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下岗:社会转型期的焦虑和痛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7日 10:14 中国经济时报

  来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到2004年6月底,全国共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196万人,比2003年底减少64万人,比高峰期的700多万人有了明显的下降。

  这组数据反映了近年来政府推进下岗再就业工作的成就。但是,人们并不能因此而乐观地认为可以和“下岗”这个词挥手告别了。事实上,“下岗”给社会带来的震荡和痛楚并不是短期内能够消除的。

  本报记者 邹建锋

  上海出租车司机金先生对自己的现状还算满意:自己和太太先后从企业下岗后,又找到了各自的工作。他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政府对我们下岗工人还是比较照顾的。

  但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对此并不盲目乐观,因为“中国面临十分复杂和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

  2550万下岗人员从何而来

  “1998年至2001年,中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累计有2550多万人,其中1680多万人实现了再就业。”

  今年早些时候,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公布了一项由莫荣主持的最新课题报告:《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中的就业问题》(中国就业报告〈2001—2002〉),该报告披露了上述数据。

  《报告》认为,三大原因导致了部分职工下岗。

  从就业体制上看,下岗问题是统包统配和低工资、多就业政策长期实行,以及在改革开放以后惯性延续的结果,是就业矛盾历史积累的结果。

  在相当一个时期,中国各地区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状况严重,造成地区间的产业结构趋同化,大部分地区的工业部门结构都极其相似。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市场竞争的结果是,很多企业陆续被挤出市场,出现了停产、半停产,甚至被兼并、破产,导致职工下岗。这是下岗问题集中出现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明显加快,多数轻工业品由改革初期的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很多工业企业因此停产、半停产。加上持续的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出现大规模的劳动力调整,导致了大量的行业性下岗问题。

  下岗众生相折射社会转型代价

  1985年,阿珍顶替父亲到上海工作时的感觉可以说是欢天喜地。对于来自浙江农村的她,“顶替”意味着告别“泥腿子”的生活,一夜之间成为“吃国家饭”的工人。

  最近,记者见到她的时候却得知:“早下岗了!”

  她告诉记者:现在平时在商场里面给人看看店铺,生活还过得去。空余时间都在麻将桌上度过,“总能赢点买菜的钱”。

  浙江嘉兴的范先生告诉记者:前几年当地政府为了扶持下岗工人再就业,以比较优惠的价格推出了一批闹市区的夜市摊位。没想到不少人拿到摊位之后马上就转手租给了外地人,“自己当起了二老板。”

  但是这些相对“幸运”的人看来并不是下岗职工的主流。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下岗职工状况的调查显示,下岗职工中的不少人已经进入或者徘徊在贫困边缘。技能水平较低的下岗职工平均年龄为39岁,基本上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而其中夫妇双方都下岗或失业的占33.3%,其家庭人均月收入300元以下的占62.2%,长期下岗(3年以上)的占43.1%,基本耗尽了家庭的所有积蓄。

  政府的焦灼

  在200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第一次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他强调,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是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对弱势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所长何平认为,弱势群体主要包括下岗职工、“体制外人员”、进城务工的农民、较早退休的企业人员。

  据了解,我国政府从1999年开始实行“两个确保”的城市反贫困政策,即“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这是中国政府为确保城镇下岗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收入保障作出的承诺。

  根据我国政府有关规定,凡是有下岗职工的国有企业,都要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或类似机构。再就业服务中心主要有三项职能:一是为本企业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费,二是代下岗职工缴纳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费用,三是组织下岗职工参加职业指导和再就业培训,引导和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

  为了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政府除了在宏观层面上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长速度,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多渠道扩大内需,采取增加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投资等政策外,还实施了多方面的促进再就业政策和措施。包括:鼓励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社区服务业;出台再就业优惠政策,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采取积极主动的就业服务措施,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等等。

  保障和就业同等重要

  毋庸置疑,各级政府在促进下岗工人再就业方面可以说是做出了巨大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调查显示,1998年至2001年,中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累计有2550多万人,其中1680多万人实现了再就业。

  但是,调查也发现,我国加入WTO后,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下岗职工再就业率偏低。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1年6月调查,下岗职工年龄偏大(平均为39岁),35岁以上的占到72.5%,加上职业技能不高(初级技工占40.7%),且已有的职业技能不能满足其转岗的需要,再就业优惠政策不落实等,导致下岗职工再就业难。

  对此,专家认为:在中国就业形势严峻、伴随产业结构调整而来的劳动力结构调整的任务异常艰巨的情况下,灵活就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采取非全日制就业、季节性就业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提倡自主就业。”

  据调查,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大部分进入了灵活就业的行列。在累计2550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中,除去约700万退休人员,估计约有1500万人在从事灵活就业。

  城市集体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是灵活就业的又一重要群体。在近1500万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中,除中小城市有一部分人返回农村务农外,大部分进入了灵活就业领域。

  但是也有专家指出,对于灵活就业人员而言,首先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否则,“灵活就业”会成为“高风险就业”的代名词。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纯情刀郎
情人、冲动的惩罚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雅韵国粹
水墨精华国粹雅韵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