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政策与价格气候拉动山东农村经济稳定增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2日 18: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今年以来,山东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省“一号文件”精神,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农产品(资讯 行情 论坛)价格全线上涨,气象条件风调雨顺,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前三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172.2亿元,可比价增长4.6%;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1217.8亿元,可比价增长5.2%,

    一、全省农村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支农政策落实到位。一是积极贯彻调整农业税政策。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的要求,山东省降低了3个百分点农业税税率,取消了除烟叶以外的所有农业特产税。目前全省有10个县、区全部取消农业税,取消农业特产税的政策贯彻得也比较好。今年1-7月份,全省农业税收入18.97亿元,减收33.8%,农业特产税收入105万元,减收99.88%。以上两项政策的实施,比上年同期减轻农民税收负担18.32亿元,减轻率达49%。二是直接补贴种粮农民。据财政部门统计,山东省共完成粮食补贴资金兑付73525.91万元,兑付率达99.93%;兑付农户1664.48万户。三是对优质小麦、玉米良种实行补贴。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落实了供种单位,确定了主推品种,落实了示范面积,对小麦、玉米良种补贴工作全面实行了公示制度,示范区内的30万亩优质专用玉米、250万亩优质小麦已全部落实了订单。四是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今年,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共安排550万元对山东省18个县(市、区)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截止目前,中央补贴项目机具购置工作已经完成,完成项目补贴机具319台,其中大型拖拉机129台,玉米收获及还田机械190台。

    (二)种植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据8月底对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调查结果显示:受政策和市场价格的双重作用,2004年山东省种植业结构呈现出粮食作物面积下滑幅度减缓,经济作物面积有增有减的态势。

    1.粮食面积下滑幅度减缓。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场粮价的大幅度上涨和今年国家粮食直补政策的出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扭转了近五年来山东省粮食面积大幅度下滑的局面。2000年以来,山东省粮食面积平均每年下降622.4万亩。2004年随着国家扶持粮食生产政策的出台,在稳定粮食生产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全省粮食作物面积大幅度下滑的趋势得到了控制。

    2.棉花面积大幅增加。今年全省棉花种植面积达1588.8万亩,比上年增加266.3万亩,增长20.1%,这是山东省棉花面积达到历史低点后第五个恢复性增长年份。棉花面积的大幅度增加主要是棉花市场价格拉动的结果,从上年8月份到11月底,棉花(籽棉)市场价格强劲反弹,平均价格从4.88元/公斤一路攀升到6.93元/公斤,增幅高达42%。刺激了农民的种棉积极性,秋收后预留了更多的白茬地准备扩种春棉。今年全省春播棉面积达1234万亩,比上年增加215万亩,占棉花总面积的78%。

    3.油料、蔬菜面积下降。受市场和气候因素的影响,油、菜面积减少。今年全省油料面积1417.1万亩,比上年减少102.3万亩,下降6.7%,是近五年来种植面积最少的一年。一是结构调整,棉花面积增加较多;二是去年秋季部分地区遭受涝灾,花生品质下降,农民留种量不足,致使全省油料面积下降。

    全省蔬菜面积2917.5万亩,比上年减少102.8万亩,减幅为3.4%,这是自1991年以来的首次下降。蔬菜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随着周边省市蔬菜面积的进一步扩张,山东省蔬菜的市场销售渠道逐步变窄,加之出口的门槛越来越高,蔬菜的买方市场化进一步增强,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张已基本到达峰顶,加之粮、棉等作物的种植效益相对提高,所以蔬菜面积的回落属正常现象。二是蔬菜种植成本增加,限制了农民的种植意向。今年全国、全省农用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种子等价格上涨幅度都较大,导致蔬菜的产出效益下降。蔬菜生产要求集约程度较高,消耗大、用工多,农民多种菜就会影响外出打工,所以不少农民已不愿继续扩种蔬菜。三是今年全省各地降水多,光照偏少,不利于蔬菜生产。

    (三)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

    1.全年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今年山东省基本上是风调雨顺,自然条件适宜,粮食生产在上年丰收的基础上,今年有望再次实现丰收。初步测算全年粮食总产量为3500万吨,比上年增长1.9%。

    夏粮喜获丰收。据抽样调查,今年山东省小麦亩产为340.2公斤,推算全省夏粮总产1585万吨,比上年增长1.3%,是2000年之后山东省夏粮生产实现单产和总产双增的第二年。

    秋粮丰收在望。今年以来,全省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土壤墒情较好、灾情较轻,有利的自然条件为秋粮丰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全省秋粮生产将呈现单产、总产双增态势。初步测算,全省秋粮单产可达402公斤,增长6.8%;预计秋粮总产为1915万吨,比上年增长2.4%。

    2.棉花产量将大幅度增长。2003年9月份以来,棉花价格不断攀升,棉花种植效益看好,使得今年全省棉花面积在上年大幅度增加的基础上继续扩大。今年农户种植棉花更加理性,通过减少亩株数,增大株距等措施,减少了因雨水多造成的不利影响,稳定了棉花产量。初步测算,今年棉花亩产将与上年持平,若后期光照充足,可望略高于上年。预计总产可达105万吨,比上年增长19.7%。

    3.油料减产、蔬菜持平或略减。预计油料总产350万吨,比上年减3.3%。预计蔬菜总产量8700万吨左右,与上年持平或略减。

    4.克服“禽流感”影响,畜牧业实现增产增效。前三季度全省肉类总产量达496.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3.3%;禽蛋产量300.23万吨,增长1.3%;奶类产量128.84万吨,增长28.4%。受畜禽产品价格全面上涨影响,今年山东省畜禽产品特别是生猪和鸡蛋的收益明显提高。据九月份对全省15个调查县集贸市场价格调查,全省生猪和鸡蛋市场价格为每公斤9.2元和6.4元,是多年来从未有过的好价格。

    5.水产品产量稳定增长。今年以来,山东省各级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效益为中心,努力提高水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大力推进渔业产业化经营,全省渔业生产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今年1-9月份全省水产品总产量为440.2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6.7%,其中,海水产品产量为365.38万吨,增长6.9%;淡水产品产量74.89万吨,增长5.7%。

    (四)农产品生产价格全线上扬。据对全省39个县农产品生产价格的抽样调查:前三季度山东省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116.9(以上年同期为100,下同)。

    1.农业产品生产价格上升17.2%。受粮食价格持续高价位运行的影响,前三季度山东省农业产品生产价格有较大幅度增长,比上年同期上升17.2%,其中第三季度上升27.9%。分品种看,前三季度粮食类产品涨价幅度较大,价格上升31.6%;油料价格上涨15.6%;棉花价格自上年四季度暴涨之后有所下降,但仍在高位运行,价格上涨19.8%;蔬菜价格上涨12.3%;水果价格在上半年上升5.9%的基础上,三季度价格继续上涨,前三季度价格上升13.0%。

    2.畜产品生产价格上升18.4%。受粮食等上游产品价格大幅上升的影响,畜产品生产价格继续上涨。前三季度生猪价格比上年同期上升33.5%,其中三季度生猪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同比上升38.7%,涨幅比一、二季度高14.3、1.8个百分点。肉禽和禽蛋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肉禽价格上升5.6%,禽蛋价格上升16.7%,其中三季度禽蛋价格上涨势头强劲,同比上升27.4%,比一二季度高13.2、14.9个百分点。

    3.渔业产品生产价格上升12.4%。前三季度海水产品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1.0%,八月底休渔期结束后,海水产品需求增加,三季度海水产品价格加速补涨,生产价格同比上涨12.8%,比上半年提高6.9个百分点。淡水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同比上升18.0%。

    (五)农民现金收入快速增长。据抽样调查推算,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2888.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24.4元,增长17.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0.6个百分点,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5.1个百分点,创1997年以来同期最高增幅。前三季度全省农民现金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出售农产品现金收入大幅度增加。主要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由此带动出售农产品收入大幅度增加。前三季度,全省农村居民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人均1398.54元,增加236.86元,增长20.4%。二是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913.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7.5元,增长16.2%,对农村居民增收的贡献率达30%。其中,农村居民在本乡地域内务工得到的收入为489元,增长20.1%;乡外务工收入为247.1元,增长18.2%。三是农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从家庭经营第二产业得到的现金收入121.8元,增长8.3%;从家庭经营第三产业得到的现金收入人均263.7元,增长9.4%。四是增收政策落实较好,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今年以来随着粮食直补政策的到位、农业特产税的取消、农业税税率的降低等一系列扶持农业生产政策的逐步落实,对促进农民减负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抽样调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104.2元,增加17.2元,增长19.7%。其中粮食直补现金9.3元,对转移性收入的贡献达54.1%。农村居民人均税费支出48.4元,同比减少35.2元,下降42.1%,农民的税费负担大幅度下降。

    (六)农村投入力度加大。1―9月,全省财政支农支出3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6%。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1353.84亿元,比年初增加246.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94.73亿元,增长16.8%,体现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农业的倾斜。

    二、农村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及建议

    (一)农业税政策的调整,使地方财政面临困难。山东省是农业大省,基层财政对农业税收的依赖性强。今年农业税收政策调整后,全年减收近39亿元,扣除中央和省财政安排的转移支付补助后,仍有10多亿元的减收缺口,地方财政面临较大困难。特别是部分乡镇和行政村因农业特产税的取消和农业税的降低,减少了可支配的财政收入,致使农业比重大的乡镇财政负担加剧,主要依靠征收农业税运转的乡村,面临的问题更为突出。因此既要积极稳妥的推进农业税制改革,又要加大对部分特困乡、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乡村两级事务正常运转。

    (二)土地问题成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焦点。今年粮食直补政策和降低农业税费政策的实施,以及去年下半年以来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使农民种地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提高了农民种地积极性。由于利益关系发生变化,各种历史和现实的问题都被引发出来,农村土地纠纷有所上升。一是耕地征用难度加大;二是已被征用的耕地,不少农民要求提高补偿标准;三是人口与耕地分配的矛盾显现。过去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现在不少地方的农民要求重新调整土地,解决人地矛盾。当前,应认真做好农业税减免形势下的土地管理工作,切实保护土地承包人的合法权益,对农民合法承包的土地要予以保护。在此基础上,着力推行土地依法合理流转,使有限的土地适度分配和集中,发挥土地的更大效益。

    (三)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较大,制约了农民增收。今年以来山东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一路上扬,一季度上涨7.7%、二季度上涨9.5%,三季度上涨12.6%,前三季度上涨10%。在农业生产资料中,幼禽家畜价格上涨幅度最大,比上年同期上升22.8%;其次是化学肥料价格上升15.7%,其中氮肥上升17.8%、磷肥上升10.6%、复合肥上升16.8%;另外,饲料、农用机油和农用种子价格均有上升,分别为15.5%、6.9%、6%。尽管大宗农产品价格明显上升,但生产资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部分抵消了农产品价格上升带来的收益,使农民的生产支出加大,增收减缓。下一步,应进一步加强农用生产资料出厂价和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严格流通环节的加价幅度;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打击力度;规范农资市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长期基础仍不稳固。从今年以来的情况分析,目前山东省农民收入增长的主因还是农产品价格上涨,这不会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因素。在农民出售农产品增加的收入中,由于价格上涨增加的收入占九成左右。农业实际投入不足问题仍然存在。局部自然灾害频繁,难以真正实现旱涝保收。农业环保意识不高,生产成本逐年增加。因此,应努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继续实行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扩大良种补贴范围;继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保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速城镇化进程,以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山东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阿里汉下课几成定局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