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和中国联合钢铁网于10月22日-23日在北京好苑建国商务酒店举办第二届中国钢铁产业链战略发展与投资峰会隆重召开,以下为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发言要点:
短期经济:形势判断和政策应对
(1)2003年下半年对经济形势的三种不同判断:
Ø宏观经济出现过热,建议采取紧缩性的总量政策— —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微调
Ø不是全面过热,而是局部过热,应由主管机关对钢
铁等投资过热的部门加强审批控制和检查纠正
“不要轻言过热”,不应采取紧缩政策
(2)2004年头几个月的经济表现使中国政府作出投资过热的判断:
Ø“中国经济目前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经济的许多深层次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投资规模过大,能源、运输和重要原材料供应紧张,物价上涨趋势明显。必须用宏观经济调控来解决这些问题。这对我们政府是一次不亚于去年‘非典’ 的考验。”
(3)宏观当局的总量调节措施:
Ø中央银行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Ø扩大利率浮动幅度
Ø财政部宣布采取“中性的”或“从紧的”财政政策
(4)行政当局的微观干预措施:
Ø发改委派出督察组,清理投资项目
Ø国土资源部清理开发区和批地禁令
Ø银监会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决定信贷
(5)已经取得的成效:
Ø农业的地位得到增强
Ø前三个季度投资、贷款和货币供应增速减缓,例如:9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6%,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去年末、今年2季度末、上月末减缓9.9、7.5、2.7、0.5个百分点
(6)存在问题:过分倚重行政手段进行微观干预:由行政机关来作出该“保”还是该“压” 的判断,难免造成资源的误配置和其它消极后果;行政干预给部分企业和地方经济、企业,特别是没有权力背景的民营企业造成较多困难;从中长期的观点来看,效率的下降恰好强化了过热的根源。
(7)目前的几种不同观点:
Ø认为宏观调控“已见显著成效”,主张放松控
制力度。
Ø认为只是“初见成效”,主张更多地采用市场
化的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Ø认为主要采取行政手段干预,宏观(总量)
调控未到位,不能排除硬着陆的可能。
2、长期经济:增长方式和深层缺陷
(1)“增长方式”的概念: 依靠资源投入支撑的增长:粗放增长(expansive growth,又译外延增长)
依靠效率提高支撑的增长:集约增长(Intensive growth,又译内涵增长
(2)近代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和三种模式
模式Ⅰ 产业革命以前:主要靠土地投入(粗放增长)
模式Ⅱ “早期经济发展”(19世纪):主要靠资本积累
和资源投入(粗放增长)
模式Ⅲ “现代经济发展”(20世纪):主要靠人力资本
积累和效率提高(集约增长)
(3)先行国家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19世纪末第二次产业革命推动20世纪新能源、新材料、产品的大量涌现
服务业超越工业的迅猛发展,促使交易成本的降低和效益的提高
信息技术(IT)的广泛运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
(4)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的发展道路和增长方式:
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接受斯大林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路线
经济结构的扭曲,服务业严重滞后
高指标、高投入、低效率,虽然工业增长速度很高,却不能使人民得到多少实惠
(5)中国:“九五” “实现两个转变”方针:
在制定“九五”计划期间关于增长方式的讨论
中共中央《建议》: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靠经济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体制
(6)近年来执行上的偏差:
近年来,在政绩考核与财政体制的影响下,不少地方政府把“结构优化”和“结构升级”理解为“产业结构重型化”
理论根据是: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W.G.Hoffman)根据模式Ⅱ的经验总结出的“霍夫曼经验定理”
由此走上了靠投资、拼资源、损环境的粗放增长道路
(7)相对贫瘠的资源无法支撑高耗费的粗放增长:
建国50多年来中国的GDP增长了10多倍,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多倍
2003年我国GDP占世界4%,而资源消耗石油7.4%、原煤31%、铁矿石30%、钢材21%、氧化铝25%、水泥40%
十分稀缺的资本资源无法支持高资本投入的粗放增长:
美国、德国、法国、印度等国GDP中用于投资的占10%-20%,我国为40-45%
上述国家每增加1亿元GDP需要投资1-2亿元,我国最近3年约为5亿元
3、前景展望
Ø改善宏观调控
•避免过分依靠行政手段的偏向
•善于运用总量手段和价格手段
•保证在降温过程中提高效率走一条“新型的发展道路”•鼓励技术创新,采用新工艺、新能源、新材料,开发新产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率
•发展服务业,降低交易成本,使价值链向末端延伸,增加附加价值,提高盈利率
•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Ø全面推进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的股份化改制
•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市场的规范化和信用体系的建立
•完善金融体系
•转变政府职能
(1) 经济改革的重点:金融体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化改制
Ø股份制银行有效公司治理的建立
Ø民营银行的开放
Ø县域金融体系(包括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Ø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
(2) 政府自身的改革:建设有限政府和有效政府
Ø限制各级政府配置资源和干预企业微观决策的权力
Ø提供透明、公正的法治环境
Ø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协调
Ø政府必须廉洁自律,杜绝贪污和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