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强化资本约束机制 实现持续协调发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6日 02:12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全面借鉴了巴塞尔新协议的管理办法,同时结合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吸收了近年来我国银行监管法制建设的一系列成果,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框架,标志着我国银行业监管制度与国际惯例逐步接轨,监管框架日趋完善,为在开放条件下国内银行与国际银行开展公平竞争提供了良好平台,必将促使国内商业银行加强资本管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保证银行体系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

  全面理解核心内容

  增强资本刚性约束

  新《办法》把资本充足率确立为商业银行稳健性的核心指标,并作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其中的蕴意决不仅仅限于提高资本充足率这一项目标,背后蕴涵着更深层次的意义是要促进商业银行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将商业银行从以往盲目的、缺乏理性的快速规模扩张之路引导到稳健的、集约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来,提高商业银行内控建设和风险管理水平,实现资产安全和效益的动态平衡,提升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1.强化资本约束有助于商业银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健康协调发展。从现实发展情况看,虽然很多商业银行都在强调质量、规模、效益的协调发展,但由于资本的软约束和长期受传统经营管理思想的影响,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意识淡泊,资本补充渠道单一、资本注入缓慢与资产规模的高速扩张形成强烈反差,导致经营暴露在风险敞口之上。这不仅影响当前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而且削弱了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与外资银行竞争的能力。严格的资本充足要求将会有效制约商业银行规模扩张的速度,使商业银行不再盲目追求资产增加,而注重资本金的积累,确保银行资产规模在资本金支撑之上;会促使商业银行转变经营模式,拓宽盈利渠道,由以规模求效益的粗放型经营转化为以质量求效益的集约型经营;会促使商业银行加快处置不良资产,优化资产结构,提高其资产质量,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能够约束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盲目性、短视性和片面性,避免急功近利、泡沫式的发展方式,促进商业银行追求真实的质量和效益,达到协调、均衡的发展,这正是科学的发展观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对于国内商业银行走向质量、效益、规模、结构协调发展的健康之路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2.强化资本约束机制有助于商业银行提高抗风险能力,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用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审视新《办法》,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将使得商业银行的资本必须全面覆盖风险,每一份风险资产都有着充足的资本金为保障,以抵御风险的侵蚀。商业银行要想达到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不外乎两个主要策略:一是追加资本投入、提高盈利能力或采取发行次级债务等形式提高其资本金,这是一种短期策略;二是不断地优化银行的资产结构,促使资产向收益性高、流动性强、风险性小的资产倾斜,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与进度,全面提升资产质量;将资产向风险权重较低的业务倾斜,以减少资产对资本的耗用;不断完善贷款分类办法,严格贷款分类标准与流程,建立一整套风险预警机制与应急处理机制。无论是资本金的增加、银行资产结构的改善还是贷款风险控制体系的优化,都会增强商业银行控制风险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建立起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在资本监管的硬约束力下,统筹运用长、短期资本管理策略将使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步入良性的循环轨道。

  3.强化资本约束机制有助于商业银行拓宽业务渠道,提高盈利水平。严格的资本要求将促使商业银行全面提高自身经营效率和自我发展的积累能力。一方面,当前国内商业银行要以增加银行价值为目标,运用价值管理的方法,实施并不断完善以提高价值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制,在提高收益的同时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和管理会计,开源节流,自我积累,以创造更多的真实利润做实核心资本,不断提高资本充足率;另一方面,要积极开拓多种中间业务,由传统的融资盈利向新型的服务盈利转型,拓宽盈利渠道,提高盈利水平,推动商业银行经营向全能化、综合化转变。

  寻求现实途径

  增强抗御风险能力

  在当前外部环境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控制资产规模和调整资产结构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对于国内商业银行来说,提高资本充足率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及时、有效地补充资本金。补充资本金的渠道是多方位的,股权融资或者债券融资分别可以解决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的不足

  1.引入战略投资者和民间投资者。吸引境内外资本加入、建立开放的股权结构,是国际上大银行的共同特征。国内商业银行要加快公司治理步伐,大力吸引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和民营资本。2003年12月,银监会颁布《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将单个境外金融机构向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的最高比例由以前的15%提高到20%,为商业银行吸引外资提供了更大空间。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在完善现代银行制度的过程中还要积极探索和尝试吸收民间资本,推动股权结构多元化和资本总额的增加。

  2.运用多种渠道,提高附属资本数量。增加附属资本,是商业银行增强资本金补充机制的有效途径。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商业银行可以将不超过核心资本50%的次级定期债务计入附属资本。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占附属资本的比例普遍超过40%,美、法该比例更是超过了80%。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商业银行现有资本结构中附属资本所占比例较低,居民个人和投资机构的潜在购买力较大,发行次级长期债券有很大的空间。我国现已允许商业银行发行符合规定条件的次级定期债务,充分利用这一渠道提高商业银行附属资本数量,补充资本金是一条现实途径。

  3.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加大资本金的有效覆盖范围。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不良资产需要直接冲减呆账贷款,较高的不良资产还将导致风险资产总额的增加,进而造成资本充足率下降。国内商业银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积累、体制转轨、经营机制转化等原因累积了较多的不良资产。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资本监管过渡期,加大不良资产的处理力度和清收步伐,建立清理不良的激励机制,努力改善资产质量,这样近期可以减小核销或冲减呆账的压力,长远可以直接减低风险资产总额,二者都有利于资本充足率现实状况的改善。

  建立长效机制

  转变经营管理思路

  如果说增加资本金数量、积极处理不良资产、增加资本对资产的有效覆盖比率能从外部迅速地提高商业银行的报表资本充足率,是一种有效的“输血机制”,那么提高商业银行的持续“造血功能”则是商业银行能动地应对资本充足率所应该思考的深层次问题。转变经营发展模式、强化风险管理、加强内控建设、拓展盈利渠道是新《办法》的根本目的之所在,也是保持资本持续充足的关键

  1.开拓思路,积极转变经营模式。新《办法》的实施,商业银行低效规模扩张的冲动将受到资本实力的抑制,为实现长期的资本与资产的动态、平衡发展,在长期内能达到资本充足率的根本要求,实现资本对资产的有效覆盖,商业银行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首先是从经营理念上实现根本性转变。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经营发展,走质量、效益、规模和结构协调、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其次,针对新《办法》中规定风险资产权重高、对资本侵蚀较大的资产特征,实现传统银行业务模式向现代银行业务模式的转变。第三,开始向以提高单位资本和资产的运用效率为特征的集约化经营模式转变。进一步完善成本与收益的考核体系,总行增加对资本回报率、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的新指标考核;支行从存贷款规模扩张等经营指标考核转向资产收益率、不良贷款率、新产品营销等理性发展的经营指标考核,努力谋求在控制风险前提下的新发展。

  2.以资本管理为核心,强化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完整的资本管理体系,实现资本对风险的约束,确保业务增长与风险控制相适应、风险成本与风险收入相匹配;积极探索以RAROC(即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利润率,经济资本)为基础的资本管理工具。制定有效的资本运营体制,优化经营管理系统,全面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在兼顾资产安全和效益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借鉴国际知名银行的风险管理经验,全面强化风险管理战略,拓展风险管理内涵,提升风险管理技术,优化风险管理系统,引进国际先进风险管理人才,最终建立起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风险管理体系。严格信用风险评级制度。强化信贷评估与风险控制,严格控制操作风险,不断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加强各经营单位及业务岗位的风险管理与控制,营造风险管理文化氛围。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先进的风险预警与监测系统,提高对银行风险的预测、识别、防范及控制能力;积极引进现代化风险管理技术,严格的信贷审批权限授权制度、完善的信贷审查体系、规范的信贷管理模式等,将能最大程度上减少风险的产生。

  3.调整资产结构,改善资产质量。风险权重较高的信贷业务的高速增长,是国内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达到资本充足率的主要障碍。各商业银行已开始不断调整和优化资产结构,通过减少高风险贷款、增加低风险资产等方法,从整体上降低加权风险资产总量;积极探索资产证券化、回购协议交易等方式直接减少风险资产,从而真正做好风险资产的质量优化、结构优化工作。在不断优化资产结构的基础上,有效地控制风险资产,降低总资产的平均风险度,在规定的过渡期内保持并达到资本充足率要求。合理安排资产发展计划,调整信贷政策,增加低风险权重业务占比,信贷投向重点向风险权重较低的业务倾斜,谨慎发展风险权重较高的业务,以达到提高资本充足率的目的。

  4.拓宽业务渠道,增加盈利能力。在资本约束不断强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要积极探索存贷业务和增值服务并重的业务盈利模式,以降低对资本的要求,相应提高资本充足率。加大个人业务、理财产品的创新力度,用有限的资源发展特色业务,在不断满足市场需求、方便百姓生活的同时,稳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面对2006年金融市场全面开放的新形势,北京市商业银行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将从内部增强自我积累和从外部探索多种渠道两种途径积极扩充资本,建立动态的、持续的、有效的资本补充机制,为长远可持续协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际金融报》 (2004年10月26日 第四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中国国际通讯技术展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南方周末内地创富榜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凤凰卫视中华环姐大赛
高峰那英情感风波
狼的诱惑-终结版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