达到 26.12%、33.36%、32.88%。化工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使纺织、塑料加工等行业的成本大幅上升,而这些行业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其产品价格不可能与成本一起同步上涨,必然使这些行业利润减少。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有关专家认为,高油价促使人们在可替代能源中进行选择,由于消费的刚性作用,煤炭、天然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可供选择的品种。

    汽车及运输业受灾严重

    10月以来,国内的汽车销售同比开始出现负增长,除了车价因素影响,对油价上涨的预期也影响了汽车销售。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涨幅已经超过15%,有专家认为,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国家可能会在近期再次调整成品油价格。

    对于目前正处于困境中的中国汽车工业来说,油价上涨无疑是雪上加霜。中国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工业经过近两年迅猛发展之后,今年出现销售下降的现象,不断上涨的成品油价格使得不少处于观望状态的消费者对购买轿车望而却步。更让轿车生产厂商头痛的是,由于石油价格上涨带动塑料、橡胶价格上涨,还使汽车的生产成本上涨。石油价格上涨给汽车生产者带来了两头受困的局面。

    持续的高油价可能让整个汽车业的格局发生变化。国外精明的商家早就开始在如何减少对石油的依存上下功夫。《华尔街日报》最近说,全球一些主要汽车制造商加大了改进发动机燃烧效率的研发力度。与此同时,未来可能将会有更多耗油量少的经济轿车代替耗油量大的豪华轿车。

    石油价格上涨对其他交通运输行业如航空业等已经产生了最直接影响。石油价格上涨直接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而成品油支出是运输行业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与柴油、汽油、橡胶、化纤等与石油直接相关的行业的利润将受到很大影响,如民航、公交、运输会因油价高涨而挤压盈利空间。”殷效东认为。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北京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中国国际通讯技术展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南方周末内地创富榜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凤凰卫视中华环姐大赛
高峰那英情感风波
购房疑难有问必答
装修建材价格查询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