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巴曙松:中国进入新一轮升息周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9日 09:27 深圳商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中国进入新一轮升息周期

    中国人民银行今日决定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究竟对当前及今后的宏观调控走向意味着什么?将对我国金融市场、2005年的经济增长产生哪些影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
访时表示,央行此次利率调整将对我国宏观经济、金融市场格局等造成多方面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央行此次加息透露出了未来的“政策走向”。

    宏观调控转向“市场调节”主导

    巴曙松表示,我国从2004年4月份就开始实行的以“管住土地、管紧信贷”为主要政策线索的宏观调控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这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有其必然性,同时也具有见效快的优点,但是,采用行政性的手段也有明显的缺陷,例如,导致经济过热的体制性缺陷并没有根除。

    那么,究竟应当如何使得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果巩固下来、如何使得宏观调控的基础稳固起来呢?巴曙松表示,很显然,解决的方法“还是需要回到体制改革,回到市场化的参数调节上来”。而市场化的参数调节的代表性的工具、做法就是利率和汇率。

    他表示,利率调整之后,汇率形成机制的调整也凸现其必要性。在利率和汇率的调整过程中,利率和汇率水平的重估与利率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必然需要相伴而行。

    巴曙松表示,央行此次对利率的调整,同时也伴随着利率的市场化改革,这意味着宏观调控“开始回到市场化改革的轨道上来”。

    中国进入新一轮升息周期

    虽然没有对记者作详细解析,巴曙松还是肯定地表示,时隔多年后的此次加息,肯定意味着中国开始进入“新一轮升息周期”,因为这既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美国的利率走势的影响。

    此次加息,对于央行货币调控政策的“思路”意味着什么?巴曙松表示,央行此次对存贷款做出调整的主要特点在于,既较好地引导了市场的预期,同时也根据金融市场走向,差异化地调整了不同期限的利息水平。这显示了央行调控行为的“市场化”。实际上,市场化的调控行为对于市场主体来说,可预见性、可分析性相对提高,因为市场已不再仅仅需要关注官员的只言片语,而更多地希望把握金融市场本身的走向。

    将引发金融市场格局调整

    处在改革当中的中国各银行现在都在争取储蓄资源方面的竞争力提高,股市也在积极吸收各种资金来源。在此形势下,加息对于证券市场的总体影响是不确定的——因为从“基调”看,加息具有紧缩作用,但是,加息同时也确认了经济增长的强劲和潜在通涨压力的强大,因此对证券市场也会有积极作用。

    但巴曙松同时也表示,对于不同的行业,加息的影响将是不一样的,这包括:银行业无疑会得益,而房地产行业等会受到十分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对那些严重依赖银行贷款的房地产公司影响更大。

    加息奠定明年经济增长“基调”

    就在公布加息之前,10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4年前三季度的国民经济运行相关数据。巴曙松表示,当前最为重要的经济任务之一,就是在前三季度运行状况的基础上,探讨第四季度应当采取哪些相应的政策举措,从而为2005年的经济增长创造更大的空间。

    “前三季度的发展趋势及第四季度的政策走向,在一定程度上隐含着2005年经济增长格局的蛛丝马迹。”巴曙松认为,此次加息政策,无疑正在奠定2005年的经济增长及货币信贷的“基调”:考虑到2004年4月份以来已经确立的经济增长稳步回落趋势,加息的同时,适当放松信贷的必要性也在提高。

    他具体解释说,在中国金融市场运行中,信贷紧缩对于下一步的经济增长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因此,第四季度的信贷投放基调对于2005年的增长格局有一定的影响。与2004年新增贷款2.6万亿元的目标相比,前三季度的信贷控制有过紧之嫌,特别是考虑到当前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模式倾向于年初多贷、年末少贷,第四季度的信贷收缩可能会更为强烈,因此,在加息的同时,金融管理机构有必要在第四季度“适度放松信贷的控制”,可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增大信贷的投放,避免2005年的经济增长因为2004年下半年过于严厉的信贷紧缩出现明显的下滑。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加息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中国国际通讯技术展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南方周末内地创富榜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凤凰卫视中华环姐大赛
高峰那英情感风波
购房疑难有问必答
装修建材价格查询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