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孟歌实习记者朱成林合肥报道10月10日至13日长三角“15+1”旅游城市在黄山“论剑”,共谋“新形势下大长三角旅游业的合作与发展”。随着黄山融入江浙沪经济圈的步伐加快,黄山旅游“借船出海”已显见。
伴随旅游城市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黄山近年来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困难,表现为基础设施不够配套、游客人均消费水平不高、旅游产业链的带动效应不强等。与周边的一些旅
游目的地相比,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项桂冠的黄山成了叫好不叫座的旅游产品。
单打独斗不经济,实力也不允许。黄山把目光投向了“邻居”浙江,用黄山市委书记王启敏的话说,黄山与浙江在区位上是山连山,水连水,人相亲,地相近,渊源很深。亲浙江再进而融入江浙沪和长三角经济圈。去年7月,长三角地区“15+1”旅游城市在杭州签署了《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合作宣言》,倡导取消旅游壁垒和进入障碍。黄山作为“1”加入到大家庭中既提升了长三角旅游业的整体品牌,也分享到了甜头。经沪杭前来黄山的国内游客和入境游客明显增多。今年1-8月份,黄山总接待海内外旅游者574.68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87.95%,接待入境旅游者21.59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23.33%。
黄山旅游借助外力的同时也紧练内功主动迎接辐射。今年7月15日,黄山市旅游营销策划中心成立,实现了旅游资源整合和营销联合。交通长期以来是黄山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但今年5月1日,黄山机场扩建竣工;合肥至黄山的航班于9月20日恢复通航;10月18日徽杭高速公路开通。此外,黄山在几次不同场合上也放低姿态,提出乐当杭州的配角,愿做长三角城市的“后花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