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保险业泡沫如何看(行业热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6日 14:04 人民网-市场报

  张立栋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最近对中国的保险业发了些议论。他说,目前保险业的泡沫有40%,而且,他进一步点明,泡沫的主要制造者是寿险业。

  我猜,郝演苏的观点会引起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一种是反应剧烈,拍案而起。而另
一种则是,冷淡处之,不屑一顾。而我认为,这两种状态都是不可取的。

  据说,郝演苏起草了一个报告,打算在年底上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希望通过它来提醒决策者,要及时挤出这些‘泡沫’,让保险产业健康发展。”

  泡沫,而又是40%。这可不是个小数字。那么,究竟有没有泡沫?如果有的话,泡沫该有多少?

  其实,说起泡沫,但凡沾着金融的行业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就像啤酒不能没有泡沫一样,金融领域如果没有泡沫的话或许是不可想象的。

  但是,泡沫一旦泛滥,那么行业必然面临危机。所以,我们在看待郝演苏观点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这样的谨慎心态。

  据中国保监会统计,2003年,我国实现保费收入3880.4亿元,其中人身保险实现保费收入3011亿元,同比增长32.4%;财产保险保费收入是869.4亿元,同比增长11.7%。

  这种成绩在郝演苏看来,却不过是一种表面繁荣。

  他的观点就是,西方国家是在保障型保险产品基本饱和的市场环境下转向理财型产品的,中国保险业却跨越性地选择了大面积开展类似的理财型保险业务。

  依据是,在2003年的人身险保费中,分红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为1670.01亿元,超过了人身险保费收入的一半。按照这样的逻辑,郝演苏推出了自己的结论。

  但是,对于40%的定量结论,人们却不应该轻易认同。首先,是否存在一个郝演苏所称的“国际统计口径”还是个未知数,因为不同会计准则下所得出的统计口径是不同的。其次,各国监管部门依据国情制定的保费统计口径是因国而异的。

  作为金融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保险业必须和整个资本市场乃至宏观经济整体之间结成互动关系。

  关系就在于:保险业发展需要健康的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背景,反过来,宏观经济背景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也需要保险业的积极贡献。

  在资本市场问题多多的时候,要人们相信保险没有泡沫是不太现实的。同样,在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经典经济学增长理论而依旧健康发展的现实情况下,也不应该对40%这样扎眼的数字过于紧张和敏感。

  所以,我们应该用谨慎的心态看待这个问题,那种不屑一顾或者拍案而起的态度或许都是不可取的。

  《市场报》 (2004年10月26日 第十二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中国国际通讯技术展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南方周末内地创富榜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凤凰卫视中华环姐大赛
高峰那英情感风波
狼的诱惑-终结版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