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我们的节能楼节能技术的应用和节能效率在国内是最先进的,在国际上也是领先的,可以保证在10-15年在世界上不落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会副主任,节能楼项目的中方负责人杨国雄对记者说。
中美节能示范大楼坐落在北京市玉渊潭南路,是国家科学技术部的办公大楼。大楼于2001年3月破土动工,2004年2月投入使用。按照1998年7月中美两国政府达成的协议,由中方
负责建筑一栋普通大楼的费用,因节能技术设备的应用导致的费用增加由美方负责。
据杨主任介绍,节能楼的节能技术是一种综合集成的结果,不是各种技术的简单相加,而是根据性价比,在尽可能少增加成本的基础上实现最高的节能效率。中方的6家单位包括清华大学、中国建筑学会等,美方的7家如可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匹斯堡大学等,共同参与协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这栋貌似普通的大楼其实暗藏了许多玄机。国家以前规定的办公楼的照明用电为24瓦/m2,现在是13瓦/m2,节能楼只要6.7瓦/m2。专家介绍,大楼采用的十字型建筑设计,可以充分的利用自然光,减少灯光照明,至少可以达到5%的节能效果。楼内的灯是没有开关的,全部是传感器控制,既可以根据环境光照度实现从0瓦到100瓦的无级调节,是调节功率而不是电阻(调节电阻电以热能方式浪费),又可以感知人的存在与否控制灯的开关,若下班没人,即使周围光照度不够,灯也会在15-20分钟之后自动关闭。
大楼的空调机组是分级的,开动的功率视环境温度而定,并且实施了冰蓄冷技术,即在夜间用较便宜的电把常温水制成冰水,白天和常温水混合使用降低了空调的电耗。在空气对流的地方安装了热转轮,热回收率可达78%。电梯也可以根据重量即乘坐的人数自动调节功率,减少了空耗的电力。窗户顶部的遮挡玻璃既充分利用了自然光,又有效防止了光污染。
记者了解到,虽然节能楼作为科技部办公楼不允许外界随便参观,但到目前为止,通过各种途径联系参观的人数已经有1200多人,还有十几个国家的100多位外宾专程来到北京参观学习,其中包括国外大城市的市长,都对节能楼技术应用赞叹不已。
杨主任告诉记者,节能楼的建筑成本比普通大楼增加了8%,当初预计8年收回成本。大楼运行半年多以来,电力节省40多万度,资金节约30多万元,已经接近当初设计时减少能耗70%以上的目标,而且自动化控制系统还没有投入使用,使用之后至少还可以降低5%的能耗。节能效果已经超出了人们的预计,按照目前的运行情况,不用8年即可收回成本。(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