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上海拂去泡沫 楼市呈回暖之势(地方传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6日 14:13 人民网-市场报

  王蔚

  “泡沫论”激荡楼市国内外一些研究机构直指中国房地产泡沫现象,甚至预言泡沫即将破裂。某省统计局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房地产已经膨胀并进入警戒区,若任其发展,楼市泡沫随时可能破裂。

  面对“泡沫论”对房地产业的质疑,另一方的观点也十分坚决。国内一些房产界大腕公开反驳,整个中国的住房空置率是下降的,房价普遍上涨并不意味着“泡沫”,而是表明需求的客观存在。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上周也发布研究报告反击“泡沫论”,指出目前房地产金融风险尚在可控范围。

  今年以来,中国房地产业经历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紧缩投资开发、控制金融信贷,以平抑房价涨幅,缓解楼市过热。眼下,这场关于“泡沫论”的论战,无疑为房地产业又拉响了预警警报。论战的结果也许并非重要,在此起彼伏的预警声中,人们将用更为理性和冷静的目光,审度楼市发展现状,为后市调控和发展开出新的良方。

  从上海楼市的情况看,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使关于市场“泡沫”的争论成为旧影。经历调控洗礼后,上海房地产业在秋天旺季显出回暖之势。该市统计局发布的第三季度本市企业景气指数显示,10月份上海房地产景气指数出现反弹,以绝对优势列升幅之首,显示出市场信心的恢复和房地产经营预期的向好。与此同时,前三季度,房地产投资增幅趋缓、土地开发面积增幅趋缓、房地产价格涨势趋缓等统计数据,也表明宏观调控取得了一定成效。

  上海市房地产协会日前出炉的一份《上海房地产市场形势的调研报告》认为,宏观调控的具体效应将分3个时期显现:短期效应———供求矛盾趋缓、价格趋稳,可能持续一两年;中期效应———供给不确定性、需求仍然乐观;长期效应———5年以后调控影响会逐步淡出,市场长期前景看好。报告认为,综合政策变化和心情预期等对上海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短期供求矛盾将有所缓和,有利于价格稳定,房价的上升幅度将有所减缓,但总体房价不会下降。

  三大问题不容忽视楼市景气反弹,会否引发新的“热度”?从现状看,不少楼盘销售依然供不应求,会不会导致房价进一步加速上扬,形成新的“泡沫”?报告分析指出,总体上看,上海房地产市场保持着持续健康发展的势头,供略大于求的走向已经明朗。不过,当前仍存在一些主要问题。

  首先是市场结构问题,主要表现在中低价位商品住房供应量不足。上半年单价6000元以下的商品住房供应量不足总量60%,面积100平方米以下、总价50-60万元的商品住房较少,而且价格较低的房屋一般都处于环线之外。二是市场基础问题,主要表现在住房保障体系覆盖面还不大。近年来逐步建立的廉租住房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不足全市总户数的0.3%,使得相当部分不具备通过“市场方式”解决住房问题的居民,进入市场而形成压力。三是市场政策问题,除行政手段外,能否多运用金融和财税等综合措施对市场进行调控。

  报告建议,目前上海房市基本上还是卖方市场,土地的投放量不但不应缩减,还应适当增加,以形成供略大于求的市场格局来平抑房价。

  《市场报》 (2004年10月26日 第十五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中国国际通讯技术展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南方周末内地创富榜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凤凰卫视中华环姐大赛
高峰那英情感风波
狼的诱惑-终结版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