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唐福勇北京报道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除了低价格优势,还需要些什么?在日前于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经济与管理研究所主办的“中国海外投资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们以新近发生的西班牙“焚鞋事件”为案例进行了探讨,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应在遵循国际规则、提升企业竞争文化、改善企业生产经营模式、注重品牌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
从2001年开始,温州鞋在海外遭抵制事件屡屡发生。今年9月17日,在西班牙东部小城埃尔切,部分西班牙人聚集街头,烧毁一辆载有中国温州鞋集装箱的卡车和温州鞋商陈九松的仓库,造成约800万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从这些事件本身来看,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陈家勤教授认为,是一种经济排外与贸易保护的表现,违反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并且践踏了世贸组织公平、公正、平等的规则。
与会专家们同时认为,这些事件警示我国企业在“走出去”、实现跨国经营时,不仅要面对国际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更应未雨绸缪,及时应对当地政治因素带来的企业经营及人身安全风险。
专家们建议,侨商在经营过程中一定要先使自身经营与国际规则相符合。
首先,侨商—定要合法经营,各种手续必须齐全,否则,就会让人抓到把柄,也有损自己的长远利益。比如在销售鞋的时候,不向消费者收取增值税;不遵守外国政府规定的营业时间,星期天和节假日也营业等,都应引起注意。
其次,国内一些产品与外国产品相比,在质量相同的前提下,确实具有价格低、性价比高的优势,但也应该看到国内企业在环保、劳动力福利等方面比西方企业受到的约束少。这样产生的价格优势,就容易受到反倾销的指控。
第三,跨国经营的企业应注重了解并融入当地的文化,这样才会被真心接纳。
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管志安认为,到国外经营的企业不能仅仅埋头开拓市场,满足于销售额的猛增,也要根据市场规律与世贸规则,更新经营与销售的观念,确定新的战略,调整产业结构,走技术进步与中高档道路,做大自己的品牌,这样才可以更好地防止其他国家以反倾销与贸易保护为藉口损害我国企业的合法利益。
与会专家们说,从2005年起,欧盟将取消从中国进口部分鞋类产品的配额。这意味着我国温州鞋将在欧洲获得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但同时温州鞋业面临的反倾销风险却非常高。事实上,出口价格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鞋业发展的最主要瓶颈,国外反倾销成为我国鞋类出口的重大障碍。据统计,从1979年到1998年,我国轻工产品共遭到国外反倾销立案调查40件,其中涉及最多的就是鞋。
专家们建议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要给对方企业留有余地,走出低价竞争圈。要努力进入国际大零售商的采购系统,使我国的产品较快地大批量地进入其全球销售网络,从而避开贸易壁垒的制约。加强与国外当地企业的合作,实现良性互动,达成双赢。同时,中国产品要解决品牌缺失的问题。
据了解,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鞋类生产和出口国,目前制鞋业产量占世界的53%,鞋类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量的60%。然而,国内鞋业目前尚未产生一个国际性品牌,大都通过贴牌、低价进入国际市场。
对于制鞋业,专家建议应注意以下问题:提高出口鞋类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取得自主知识产权;改变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同一类产品出口量过大的状况;除了保有美国、欧盟、日本市场外,应加大对非洲、南美、中亚等市场的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