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洗牌大幕启动 退市脚步声逼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0日 16:00 文汇报 | |||||||||
    什么是最近车市的热点?刚刚过去的黄金周依然未见车市回暖。旧车新车都不顾一切地投身其中的降价大潮,似乎已不能夺人眼球。而在看似热闹的新车潮和降价潮的背后,暗涌的潜流是业内的重组与合作:上汽集团与罗孚积极接洽;双龙去向悬而未决;在微型轿车领域,传闻华晨集团极有可能与印度塔塔合作;哈飞在深圳打造第二生产基地……虽然大多数重组企业保持了低调,专家指出:汽车产业的“井喷”行情结束后,汽车企业和集团必然“向内看”,把重心转移到企业结构的调整和与其他企业的合纵连横上。也
    推动洗牌的三只手     都说市场是看不见的手,它也是推动中国车市洗牌的第一大手。在2002年和2003年中国汽车市场高速增长的诱惑下,中国汽车产业又出现了新一轮投资热潮,各类投资主体对汽车产业投资的积极性大为高涨——有汽车生产企业本身的大规模投资,也有大量新进入的民营资本和非汽车产业的国有资本,出现了奥克斯(空调)、波导(手机)、五粮液(资讯 行情 论坛)(酒业)等众多“门外汉”进入或宣布进入汽车行业的盛况。然而随着市场供求矛盾加剧,市场将无情地把那些没有潜力的企业驱逐出竞争舞台。     中国加入WTO后,跨国汽车公司加快了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在投资策略上,它们由过去的相对谨慎向积极扩张转变,在布局策略上,由过去的局部布局向全面布局转变,以期尽快抢占中国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确立竞争优势。整合资源和资产重组的方式,对这些跨国公司来说,是稳妥而又便捷的扩张战略。     还有一只调控之手,就是政策的指挥棒。最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取消了扶植3-4家大型汽车企业集团的提法,而只提出了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应具备的特征和市场占有率指标。这为许多汽车生产企业争取进入大型汽车企业集团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新政策明确了建立汽车整车生产企业退出机制,对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汽车生产企业实行特别公示。这是从国家产业政策的角度,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汽车整车企业退出办法。     洗牌大戏各走各道     洗牌怎么洗?各家企业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最常见的当然是重组,如东安发动机公司与哈飞汽车公司已进行的重组,以及在此基础上有可能与昌河汽车公司进行的再次重组;上海通用对金杯通用的重组等等。实行重组要么有利于资源整合,要么有利于优势互补,但被重组的企业一般都有较为优良的资产,较好的产品和较好的经营业绩。转产方式在国内还没有现成的案例,但从国外的发展路径来看,今后也将成为汽车业洗牌的重要方式之一。采取转产方式的企业往往长期从事汽车整车的生产,属于专业的汽车资本。但由于竞争力的丧失,完全退出成本又太高,并且也难以被其它的汽车企业集团重组,因此将利用自身的基础和优势转产专用汽车、改装汽车或汽车零部件。     “退出”应该说是比较激烈的方式。如最近的波导退出南汽案,采取退出方式一般会发生在后进入的民营资本和非汽车产业的国有资本。这些资本介入汽车产业对它们来说只不过是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因此,虽然介入时,它们雄心勃勃,但在操作上却是可进可退的。而第四种方式“破产”似乎更为壮烈。目前我国仍有120家整车生产厂,与10年前相比几乎没有什么减少,但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产量很少,甚至为零。这些企业过去之所以没有破产,一是过去的汽车产业政策没有明确的退出机制;二是从法律上没有明确的破产界定;三是在政策的保护下这些企业仍具有壳资源价值。但在新的形势下,这些企业有可能会以破产方式退出汽车产业,从而改变中国汽车企业只生不死的怪现象。因为新的汽车产业政策已明确提出了企业的退出办法;其二,《破产法》的颁布实施为破产提供了法律依据;其三,由于新的汽车产业政策规定不许买卖汽车生产资格以及我国汽车产业高利润时代的结束,汽车生产企业的“壳”资源价值已大大下降。     洗牌之后前景如何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在今年开始的低迷或者比较乐观地称之为“调整”的时期内,国内汽车企业能够思考明确自己的去向,练好内功,完成一次洗牌的话,对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来说,倒是个利好。参照国外汽车产业发展的图景推测,经过洗牌,国内不可能有100多家整车生产厂存在,其中有大部分将经历一场大规模的关停并转,那些“小而全”的企业会有相当部分走上专业化的道路,成为某一或某些零配件的龙头企业。按照中国的市场容量来看,8-10家大的汽车企业集团和汽车骨干生产企业是比较合适的数量,而“大而全”的具有生产全系列产品能力的企业集团数量更少,但综合实力将大大提高。其次,由于大企业的充分发展和专业企业的充分竞争,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水平将得到极大的提升,规模化将成为这些企业的一个主要的特征。因此,这个行业的进入门槛也将越来越高,“门外汉”一拥而上的局面应该不会再重演。同时,由于竞争更加专业,更多的企业将在自主品牌的开发上投入巨资,从学习到较量,我们将看到跨国企业和本土企业全面竞争的全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