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信托公司关注危机公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8日 11:11 证券时报

    日前在长沙举办的中国信托国际论坛上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会议主办方安排参会信托公司与银监会非银部负责人进行座谈,并表示不欢迎媒体记者采访,但“多事”的记者还是混了进去,虽然曾遭逐客令但记者仍然赖着不走。在会议快结束的时候,银监会非银部负责人特意用2分钟的时间谈到了信托公司和媒体的关系,他表示信托公司应该搞好和媒体的关系,对媒体的质疑应该及时自查。

    信托公司以前有“坏孩子”之称,虽然经过5次清理整顿后,目前的信托公司大都算是精英分子,但信托公司和媒体的关系依然没有什么改观,在公开报道上很少能看到信托公司的正面报道。而一旦出现问题,比如金新信托事件、泰庆信托事件等,关于信托业的负面报道就铺天盖地而至,一时间信托公司又一次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一个信托公司老总很委屈地说,“我们56家信托公司一共发行了1600亿元的信托计划,只有一个信托计划共8600万元出现了问题,为何连我们也要受到连累呢?”

    难道媒体和信托公司有仇吗?答案是否定的。媒体报道关于信托公司的一系列负面报道,正是媒体在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让读者知情是媒体记者的天职。那又有人会问,为何关于信托公司的负面报道会远远多于其他金融机构呢?也许,该反省的到底是记者还是那些号称精英分子的信托公司?

    首先是信托公司和媒体缺乏必要的沟通。据记者了解,由于信托公司开展的信托业务是私募性质,银监会又有文件明文规定信托公司在开展资金信托业务时不能在媒体上进行公开宣传,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信托公司和媒体的关系只能是若即若离,某些信托公司连和媒体联络的部门都没有,一旦发生危机信托公司就不知道如何面对媒体。许多信托公司连记者平时正常的采访都会拒绝,“金新信托事件”出来后媒体上对这些低调的、做事神秘的信托公司的质疑一个接着一个,信托公司所做的应对措施就是把自己的大门关得更紧,把自己藏得更加隐秘。

    信托公司不能很好处理危机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没有一个行业协会组织,没有在危机发生时出来为自己说话的代言人。据悉,没有协会组织的问题将很快得到解决,银监会非银部的负责人表示,信托协会在今年年底有望成立。但信托公司稍显过时的危机公关意识的改变,还需要信托公司自己努力。

    INTEL公司前CEO安迪·格鲁夫曾说过,没有准备的企业在危机中消亡,优秀的企业能成功的安度危机,只有伟大的企业才能在危机中发现机遇。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建立危机公关的预警机制是非常重要的,最好最完善的危机公关是把公关危机“扼杀在摇篮中”。成长中的信托公司是否应该补上危机处理这一课呢?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信托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中国国际通讯技术展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南方周末内地创富榜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凤凰卫视中华环姐大赛
高峰那英情感风波
狼的诱惑-终结版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