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保险资金获准直接入市的重大利好,并未能够激起投资者的热情,相反上证指数走出冲高回落、大幅杀跌的走势。投资者似乎已经对利好产生了严重麻木的心理,这市场究竟怎么啦?投资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利好才能恢复信心?
保险资金直接入市这样重大利好,连一天的上涨走势都没能出现,这是为什么?其实,保险资金直接入市解决的是保险资金的出路问题。但随着保险资金可直接入市,另一些问
题同时出现了。如基金面临巨大赎回压力,这是因为部分保险资金在1300点下方曾大举对开放式基金进行巨额申购,而因为可直接入市投资,尝试直接入市,必定会减持手中的认购基金,而基金在赎回压力下,抛售部分蓝筹又打压了股指。同时,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相关规定中,“价格在过去12个月中涨幅超过100%的个股”及ST等风险股,不在保险机构投资范围之内,这从侧面给投资者提示了风险方向,对部分前期涨幅巨大的蓝筹以及绩差股形成一定压力。而蓝筹股大多是权重股,向下杀跌的结果必然使股指也向下走。
从这点可以看出,市场每一个底部都是自发形成的,而不是政策的支持。虽然证券市场受政策影响非常大,国内投资者往往习惯于用管理层所采取的政策来判断市场是否见底,但是从近几年的情况看,重大利好在一个明显下跌趋势中的作用,仅仅是改变了市场短期的走势,而不是根本转变趋势。2001年在1514点暂停国有股减持,2002年6月22日停止国有股减持,政策都没有使市场转折,市场仍然按照自己的内在规律在运行。同样,近期政策利好连续不断出台,而市场却仍旧弱势难改,这是因为这些利好政策,没有解决市场潜在的根本问题。
那么,市场的根本问题究竟是什么?很简单,就是股权分置问题。昨天国家外汇管理局披露,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额度已达29.25亿美元。这使投资者想到,QFII进来后,沪深股市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与国际接轨了。但是仔细分析,这对沪深股市的投资者是不公平的。沪深股市新股发行的市盈率是境外市场新股发行市盈率的1倍甚至更高,很高的认购成本是在国有股不流通的基础上给出的,而目前市场接轨的成本却完全由流通股东来承担,这显然会大大打击流通股东的持股信心。
由此,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市场希望通过一种机制、一种补偿来提高流通股的价值,也就是说,解决好股权分置问题,这是斩断“熊掌”的利剑,也是投资者彻底恢复信心最实质性的利好。
大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