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转向市场化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9日 10:30 证券时报 | |||||||||
    在宏观调控的关键阶段,利率手段出场了:央行昨天傍晚宣布加息。     这个消息来得有点突然,却又在意料之中。说来得有点突然,是因为国庆长假之后,加息预期已经开始减弱。央行、发改委等若干关键财经部门都说物价涨幅纾缓,持续上涨动力减弱。正当市场逐渐接受了“年内不会出台新的宏观调控措施”的说法时,央行出手了。说在意料之中,是因为今年6月以来,物价涨幅连续4个月都在5%这个诱发
    在宏观调控尘埃尚未落定之际,央行作出加息的决定,需要智慧和勇气。没有非加不可的充足理由,央行决不会贸然行动。加息虽然迟来,仍不失为一个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作出的适当决策。这是在政府严控信贷和土地两大“闸门”大半年之后,宏观调控朝市场化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     支持加息的理由很多。最重要有三点:一是通胀形势不乐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数月居高不下。央行较早之前一直是抱着等等看的心态,耐心等待物价拐点的出现。但后来形势的发展表明,抵挡物价持续上涨压力,不能寄太大的希望于粮食丰收和上下游产品价格传导机制失灵。加息对于减轻持续通胀压力是必不可少的。加息也体现了央行“防通胀要打提前量“的一贯主张。     二是在宏观调控过程中,价格手段没有理由缺席。宏观调控开始以来,虽然运用了诸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浮动再贷款利率这样的市场化手段,但是更多的是依赖数量型工具,如控制信贷和土地审批。动用数量型调控工具是必要的,实践证明也起到了效果,但是,如果缺乏必要的价格手段配合,则容易扭曲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利率和汇率这两大最重要的价格手段迟迟未见行动,使宏观调控从一开始就受到局限。因此,加息是突破宏观调控局限、向市场化方向过渡的内在需要。     三是在此次央行加息之前,利率已经32个月没有调整过了,长时间处于历史性低点。这期间,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诸多新变量。不调息,国内的资金价格就无法真实反映出这些变化。     对于央行加息,市场此前一直有不同的看法。不赞成加息的人士认为,加息无助于解决中国经济结构性过热的问题。其理由是,中国经济乃“非典型的周期性过热”;微观机制不能对利率变动做出合理反应,企业和居民投资、储蓄、消费行为对利率不敏感;加息可能增大经济软着陆的变数;加息会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细究起来,这些理由并不充分,甚至自相矛盾。 反对加息者一方面说加息不起作用,一方面担心加息可能导致硬着陆。这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他们强调中国经济的种种特殊性,却忽视了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现实。所谓利率不敏感的说法,得不到实证研究的支持。事实上,运用价格手段进行调节,其效果和灵活性往往超出常规想象。     央行加息,会不会增加经济软着陆的难度呢?应该不会。此次加息幅度不大,只有0.27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这是其一。其二,此次加息,转换宏观调控手段的意味多,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的意味少。由于前三季度信贷增长指标大大低于央行预定目标,不排除央行在调息的同时,通过窗口指导,适度放松第四季度的货币供应。因此,加息并不等于收紧银根,应不会影响经济软着陆。     加息会不会导致国际投机资金大量涌入中国,加剧人民币升值压力呢?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观察。去年以来,国际上就有一股势力蓄谋豪赌人民币升值,但是中国顶住了压力,把汇率变动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自己手里。国际投机资金对中国的渗透仍然可以控制。另外,美联储三次升息在前,中国加息在后。此次加息后,人民币与美元的利差较去年实际上还有所缩小。因此,仅凭加息就断定人民币升值压力将会加剧,言之尚早。     总而言之,央行加息发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宏观调控转向市场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