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冷热掺杂 改革促进调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3日 08:45 上海证券报 | |||||||||
    经过宏观调控,经济运行中的"过热"态势已得到遏制,并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冷热掺杂的复杂格局。"冷"的迹象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前三季度GDP增长率持续下降。从一季度的9.8%到二季度的9.4%,再到三季度的9.1%,四季度可能回落至9%以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由年初的50%以上,连续几个月回落至30%以下;同时,86%以上的商品仍供大于求。
    其次,由于采取法定准备金比率、公开市场操作、窗口指导、信贷监管等综合手段,货币供给量增速连续5个月大幅减缓。5月以来,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幅持续下降。9月末,     M2为24.8757万亿元,同比增长13.9%,前9个月的     M2平均增长18.8%。狭义货币M1持续下降,9月的降幅有所缓解。人民币贷款增幅也持续下降。前9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5万亿元,同比少增4294亿元。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7.3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受宏观调控和银行放贷季节性因素的影响,约74%的少增贷款集中在6、7月,新增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继续少增较多,增速下降较快。同业回购与同业拆借利率自6月初开始震荡,便结束上升态势,随之回落,反映出银行间市场的资金需求回落,短期融资收缩。这使得诸多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应收账款上升。中长期贷款增速居高不下,高于短期贷款增速。纺织、建材、钢铁、有色、专用设备制造等行业中,70%以上的企业资金紧张。中小企业融资尤其困难,而大企业、大项目的中长期贷款被压缩相对较少。     再次,储蓄存款增速继续下降,储蓄存款结构短期化日益突出。储户意愿虽有反弹,但存款增幅连续5个月回落,增幅已降至2002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储蓄存款结构"存短贷长"的期限结构错配矛盾日益突出,风险有进一步积聚到商业银行的倾向。导致储蓄存款下降的主要因素包括负利率、物价上涨、部分居民当期收入减少等,以及居民消费支出增加引致的储蓄分流。     除了上述的"冷"迹象外,经济中仍存在致热的因素,使经济形势更为复杂。     一是房地产市场价格居高不下,投机性与真实需求均增长两旺,已出现相当程度的泡沫;但前期突击批租待开发的土地出现闲置,为利益集团所利用,加剧了地产市场的矛盾。     二是由于利差的作用,银行对于中长期贷款仍存投放热情。这种逐利冲动如果缺乏体制转变来加以改变的话,就可能成为未来投资反弹的重要潜在因素。这说明前期行政调控手段虽然短期作用明显,但存在较大隐患,产生投资过热的体制缺陷没有得到根本消除。因此,宏观经济政策的中短期调节须与体制改革、扩大开放相配合,才能取得更好成效。     三是部分居民储蓄受高利率吸引,流出银行体系,进入民间非正规金融体系,粤、浙等地企业转向民间借贷的规模十分庞大,推动民间信贷利率上升。温州的民间借贷利率已上升到12%,广东更高达20%至30%。这种体制外的资金循环可能削弱宏观调控的效果。     四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增长。物价尤其是油煤电运价格等保持上涨态势。粮价因增产虽回落,但回落势头和发展态势不明。9月的CPI指数已开始回落,但仍达5.2%。前9个月CPI指数平均为4.1%。物价虽未出现全面恶性上涨,但油煤电运等上游基础性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尤其是国际油价如持续居高不下,未来对价格的影响将十分严峻。前期上游产品价格上涨未及时传导到下游产品上,一方面是时滞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上游产品大多存在严格管制,市场化程度较低,下游产品则主要是制造业,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激烈,基本能自我消化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     五是外债增长仍保持高速态势。前9月,各项外汇存款增加68亿美元,外汇占款继续推动基础货币的供应,迫使央行持续扩大票据规模,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没有根本消除。     总之,在这种冷热掺杂的复杂经济形势下,宏观调控就既要遏制银行的放贷冲动,防止银行盲目贷款和信贷规模反弹导致经济过热;又要防止信贷过度过快紧缩导致经济"硬着陆"。因此,需要继续关注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化,及时把握调控目标和变化趋势,保持调控态势,维持利率暂时不变。以往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明显的汇率机制需要及时适度地予以调整,以保持必要的灵活性,适应宏观经济的变动。在平价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探索建立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选择适当时机适当扩大浮动范围,为宏观经济调控提供更为有效的政策空间。     与此同时,面对这种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还应加快各项改革进程,将调控与改革和发展统筹考虑,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快债券市场、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展,减少银行对利差的依赖,增加市场融资渠道,从金融层面消除宏观经济过热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