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市场调节作用主导资源配置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7日 11:20 上海证券报 | |||||||||
    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么,我们就要更倾向于选择培育市场,让市场调节的作用来主导资源配置。     和其他政府行为一样,宏观经济政策本身是有缺陷、有时滞的,因此,即使不得已要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也要充分估计其缺陷,并考虑到时滞因素,做到该慎行时就慎行,该果断时就果断。
    陈宪,先后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和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大学教授,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并兼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务理事,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专家咨询委员会暨教授讲师团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兴趣在宏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和服务贸易。出版著作多种。     在关于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争论仍在继续的时候,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4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创立"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两位经济学家芬·基德兰德教授和爱德华·普雷斯科特教授,以表彰他们对动态宏观经济学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对动态宏观经济学的主要贡献是: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和商业周期的驱动力量。他们认为,技术进步冲击引起劳动生产率提高,进而就业、投资和产出提高,总供给曲线上移,经济高涨;反之,则出现相反的结果。商业周期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经济基本趋势本身的波动,而不是实际经济围绕基本趋势的波动,即商业周期不是对均衡的偏离,而是均衡本身暂时的波动。这就是真实经济周期的深刻涵义。也就是说,在认定商业周期的驱动力量是技术进步的前提下,作为外生力量的经济政策是难以与实际周期达到时间一致性的。既然是均衡,或是均衡本身暂时的波动,并且会回到均衡,便具有帕累托效率(在不损害他人的条件下,不可能使得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得到改善),所以,不存在市场失灵,政府没有干预经济的必要。让建立在市场主体理性预期基础上的宏观经济,在没有外部干预的状态下运行,这就是"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结论。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本身是完善的,在长期或短期中都可以自发地使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经济周期源于经济体系之外的一些真实因素的冲击,这种冲击称为"外部冲击"。引起这些冲击的因素,是一些实际的,与市场机制无关的真实因素,如技术进步、石油供给和恐怖主义。市场机制本身无法预测这些因素的变动与出现,也无法自动地作出反应,故经济中发生周期性波动。"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把外部冲击分为引起总供给变动的"供给冲击"和引起总需求变动的"需求冲击",这两种冲击又有引起有利作用、推动经济高涨的"正冲击",以及引起不利作用、导致经济衰退的"负冲击"。有利的冲击,如技术进步;不利的冲击,如石油危机,都会引起经济不同程度的波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将宏观经济政策视为引起经济波动的外部冲击之一。该理论不仅证明外部冲击无时不有,经济波动是正常的现象,不是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引起的,而且还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不同的外部冲击对经济周期影响的大小。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还认为,既然经济周期不是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引起的,既然由外部冲击引起的周期性波动不可能由政策来稳定,那么,就不需要国家的政策去干预。只要依靠市场机制自发而迅速的调节,就可以恢复充分就业的均衡,实现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而且,市场调节是一种逆调节,比如,技术进步引起投资增加,投资增加拉动经济增长,经济高涨时价格上升,这个信号本身就会抑制经济。当然,这是以存在健全的市场机制为前提的。由于国家不可能掌握制定政策的充分信息,经济政策的作用又往往是滞后的,加上政策制定难免受到利益集团的影响,因此,经济政策不可能如决策者的预期,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基于这些认识,"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将政策及其失误作为一种不利的外部冲击,加剧了经济的不稳定性。而且,政策还会限制市场机制的作用,甚至破坏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     在了解了今年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创造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精神以后,结合中国这些年来宏观调控的实践,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思考:第一,中国目前无论就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还是就转轨体制的现实背景,都距离"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起作用的条件------市场迅速且有效调节------比较远。因此,政府在有些情况下,如出现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或失业的情况下,对经济不作任何干预是不可能的。退一步说,在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出现这种情况后,按照"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不存在长期与短期之分,通过市场调节总会回到均衡状态,但在中国或其他发展中国家就很难说了,如果严重的通胀和失业持续一段时间,其间的政治、经济风险是非常大的。因此,我们应当有条件地理解"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第二,即便如此,政府还是面对着两种选择:干预经济,抑或培育市场。有人会说,这两个选择是不矛盾的,可以同时进行。但在经济学看来,这也是一个两难选择,因为政府的资源同样是稀缺的,如果总以市场不成熟为理由频频干预经济,甚至过度干预经济,不仅会导致培育市场机制和环境的投入不足,而且将使这种努力受到来自相反方向的抑制,延缓市场发育的进程。因此,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么,我们就要更倾向于选择培育市场,让市场调节的作用来主导资源配置。也许少干预经济,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干预经济的负面作用有时比不干预还要大,这已经是客观事实,就看我们是否有勇气承认了。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可以说是宏观经济学的"返朴归真":返"新古典"之"朴",归"看不见的手"之"真"。但不是、也不可能是宏观经济政策的"返朴归真"。宏观经济政策的"返朴归真"意味着国家对经济不作任何干预,这与我们的现实相距甚远。今天,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都在各行其是,深刻地影响着本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我特别要强调的是,尽管这种"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理念是美好的,逻辑更是优美的,其计量模型也部分地支持了结论和观点,但是,宏观经济政策的"返朴归真"不是指日可待的。现实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复杂性,都在影响并决定着国家的各项政策,包括宏观经济政策。     然而,尽管如此,我仍然要指出:其一,由于信息不充分、不确定性难以把握和决策能力有限等原因,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运行的积极作用不可高估,消极作用在所难免,因此,政策居高临下、一抓就灵是不可能的。其二,既然是市场经济,就是利益主体多元化,且利益主体间的经济关系是平等的,各种均衡的达成,就是利益各方博弈的结果。而且,从动态的过程看,政策如何获得公众的信任,是政策发挥效应的关键,所以,政府行为的信誉至关重要。其三,毋庸讳言,和其他政府行为一样,宏观经济政策本身是有缺陷、有时滞的,因此,即使不得已要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也要充分估计其缺陷,并考虑到时滞因素,做到该慎行时就慎行,该果断时就果断。这一番话当然不是"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告诫,权当是这一理论对我们的倒逼,以及在倒逼下产生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