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也
10月15日,北京晨报披露,世界地产研究院评选出2004年《中国超级豪宅排行榜》,位居榜首的上海紫园单套最高售价竟高达1.3亿元人民币。笔者读后有一种杨过(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的主人公)被迫吞吃毒蛙时的感觉,恐惧、苦涩加上恶心,难以名状。
中国人真的富得流油,钞票多得没地儿搁没地儿放了吗?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要如此夸富、斗富,建设这些毫宅,住进这些豪宅?据紫玉山庄的董事长称,这些业主“都属于金字塔塔尖上的人”———成功的商人、企业家,还有一些娱乐圈的人士。碍于保密条款,这位董事长不得不忽略了炫耀的机会。但是听话听音,他话锋里所表露的绝对不是杰出青年、科技精英或者劳模英烈们站在金字塔的尖顶上。因为金字塔里已经没了法老,有的只是金子。
就在《排行榜》公布的前后,新快报刊登了一篇《纽约最贵豪宅即将放盘,叫价7000万成交难》的文章,文称一套位于纽约曼哈顿第五街皮埃尔酒店顶部的三层复式豪华公寓,因为开出7000万美元的天价,创下了历来放盘的最高价格,能否成交地产商表示怀疑。看来,即令世界首富的美国也不是随便什么成功商人、企业家,或者娱乐圈的人士就有意踊跃购买天价毫宅。虽然美国的商人、企业家,或者娱乐圈的人士比之于我们的来看似更成功,进入世界500强,登载世界富豪榜的人名要更多。
笔者并不是要我们的成功商人、企业家,或者娱乐圈的人士去与美国同行们斗富。因为斗富总是得不到好结果的,中国古史里的石崇就是斗富最后斗死掉了脑袋的。笔者在这里真正要攻讦的其实是夸富———现在有人称之为炫耀消费。北京市某商场曾经热销过一款英国进口的纯金手机。据说这款售价数十万元的手机,功能简单到回复手机的初创年代,但认为借此可以显示身价的购买者还是大有人在。
摩根斯坦利的一位分析师克莱尔·肯特说,在西方,人们购买名牌十分谨慎,只有那些“圈内的人”才能认出这是名牌。而在中国,人们对名牌趋之若鹜,到处炫耀,好像在说:“看,我是多么富有!”克莱尔说的很直接,国人确实有这样的毛病。说到底,还是因为我们尚不够富有或者稍微富有的人惟恐人家认为自己不富有而故意显示自己的富有。说来说去,是一种暴发户的丑陋在作怪。
夸富也好,炫耀消费也罢,只要你付得出银子,缴足了税金,别人无缘置喙。问题的关键在于随着众多“问题富豪”落马,人们对于奢侈品消费的担忧已经不只是担心这些购买奢侈品的金钱存在的某些问题,更有是他们的示范和带动作用。1.3亿元毫宅矗立在那里,它标榜的是什么?引导的是什么?它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会怎样?
国内房地产业的泡沫多如银河系里的星星,这是不争的事实。在仍有大量无房、缺房户存在的现实中,在商品房结构极不合理的前提下,房地产商人们运用其大为超前的市场观念和方法,爆炒概念,大树标杆,还自称走上了一条快速攀升的多元化之路,在大把捞钱的同时其实也是在自掘坟墓。因为市场风险已经累积达到一定程度,“是生存还是死亡?”房地产商人们显然还没有拿定主意。
据说,类似的毫宅还在兴建,有业内人士粗略估算,未来一至两年内,单单北京一地,单套总价在500万元以上的别墅,供应量就在5000套至7000套,总市值不下300亿元人民币。北京去年的住宅销售总额仅仅是458.2亿元,和市场能够消化的总量相比,这些豪宅所占有的资金比例明显偏高。可是“金字塔塔尖上的人”毕竟是人群中的极少数。
《市场报》 (2004年10月26日 第十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