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南方周末中国内地创富白皮书发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0日 16:58 南方周末 | |||||||||
本报记者 辛徽 前 言 在中国社会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之后,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构成了中国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解决就业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据中华全国工商联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底,中国登记的民营企业达300.52万户,注册资金为35305亿元人民币;个体工商户达2353.19万户,注册资金4186.99亿元。同时,根据新华社披露的最新统计:中国的非公有制经济目前正以平均每天增加1500多家民营企业、注册资本每天增加30亿元的速度飞跃发展,其产值已占中国当前国内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走向如何,将愈来愈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首先,在我国改革开放这个大背景下,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其结果之一是中国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家和“财富英雄”,他们在为自己和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客观上也在以他们的实践,改变并塑造着我们时代新的价值观和主流文化——市场经济时代的价值观和主流文化。正如一位经济学家所言:“市场经济只有建立在健全的道德或者说财富伦理与市场伦理的基础上,才如同建立在磐石之上。”国际经济生活的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的“财富英雄”们为我们这个市场经济时代塑造一个什么样的财富观和文化,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经历了二十多年改革开放、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壮大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同时,中国的社会阶层也在分化:一方面,“财富英雄”们的队伍在不断壮大;同时,以下岗工人、农民和进城农民工为代表的社会弱势群体也在增加。弱势群体的存在和扩大,对企业自身长远的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继而阻碍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因此,“财富英雄”们创造财富的实践以及对待财富的态度,对于缩小中国的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继而实现我们社会各阶层和谐共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有鉴于此,我们《南方周末》作为一份负责任的严肃媒体,对于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和“财富英雄”们创造财富的实践,将给予长期的关注。 我们认为:创造财富既包括为自己创造财富,也包括以依法纳税、捐赠、提供就业机会等形式为社会创造财富;同时,守法诚信经营以及尊重和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创造财富的应有之义。因为前者涉及到财富的性质,而后者关乎财富是否阳光以及财富的终极目的——人。创造财富的实践只有包括了上述诸方面内容,才是道德的,才是有利于我们国家和社会的。 我们将本着“忠实记录历史”的精神,以年度白皮书的形式,客观记录中国民营企业家们创造财富的活动,继而从一个侧面,记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民生、民权事业进步的历史进程,以传之于后代,为中国的繁荣昌盛和人民幸福,尽我们的绵薄之力。 本报的目的在于:以媒体的力量,通过提供一种既包含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品德、又同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的建立和完善相符合,同时也和中国先进文化的要求相一致的价值尺度,来评判财富和我们时代的财富人物,即不仅以财富的多寡,更以纳税、捐赠、提供就业机会等指标来衡量企业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同时也从守法经营、尊重和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等角度,反映企业和企业家的文明状况,最终让人人在阳光下创富,并让我们社会的每个人都能沐浴在财富的阳光下。 一、过去一年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成就和贡献 1.需要解释的几个概念 关于中国民营企业成就和贡献的叙述,本白皮书是按本报评估体系中的几个指标来展开的,这几项指标分别为:财富、纳税、捐赠、提供就业机会数字,以及守法经营、尊重和保护职工合法权益,同时还包括评估体系本身所包含的核心内涵?即企业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方面。 关于中国民营企业的定义,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界定的定义是:“内资民营经济(含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等)、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狭义的民营经济则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但出于对传统实践的考虑,本白皮书对民营经济的定义,采纳的是“内资民营经济”的定义,即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和部分集体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 2.成就和贡献 在当前民营企业所创造的经济总量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的统计,目前中国GDP的55.6%,工业新增产值74.7%,社会销售额的58.9%,税收的46.2%和出口的62.3%都是由民营企业创造的。 2003年,尽管有“非典”的影响,造成一定的经济萧条,但民营企业仍然获得了相当的发展,并为中国经济和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 财富:根据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03年底,内资民营经济总量已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2.91%,工业新增产值的52.7%。(见表1) 纳税:2003年私营企业上缴税金比上年增长46.8%?个体私营增长48.7%?而同期国有经济上缴税金增长9.9%。?见表2? 提供就业机会:截至2003年底,民营经济提供就业机会较上年增长1.5%,达3.13亿人,其中在城镇提供就业机会达8000多万,占城镇就业总人数三分之一强;同时,国有企业下岗人员中的65%是通过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再就业的。相比较而言,全社会就业机会增长0.9%。(见表3)。 公益捐赠:2003年的民营企业的捐赠集中体现在抗击“非典”期间,根据一项不是十分完全的统计,“非典”期间全国工商联会员和民营企业家捐款捐物合计达人民币8.4亿元。 除了上述成绩外?2003年的中国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在党和国家政策的积极倡导下在介入公共事务方面也有很大的进展。 首先?参政议政有了相当深入。2003年1月?两位民营企业家当选为副省级的地方政协副主席——尹明善?重庆力帆实业?集团?董事长、重庆工商联会长,当选为重庆直辖市政协副主席;徐冠巨,浙江传化集团董事长、浙江省工商联会长,当选为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同时在3月召开的十届全国政协会议上,至少有65名民营企业家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人数和比例均超过往届。会议期间,胡锦涛主席专程听取了民营企业家代表就当前民营企业家对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并作了重要指示。 其次,民营企业家向中央政府积极献策、建言,影响了重要产业的决策。 民营经济在2003年能够获得相当的发展,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彻底解决了民营企业姓“社”姓“资”的问题,以及与此紧密相联的、民营企业家的阶级属性和社会地位问题,从而使国家对民营企业的发展从政策性支持转为制度保障,对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2003年中国民营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并为中国经济和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制作的《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2003年)在谈及当前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时指出:“一些民营企业素质不高,见利忘义,制假造假,偷漏税,不正当竞争,劳资关系不协调等现象还时有发生。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职工权益等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缺乏诚信度也是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部分民营企业制假贩假、提供不真实的财务报表和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致使广大民营企业遭遇‘信任危机’。怎样树立自身的企业信用问题是现在必须思考和解决的。” 以上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1.现代企业公民意识尚待培养 这个问题不仅在2003年存在,也是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群体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现象。那么,什么才是现代“企业公民”的意识?2004年全球CEO世界经济论坛列明了四条标准: 1.好的公司治理和道德价值; 2.对人的责任,包括员工安全计划、就业机会、反对歧视、薪酬公平等等; 3.对环境之责任,包括维护环境质量,使用清洁能源,以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4.广义的对社会和经济福利的贡献,如传播国际标准,向贫困社区提供要素产品和服务,如水和能源。 以此作参照就会发现,中国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们离“企业公民”的标准还有相当的距离,有的甚至连第一条都未能做到。 本报在进行“2004南方周末中国内地人物创富榜”调查时,一些被调查的上市公司不顾自己作为上市公司必须面对公众这样一个基本规则,不管调查是否涉及商业机密,对调查一律拒绝配合,一直到本报调查人员从别的途径拿到资料前往核实时,才肯消极合作,但是其提供的数据仍存在失真、虚假等问题。 2.尊重和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状况有待改善 根据本报的调查,国外制作的2003年中国富豪排行榜的前100位富豪中,不少企业存在侵犯职工合法权益,违反《劳动法》和《工会法》的现象,分别表现为长期超时工作、不按时发放工资和奖金、劳动和生活环境恶劣、不给员工购买法律规定的保险等。在制造业和房地产行业中,这些现象特别特别突出。在一些制造业大省,工人工资十年未有增加,导致劳资纠纷不断,“跳楼讨薪”、“上访讨薪”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发展成恶性刑事案件,在一些省份,劳资纠纷成为当地社会治安的重要隐患,而有的省份则出现了“民工荒”。 3.依法经营的意识也有待提高 2003年是中国“问题富豪”曝光较多的一年。这一年7月14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虚报注册资本罪、非法占用农地罪、合同诈骗罪、对单位行贿罪、伪造金融票证罪”等,数罪并罚判处杨斌有期徒刑18年,并处230万罚金,9月7日,辽宁省高级法院作出了维持原判的终审裁定。也是在9月,上海“首富”、上海农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周正毅因涉嫌虚报注册资本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被上海市公安机关依法逮捕,后被判刑。这些违法犯罪问题的出现,表明守法诚信经营这个基本理念在一些企业家中间亟待增强。 三、我们的期望 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是综合的,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民营企业家自身,外部体制环境,以及传统的对待财富的社会态度。因此,中国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同样取决于这三方面因素。我们期望未来中国能够在这三个方面获得长足的进展。 我们期望:民营企业家能够树立企业公民意识。因为在互联网时代,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紧密的状态,以至于没有一个企业家能够不顾外界反应,随心所欲地进行自己的商业活动,或者说,在这样一个时代,纯粹的商业活动是不存在的。企业越做大,涉及面越广,受到的限制就越多。这表明:每个企业实际上就是一个公民,必须受到一个公民在人类社会里所受到的一样多的限制,有时甚至是更多的限制。所以每个企业必须首先树立“企业公民”意识,依法承担自己的义务,负起自己的责任,同样也从社会获得自己应得的回报。否则就会造成灾难性后果。进一步地说,我们期待企业家们深入践行以人为本,全面、均衡、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发展观是2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实践的结晶,对于企业的发展壮大具有巨大的启迪和实践意义。 我们期望:进一步推进改革,使民营企业的发展有一个更好的体制性环境。十六大报告指出:“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敢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现,以造福于人民。”我们期待政府进一步改进管理,增加管理和执法的透明度,增强服务意识,在产业准入、政策扶持等方面将民营企业与其他类型同等对待,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我们期望:我们传统的“仇富心理”能够得到摒弃,因为财富本身是可以造福我们大家的。不错,造成“仇富”的外在因素如贫富不均、权钱交易、为富不仁、违法经营、损害员工权益等现象仍然存在,但这绝不意味着今天中国不需要财富,我们的财富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我们应该以平常心来看待财富和财富人物。 问题的另外一方面是:我们的企业家为消除这种“仇富”心理做了什么?是奢侈无度还是三省吾身、艰苦奋斗?对社会尽了多少义务和责任?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社会公众事务?因此,就民营企业家而言,同样需要加强与社会大众的沟通,尤其要以自己负责任的实际行动,消除大众的“仇富”心理。 愿中国民营经济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为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规范,为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作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