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北京首届新世纪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正式公布了技能大赛汽车维修工(小车组)的决赛成绩,北京市汽车修理公司以绝对的优势包揽了汽车维修工决赛的前17名。
据了解,参加此项决赛的48名选手是从全市14个赛区参加复赛的1061名修理工中选拔出来的,在这样一场高水平的技术比赛中,一家企业独揽该项赛事的前17名,这简直是一个奇迹。记者带着疑问,走进了北京市汽车修理公司,探寻“奇迹”产生的原因。公司老总与
他的人才战略
“人是企业成功的决定因素”。这一条对汽修公司来说,是再贴切不过了。
刚刚获得中国首批高级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的汽修公司老总张彤肯定地告诉记者:“这样的比赛结果对我们企业来说绝非偶然,它是我们公司多年来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的必然结果。汽车修理是我们公司的看家本领,企业如何在行业中始终保持优势或领先地位,这一点始终是我们制定和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的起点和归宿。”
张彤总经理坦言:“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把汽修公司建成国内外第一流的汽车服务贸易企业,我们企业要培养出一大批高级技术人才,要培养出一大批高水平的一线技术工人。”
其实看看他们的以前就不难理解他们今天取得的成绩:1998年,在北京市高级汽车维修工技能大赛决赛中,汽修公司的14名参赛选手全部进入前30名,1-4名被汽修公司囊括;2002年,在全球奥迪汽车专业技术竞赛中国赛区的比赛中,汽修公司派出的三支代表队,从全国153支代表队中脱颖而出,分别获得第一、三、五名,受到德国奥迪汽车公司的嘉奖;2003年,在奔驰汽车第一届北星技能竞赛中,汽修公司的侯振芳获得冠军……兵在岗上练人在干中学
如今,当许多企业家在感叹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稀缺,制约企业发展的时候,汽修公司却人才济济,硕果累累。
汽修公司党委书记刁玉珍告诉记者:企业员工屡屡在全市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绝非偶然,它得益于公司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战略,也是汽修公司长期坚持建设学习型企业,加强塑造高素质员工队伍的结果。早在10年前公司就开始着手培养人才,并为此设计了“十年磨一剑”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近十年的努力,汽修公司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掌握先进技术、热爱本职工作的青年员工。
为了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公司以“岗位练精兵,成才在汽修”为主题,以“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针对不同员工、不同岗位,制定计划,运用现代教育培训手段,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过去单一教师授课形式发展到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幻灯教学等开展互动学习,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分层次开展各种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员工岗位技能和业务素质,不断增强员工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居于主动地位。
曾经有一家世界汽车公司的总裁说过:如果与北京市汽修公司合作,所有需要的人才都可以在公司内部找到,不需要到公司以外招聘。这是对汽修公司人才储备的肯定。全员培训与终身教育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汽修公司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早在1983年,汽修公司依托丰田汽车培训中心的教学设施,以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十大能工巧匠、公司总工程师魏俊强和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为骨干,成立了进口车教学组,对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进行系统的技术培训。公司每年通过开展教学研讨、讲公开课以及请专业教师授课等多种形式对兼职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师资能力不断提高,教学方法不断改善,培训效果更加突出。
汽修公司还购置了当今最先进的汽车维修检测、检修仪器设备,生产一线的员工早已告别了眼看、耳听、手摸的落后作业方式,运用解码器、电脑检测仪、激光矫正仪等高科技检测手段进行维修检测,已成为新一代汽修人的日常工作内容。商报记者马元月通讯员杜保耕 边洁 J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