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联邦加紧合资谈判进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7日 08:59 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

  借船出海打造中国家具国际品牌

  联邦加紧合资谈判进程

  近日,联邦家私集团与新加坡公司合作生产的橱柜以双品牌形式同时在国内外登陆,国外叫“高登—联邦”,国内叫“联邦—高登”。此外,联邦与德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国际品牌企业关于合资合作的商业谈判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

  联邦家私集团总裁杜泽桦把这一着“棋”喻为“借船出海”。通过与国际品牌企业合作,借助各自的网络优势,快速延伸品牌,获得市场份额。“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深,国际家居产业链也进入重新整合阶段。”杜泽桦表示,目前,国际家具及材料采购商从意大利、印尼、马来西亚等地采购,集中转向中国内地采购。在产业整合的链条中,中国家具不能再走低端加工、贴牌生产的低成本生存低端路子,更重要的是要发展自主设计、自有品牌,形成除价格外的综合竞争优势。

  依托20年品牌的积淀和经营,联邦正开始新一轮发力,从稳健增长转变为加速领跑。

  提升家具“中国制造”的价值链

  杜泽桦表示,国际家具业界目前普遍认为,中国未来将成为家具制造的“世界工厂”。而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家具出口迅速增长的态势为此提供了注解,从1996年出口额12.97亿美元,到2002年50.81亿美元,数年间翻了3倍左右。这种增长的态势使国际家具业,特别是美国家具业感到震惊。美国木业和家具业著名杂志《木材和木制品》为此曾专门发表署名文章,声称“如果我们不能击败他们,就要和他们合作”。

  有英国和比利时家具业同行评价,中国家具用5年时间走完了他们用30年才走完的路。可是,虽然中国的家具业在近十多年获得了超乎人们想象的发展,但主要是依靠高投入、粗放式的外延扩张方式来实现产业增长。

  杜泽桦说,中国家具在美遭遇反倾销事件暴露出了目前国内家具业的“软肋”。中国的家具业在高速发展中,以低成本扩张为核心竞争力优势的做法,已经遭遇到挑战。这必然促使依旧处于低水平状态下的中国家具业直面新的挑战,家具产业发展正处于转折点。

  杜泽桦认为,缺乏自主品牌是中国家具业面临的最大问题。2000多亿元产值的家具业,是在5万多家企业的分割之下,在中国家具行业,还没有形成一个品牌占据总体市场5%以上占有率的局面。这样高度分散和低水平的行业起点,使大部分企业或者选择大规模复制的实用主义发展路径,或者成为大规模海外市场的贴牌生产商。

  随着国内家具市场的逐步成熟,加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家具市场分散、资源不集中的状况会逐步改变,行业资源逐步向少数集团化企业集中,大部分中小企业要么走向专业化,要么变成大企业的附庸,要么走向衰亡。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家具业正面临全新战略整合和变革机遇。中国企业需要在低成本制造之上,建立家具“中国制造”新的竞争价值链。

  求解本土企业品牌成长之道

  在与新加坡等国际公司的合作中,联邦的合作原则之一是要保留联邦的品牌,以联邦品牌开拓国际市场。

  这也是联邦一直坚守的信念。

  在20年的企业经营中,联邦集团一直在自觉求解本土企业品牌和价值链成长之道,从创业之初就力求摆脱“低端”和“复制”的诱惑,追求原创设计,打造自主品牌。从2001年起,更是委托商标代理机构进行商标的国际注册,获得18个国家和地区的商标注册许可。

  以品牌为核心,联邦集团在发展中,独创制造业和商业结合的模式,依托庞大的商业网络,联邦成功超越珠三角,布局全国,走向世界。从产品优秀到掌控终端,从售卖家具产品到售卖家居生活方案,联邦所探索的提升家具“中国制造”价值链已现雏形。

  联邦的发展,以两种形态清晰的展开:一个是起源于南海的制造业的联邦,孕育和制定核心的东西:战略、制度设计、产品研发、文化和价值观、资本,形成联邦可以输出的“标准”;一个是以商业和企业形式扩张的联邦,以市场、资本和品牌的纽带,形成联邦家居产业全国布局,乃至海外布局。

  不少国际品牌企业与联邦合作,看中的正是联邦品牌遍及全国的商业网络资源。而在国内市场扩张中,联邦同样输出联邦品牌资源,抓住产品设计研发和终端市场营销两头,中间的制造环节充分整合、利用国内丰富的资源,以控股、收购等方式,让一批专业的原辅材料供应商、工件加工商和成品制造商,成为联邦品牌社会化大协作的同盟军。

  管理革命保持企业常青

  1984年,6个南海人凑到一起,创办了联邦家私,最有意思的是,当时采取的合伙方式居然是股份制,那时中国的《公司法》还远没出台。也正是这种创新,为联邦种下现代企业的“基因”。而这也正是联邦20年常青之源。

  体制的领先,使联邦保持着长久的生机与活力。随着企业高速发展,上世纪90年代的联邦开展一场“管理老板”的革命,将所有权经营权分开,让部分原始股东接受职业经理人的领导。这是一个艰难但又必要的变革。最终,一批优秀职业经理人在联邦获得股份,进入董事会。企业发展摆脱传统民企要么受困于家族制,要么陷于“老板”与职业经理人之间艰辛博弈的怪圈。

  对此,杜泽桦认为,企业需要在产品、制度、营销、人才等方面不断创新,品牌才不会老化,企业才能跨过一个个坎。今年9月,联邦与深圳一家咨询公司签定了“体制创新与资源整合项目”协议,着手联邦组织架构的重新调整。按照联邦未来发展策略,集团公司将变成投资控股管理集团,以品牌、资本为纽带,各个业务单元形成独立面向市场成为经营主体。

  本报记者 陈韩晖(来源:南方日报)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纯情刀郎
情人、冲动的惩罚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雅韵国粹
水墨精华国粹雅韵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