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房地产业在加速走向理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9日 15:28 新京报

  由于政策以及市场环境突变,“上市公司撤资房地产投资”的现象备受关注。如果剥离这些公司产业结构调整的个体行为,众多公司同时选择从素来以高利润闻名的房地产行业撤退,是否可以怀疑房地产开发长时间形成的“暴利”坚冰开始大幅度融化?

  资本总是追逐可以迅速大量繁殖资本的行业,一个产业在投资取向上受欢迎的程度受制于该行业能否带来高额的利润。此前,房地产业长期的高额利润,使得许多人不论其腰包
的鼓扁程度如何,不论水平经验怎样,都想搀和一下,以期分一杯羹。而此时的集体遁逃,而且如此坚决而彻底地转让自己的全部地产资产,这是否意味着他们认为房地产赚不到想象中的那么多钱了?

  房地产开发的成本主要包括拿地成本、建安成本、开发销售成本和相关的税费,虽然开发商获得土地的方式和渠道因其能力大小而有所不同,但是总的来说,房地产行业在抛开这些成本以后的利润一般仍可以维持在10%-15%,有的甚至高达30%,这远远高于社会上一般行业5%-10%的利润,也因此房地产业被称为“暴利”行业。在房地产业里富翁被成批地制造出来,其规模和速度让其他产业望尘莫及。

  而现在,房地产的利润空间开始大幅缩水,在其资金实力、开发水平无法保障的情况下,尤其是开发成本逐渐透明的现实中,开发商赚取的只能是合适的管理成本和专业利润,当暴利不再的时候,抽身退出变成为必然的理性选择。

  当然,还有一种看法是,在这个时候这么多上市公司抽身而去是对当前房地产泡沫的一种警惕。它们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过热,市场风险难以把控。但与此同时,像首创置业等一批大型房地产专业开发公司对其他小开发公司、好地段好项目的并购正在进行时。

  当上市公司集体撤退,行业利润大幅下降的时候,或许我们可以看作是一次房地产行业重构的开始———随着一些非专业、开发能力和实力不够强的开发企业的退出,资金和土地资源肯定开始向专业的地产开发企业集中。而这次重构的动因是新一轮金融土地紧缩政策,重构的结果是房地产行业加速走向理性。

  本报记者张学冬《新京报》新闻热线:010-96096333页面功能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