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十年政策链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8日 08:18 中国经济时报 | |||||||||
    ■1995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制定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农业政策的阐述——     产业结构的优化是今后15年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着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这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向。在今后的经济建设中,要通过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重点加强农业、水利、能源、交通、
    “九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两大任务:一是保证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资讯 行情 论坛)稳定增长,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个新水平;二是保证农民收入有较快增加,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包括使目前还处于贫困状态的几千万农村人口基本解决温饱问题。2000年粮食总产量必须达到9800亿斤,要努力争取达到10000亿斤。     粮食问题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对农业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加快商品粮基地建设,搞好黑龙江、新疆和黄淮海等地区的连片开发。加大科教兴农的力度,实施“种子工程”,推广节水、节肥等适用技术。继续实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粮食调出省、区要提高粮食商品率,调入省、区要提高粮食自给率。南方各省、区,尤其是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要发挥自然条件好、乡镇企业发达、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优势,率先建立起发达的农业。要在重视粮食生产的同时,把发展养殖业放在重要位置,特别是发展水产和耗粮少的家畜家禽,改善食物结构,缓解对粮食的压力。继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把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结合起来,促进贸、工、农一体化。要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双层经营体制,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实力,实实在在地促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一个较为明显的提高。     ■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农业政策的阐述——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要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节水农业。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继续发展乡镇企业,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搞好小城镇规划建设。长期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改革粮棉购销体制,实行合理的价格政策。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要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使广大农民从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和工作中得到实惠。     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国家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项目,逐步实行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到中西部投资。进一步发展东部地区同中西部地区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更加重视和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农业政策的阐述——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     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环境,发展社区服务,方便群众生活。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发展残疾人事业。继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巩固扶贫成果,尽快使尚未脱贫的农村人口解决温饱问题,并逐步过上小康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