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专家警示:精神控制很可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9日 12:55 人民网-市场报

  今年以来,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各地打击传销工作捷报频传。但在打击工作中发现,部分传销组织的受害者对有关部门的营救工作不仅不配合,反而心甘情愿为虎作伥,继续害人害己。有关专家指出,受害者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传销组织对受害者的精神控制。与暴力控制相比,精神控制的危害往往更为严重。

  什么叫精神控制?其条件是什么?如何识别精神控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
员王文忠博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所谓精神控制,也称洗脑,就是团体或者个人用一些非道德的操纵手段来说服某人按照操纵者的愿望改变自己,这种改变通常给被操纵者带来损害。精神控制主要通过瓦解个人对自己的认识,使个体彻底改变对自己的经历和个性的看法,灌输新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使个体依赖于某个组织和个体,成为这个组织的工具。

  王文忠博士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实施精神控制有以下6个条件。

  使人意识不到存在着一个控制和改变自己的计划:个体发现自己一步步在改变,捐献金钱、放弃工作、越来越狂热,但觉得这一切都很正常,是自己自然而然变化的。操纵者并没有明确提出要求,但所有人都″自发″走了一条最符合操纵者利益的路。

  控制人的时间和生理环境(人际接触和信息):通过一系列规则、要求或建议实现对被操纵者个体时间和环境的控制。

  创造一种无能感、恐惧和依赖性:提出一个可望不可及的美妙前景,而这个目标只有参加操纵者组织的活动才能达到。贬低现实生活、夸大美好前景,责备个体的缺陷,使被操纵者逐渐产生一种无能感和依赖性。

  压制个性化的行为与态度:一些思想要按照组织者的意思进行。所有一切,上有操纵者理论上的提倡,下面通过个体间的相互评价和监督来进行,因而具有强大的力量。很快个体就认识到,进入这个组织就要抛弃过去的自己,重新做人。

  灌输新的行为与态度:被操纵者进入组织以后,其他个体的尊重和肯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得到肯定,就认为具有最大价值;个人看法得到组织的鄙夷或者漠视,就唯恐弃之不及。经过一段时间,一个新人诞生了,就成为操纵者的留声机和传声筒。

  提出一套循环论证的理论:在实施精神控制的组织中,个体总是错误的,组织总是崇高的,外部世界总是低级的、邪恶的。被操纵者长期处于这种氛围中,别人用这套逻辑对待他,他也理直气壮这样对待别人。最后,这种思维方式成了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很难认识到,也很难走出来了。

  王文忠博士说,精神控制的操纵者往往有以下举动。

  提出许多希望和暗示,激起被操纵者的虚荣心和好胜心,使他们自觉按照要求行动;发展一套内部术语,或者赋予一些词语特殊含义,让被操纵者用于交流和思考,以强化个体对所倡导理论的使用,并增加他们与正常社会的隔膜;刚加入组织时,操纵者往往会给予慷慨的赞美和奖励,使被操纵者感到爱和幸福;但随后个体就感到恐慌,因为操纵者许诺的美好前景由于自己的缺陷,总是不能实现,觉得自己愚蠢、堕落,慢慢变得抑郁、焦虑、丧失独立思考能力。

  王文忠博士还告诉记者,受到精神控制的个体往往有以下特征:他们重复操纵者灌输给他们的内容,成为操纵者的留声机和传声筒;说话的语气和韵律会发生变化,变得激动、高亢或庄严、缓慢,同时表情也变得严肃、庄严或紧张,眼神也更明亮、闪光。到最后,精神控制的牺牲品会变得虚弱、依赖以及形成双重人格,产生认知功能紊乱、核心信念改变以及出现精神病症状。

  (本报记者 王海)

  《市场报》 (2004年10月19日 第二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打响
协处罚国安罢赛事件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