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20周年回顾
中国核工业的发展已有50年的历程,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核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以核电为主要领域的新阶段。核电发展的现状
我国核电的研发起步于70年代,开始于80年代,90年代初取得突破性进展。1981年11
月,国务院批准了秦山核电站一期工程的自主建设,我国核电开始起步。秦山30万千瓦核电厂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营运的第一座原型核电厂,于1991年12月首次并网发电,1994年4月投入商业运行。它的建成投产结束了祖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是我国和平利用核能的典范,同时也使我国成为继美、英、法、前苏联、加拿大、瑞典之后世界上第七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
1982年,采用进口成套设备的大亚湾核电站被批准建设,这标志着我国加快了核电建设的步伐。从法玛通公司引进的大亚湾核电站2x98万千瓦M310型压水堆核电机组分别于1994年2月和1994年5月投入商业运行。大亚湾核电站是以外方为总体技术负责方式建设的。
在我国核电建设的第二个建设高潮中,相继开工建设了四个核电项目。分别是:
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秦山二期核电站,借鉴和吸收了国外成熟的技术,与同期建设的国外引进核电站相比,投资有较大的降低。
岭澳核电站项目是广东建造的第二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同样采用法国法玛通公司的技术,在大亚湾M310型压水堆核电机组的基础上有所改进,设备国产化、管理自主化有较大的提高。
秦山三期是从加拿大AECL公司引进的重水堆核电机组。
田湾核电站位于江苏连云港,是从俄罗斯引进的压水堆核电机组。计划2005年投入商业运行。
目前共有六个核电项目、十一个核电机组,核电总规模为913万千瓦。其中,已有9台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总规模701万千瓦,两台机组正在建设中。2003年全年核电发电量为438亿度,占总发电量的2.3%;核电装机容量636万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1.63%.
另外,我国出口的单机组30万千瓦商用压水堆核电站—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把我国的成熟核电技术运用于国际合作。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在核电站设计、设备制造、工程项目管理、调试和生产管理、核安全监督等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我国的核电从无到有,从探索到成熟,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核电发展的基础
中国作为21世纪世界核电发展最具潜力的国家,目前已经拥有了自己雄厚的发展实力。通过自主设计建造秦山一期、秦山二期核电站,以及与国外合作建造其他核电项目,我们形成了一支专业齐全、配套合理的设计队伍。我国科研设计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多项攻关课题研究,不但满足了工程建设的需要,也掌握了许多关键技术。通过自主开发和引进相结合,我们已经形成和掌握了较为完整的核电设计软件和技术标准体系,掌握了一些国外核电成熟的设计技术,建立了与核电设计、开发相配套的试验设施,具备了自主设计30万千瓦、6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和中外合作设计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的能力。
我国现已具备了核电主要设备的制造加工能力,能够自主制造核岛主设备中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控制棒驱动机构、堆内构件等。
我国形成了与国际水平接轨的核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能力。工程的自主管理和调试能力不断增强。
我国核电运行水平不断提高,2003年8个运行机组平均能力因子达86.4%,通过自我摸索、引进和学习国外核电站建造和运行管理技术和经验,我国核电运行管理完全具备了自主能力。为提高核电的运行业绩,我国的核电站运行同行评估体系已经建立,并成功地实施了对秦山二期的运行评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正在建立完整的核电站经验反馈体系。
更重要的是,我国已拥有一批具有一定核电站设计、设备制造、建造与运行经验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为我国后续核电持续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从五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已经逐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核燃料循环体系。随着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初步形成了从铀矿地质勘查、铀矿采冶、铀同位素分离、核燃料元件制造、乏燃料后处理直至核废物处理与处置等完整的核燃料循环工业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在与国际广泛交流的基础上,引进和开发了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在核燃料生产的几个主要环节上,实现了更新换代,基本实现了30万、60万、100万千瓦三种容量等级的压水堆核燃料组件的国产化和重水堆燃料组件的国产化,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核燃料立足国内,核燃料产业的发展与核电发展规模相适应。核电燃料组件依靠国内生产,天然铀资源要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我国采用闭式燃料循环的路线,通过对核电站乏燃料的处理,提取钚制成铀钚混合燃料供核电站使用,并为以后快中子堆核电站的发展创造条件。
核电是高技术产业,是安全、经济的能源形式。发展核电对寓军于民,保持我国核威慑战略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对优化能源结构、布局,保护环境,促进我国能源多元化,提高能源安全以及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核电发展的未来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2003年,我国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3.9亿千瓦,年发电量和总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二位。但对于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我国电力供应的总量明显不足,人均装机容量只有0.3千瓦,比许多发达国家低一个数量级。我国当前的能源结构也不够合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应,给我国环境保护和交通运输带来很大压力。按照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核电作为一种技术成熟、可大规模生产的清洁能源,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核电将成为改善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的重要选择。
为了实现到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在现有基础上再翻两番的宏伟目标,电力发展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电力装机容量将增至9亿千瓦以上。核电的供应如按4%的比例测算,届时将有装机容量3600万千瓦以上,这意味着,在未来十几年内,我国将会建设20多座核电机组,中国核电将面临大发展的良好机遇。今年7月国务院已经批准浙江三门和广东岭澳二期各建两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最近,国务院核电自主化领导小组又原则同意了秦山二期扩建工程,建设两台65万千瓦核电机组和广东阳江建设两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的项目建议。核电建设将迎来一个新的建设高潮。
我国核电建设在以我为主,中外合作,引进技术,推进自主化的方针指导下,采用成熟的先进技术,实施标准化、系列化发展,不断提高核电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实现大型核电机组建设的自主化和本地化,形成具有较高水平和较大规模的核电产业。
我国核能利用坚持可持续发展,核电发展采用热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的方针。近期,以压水堆核电站为主。
目前,要在充分利用我国已经掌握的核电技术基础上,以核电工程项目为载体,通过自主研发和吸收国际上成熟的先进技术及经验,自主设计、中外合作建造大型商用压水堆核电机组,努力实现大型核电站的自主设计、自主建设、自主运营,全面提高我国核电产业的整体能力。通过核电自主化项目的工程实施及以后的标准化、批量化建造,逐步改进技术,形成我国核电发展的统一堆型,建立起我国核电设计、制造、建设的标准体系。
与此同时,积极跟踪国际第三代先进压水堆核电站技术的发展,在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国际招标,引进国际上成熟的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适时建造新一代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通过消化吸收,全面掌握先进压水堆核电站的设计、设备制造、建造等技术,并以此作为我国未来一个时期自主核电发展的主力机型。
我们要进一步加大科研开发的力度,鼓励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在国家资金的支持下,积极鼓励研发经费投资的多元化。通过核电工程项目的带动,使我国核电设计、研发水平尽快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核安全是核电发展的生命线。我国在发展核电过程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保障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保护环境。
我国快速的经济发展,给核电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对核电的发展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我们要认真筹划,合理安排,争取在较短的时间里,使我国核电产业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新水平。(来源:国防科工委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