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通胀趋势明年仍将持续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2日 18:44 证券时报 | |||||||||
    近期,CPI走势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继7、8月份CPI涨幅达到5.3%以后,又有预测,9月份的CPI涨幅仍会维持在5.2%左右。CPI涨幅连续突破5%,使人们对今后物价运行的看法发生了严重分歧。官方和半官方的观点大多认为物价不会继续上涨。而以国外大投行为代表的观点则更多地倾向于物价还会进一步上扬,亚洲开发银行甚至预测,2005年我国CPI将上涨4.9%。
    笔者认为,上述两种观点的分歧,实质在于对于推动今后物价上涨的主导因素有不同的认识。实际上,本轮投资过热和物价上涨,有两个深层次的背景:一个是中国的要素市场化进程严重滞后,另一个是中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推动今后物价波动的主要因素也要从这两大背景中去考虑。     笔者以为,2005年,影响我国物价水平的主导因素正从发展和总需求因素让位于改革因素、供给因素和国际化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资金价格、资源类公用事业价格和国际油价。     重工业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投资对土地的需求巨大。土地转让价格过低,转让面积过大,是这轮投资过热的重要原因。以控制土地为核心的宏观调控措施已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最近,国家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在九条规定中,有三条将对土地价格产生直接影响:一是强调运用价格机制调控用地,土地价格要反映土地价值;二是不得违反国家规定低价出让土地和减免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三是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完善征地补偿办法。     在土地资源稀缺性日益突出的情况下,这些规定必然使土地价格有较大幅度上涨。如杭州最近就大幅上调基准地价,幅度在30%以上。而土地价格的上升,不仅会增加企业成本,推动产品价格提高,还可能推动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影响整个经济运行。     其次,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已经开始出现了全国性的“民工荒”,虽然程度还是比较轻微的,但这无疑也将导致劳动力价格上涨。笔者以为,目前出现的民工荒只是劳动力价值调整的一个开始,而且这个调整的幅度会比较大,时间会比较长,范围也可能比较广。 最近,浙江正酝酿调高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幅度为15%到20%左右。珠三角和苏锡杭等地企业也相继调高了民工工资,幅度大致在10%到30%之间。按照目前的趋势,民工工资上涨的趋势很可能会向全国蔓延,并波及到其他行业,并通过成本推动明年物价水平的上涨。     再次,资源类公用事业产品的提价仍会呈加速态势。今年以来,由于存在通胀压力,发改委加强了对地方政府提价的控制,要求一季度地方政府一律不得提高政府指定的公用事业、公益服务和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这使得地方政府原本准备对水、电、煤气、液化气等居民日常类商品的提价推迟。但是随着各地通胀压力的缓解,这些提价措施已在陆续展开,导致居住类价格今年有明显上涨,8月份同比增幅为6%,增幅比7月上升了1个百分点,已经对CPI形成新的上升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政府可以在某一个时期进行控制,但资源紧缺的根本矛盾决定了这些产品的价格必然会继续上升。而据有关国际机构的预测,整个世界初级产品市场价格在2005年也将持续上升,这无疑将加速国内资源类公用事业产品的提价进程,并势必影响居民煤、电、油的消费价格,这种上涨具有较大的可持续性,并给未来CPI带来较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会使明年的资金价格有所上升。笔者认为,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是中国深化改革、改善宏观调控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等待的只不过是时机。而2005年,应该是基于现实选择的最好时机。首先,从国际国内情况来看,央行加息或提高利率浮动范围是迟早的,只不过是谁先谁后的问题。其次,尽管明年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会减小,但这个时候恰最有可能改革汇率制度,以减小“理性预期”的对冲影响。笔者以为,2005年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一个都不会少。     尽管利率提高一般会紧缩物价,但在大量资金体外循环的情况下,利率提高对物价的影响可能不大。而汇率,总体上应该是压制通胀的。     此外,如果明年国际原油价格持续维持高位的话,则国内投资品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维持在高位的可能性也将进一步加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分析还是只是单个因素对2005年物价的影响。实际上,这些因素是关联的。比如劳动力工资水平和土地价格的上升幅度可能会影响到汇率改革,而汇率改革又会影响到资源和原油进口价格等。要精确预测这些因素对物价的综合影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其总体趋势是可以判断的。     如果上述几个方面的市场化改革在2005年有实质性的进展,这些要素价格将总体走高,明年的物价将继续在一个较高的区间运行。但考虑到上述改革措施都会由中央政府掌控,会使改革的力度和社会承受程度统一起来。2005年的CPI涨幅还可能维持在5%的心理底线附近,全年物价平均水平可能会在4-6%的温和通胀区间内波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