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经济能否安全渡过不良资产高峰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30日 10:15 中国经营报

    吴敬琏今年7月就指出,金融风险的阴影已经愈来愈重,一旦外资银行分流我国银行新的储蓄存款,国有银行不再拥有稀释其不良资产的手段,将可能诱发金融危机。

    事实上,存在现实金融风险的远不止金融体系本身,而当多方金融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都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本期我们特别就中国金融风险的现状、已经
存在的以及潜在的金融风险进行探讨,并力求找到应对之策。

    金融风险日趋向上集中值得警惕

    主持人:请评价一下目前中国的金融风险现状,目前存在的金融风险到底有多大?

    宋养琰:金融风险实际上包括金融机构风险和金融市场风险。当前我国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表现就是股市的危机,股市不能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具有投资价值的市场,上市公司的质量不高。中国的股市,从1990年起步,到2004年,在这14年中,虽然也出现过“牛市”,但总的倾向是“熊市”。14年时间,股市为国企改革服务的功能并没有多少变化,随着风险的累积,迟早有一天会爆发。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德隆危机”处理过程中,牵扯出来的银行贷款、国债黑洞和相关上市公司担保借款数额巨大。但实际上,“德隆事件”只是股市危机冰山之一角,更大的风险和危机正在来临。

    由于以股市为核心的资本市场的不健全,直接融资比例较低,企业过分依赖通过间接融资,也就是银行贷款来拉动。这实际上是金融市场一条腿在走路,金融市场承受过多的风险。一旦金融危机爆发,后果难以收拾。

    另外,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有些经济领域已经产生一定的泡沫。更可怕的是,由于房地产业的投资约7成以上来自银行贷款,一旦房地产泡沫爆裂,势必引发金融危机,后果也不堪设想。

    钟伟:目前中国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因素不是在减少,在未来2~3年会出现一轮明显的不良资产积累高峰。乐观、保守和悲观的估计是:目前的负面影响,将使得未来3年,中国金融体系不良资产年均显性增加2000亿元、2500亿元和3500亿元;隐性年均增加3200元亿、4200亿元和5200亿元。可以预期的是,中国金融的系统性风险在经历了持续4年的下降之后,有可能因经济波动而再度大幅度增加,近年来不良资产余额和比率双双下降的局面也将扭转,金融风险向中央政府的集中趋势值得警惕。

    应该关注到,在中国,政府治理危机、财政危机和金融危机是“三位一体”的,单纯的金融危机不会爆发。但目前国民持续的高储蓄率传统,以及年龄偏低的劳动力大军的“人口红利”现象(即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却并不立即占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资源),使得中国金融体系仍能存续,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已向上集中并日趋增加。 投资涨跌导致新型金融风险

    主持人:刚才宋教授列举了我国潜在的金融风险,在本轮宏观调控中,这种金融风险的成因是什么,其危害是提高还是降低了?

    伞锋:金融风险是必然的,但我并不认同外界关于“金融危机快来了”的说法。以房地产市场来看,总的需求是有的,而且非常之大,总的来说,供求关系导致了房价上涨;但也不排除部分资金对于未来通货膨胀因素,而形成的房地产投资需求,这导致了今天一部分的“房地产泡沫”。如果将来政府继续实行紧缩的政策,这部分泡沫会及时挤出,金融风险会逐步释放。

    但中国金融风险正在逐步累加,特别是经历了本轮宏观调控后,投资型导致的新一轮金融风险正在积聚,这种风险主要体现在不良贷款上。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企业融资活动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贷款增长一直是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因素,两者有着非常高的正相关性投资的大起大落,信贷过分地扩张和收缩已经成为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经济过热时期形成的不良贷款分别占目前不良贷款总量的1/3左右。

    经验告诉我们,在本轮宏观调控中,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由扩张到收缩,而在这个过程中,民营企业正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在投资高预期率的推动下,前期纷纷上马了一大批重化工业项目。而当宏观调控突然刹车之时,措手不及,后续投资难以为续。这笔贷款迟早要有人来“买单”。 宏观调控将给银行造成大量不良资产

    钟伟:正在进行的宏观调控不可避免地给银行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2003年全年信贷规模为2.99万亿元;2004年上半年,人民币信贷新增1.43万亿元,这4.42万亿元的信贷投放,在经历如此快速的信贷紧缩和投资下滑之后,在随后的2~3年,新增信贷暴露出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如果分别以乐观(3%的不良率)、保守(5%的不良率)、悲观(8%的不良率)来评估这些新增信贷,则将分别出现1320、2200、3520亿元的不良资产。应该指出,宏观调控的成本大致是银行支付的,并在发生危机时向上集中先由央行暂时支付,但最终是由全体国民来支付。

    回顾过去,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形成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是在1991年~1993年,经济大起造成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从1990年的10%上升到1993年的20%左右;第二个高峰是1997年~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经济大落造成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急剧上升至20%。而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经济的大起大落往往出现在银行不良资产的积累高峰时期。

    未来几个月应持续加息

    主持人:我国在处理与防范金融风险方面一般的做法是什么?针对本轮高投资形成的金融风险,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加以防范?

    宋养琰:控制金融风险要讲提前量,要从宏观调控上做好文章。如在本轮宏观调控中,如果尽早动用利率手段,则可以收缩一大部分投资扩张,今天的投资增速也不至于过快。令人欣慰的是,10月28日央行终于加息,这对控制金融风险起到了较好的“闸门”作用。存款利率调高使资金成本提高,给那些盲目投资者敲响了一记成本警钟,可以较好地控制银行资金的流出。但另一方面,本次贷款利率提高0.27个百分点,幅度仍较小,银行存款收益率仍小于一些实业市场收益率,也小于民间信贷收益率。为了进一步控制金融风险,控制投资增速,我建议,今后几个月应该持续加息,以冲抵通胀压力。

    伞锋:我认为应立足于控制投资率和投资增长速度来控制本轮金融风险,投资率在30%~40%内,投资增长速度在12%~20%内比较适宜。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国经济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中国国际通讯技术展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南方周末内地创富榜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凤凰卫视中华环姐大赛
高峰那英情感风波
购房疑难有问必答
装修建材价格查询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