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纺织工业不景气原因分析及对策初探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9日 11: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 |||||||||
    2004年三季度荆州市工业企业景气指数再创新高,达到134.92点。但是,在荆州工业中曾经辉煌一时的纺织业,近年来生产经营困难重重,三季度荆州纺织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85.36点、75.36点,已连续两个季度在不景气区间运行,经济效益明显下滑。为此,荆州市企调队近日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行业内竞争激烈、企业决策失误、融资难、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及技改投入不足四大因素是造成纺织业不景气的主要原因。
    一、导致荆州市纺织业不景气的外部因素     (一)行业生产能力过剩,企业无序竞争。     多年来,国家对纺织业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生产规模总量失衡的矛盾依然存在。目前,纺织业规模总量急剧膨胀,全国已有七千万锭的生产能力,国内市场已达到超饱和状态,有限的国内市场已不能满足国内纺织业的正常运转。     企业对市场信息判断失误,导致出现巨额亏损。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展开了争夺原料和市场的无序竞争,导致纺织原料供不应求,在争夺原棉和农产品(资讯 行情 论坛)涨价的双重因素影响下,原棉价格在去年的下半年最高涨幅达到1.8万元/吨,并长期在高价位剧烈波动,企业在此时大量吃进。但是国家为了缓和棉价上涨压力,进口了大约110万吨棉花,约占全国纺织业年消耗量的1/4;再加上去年农民在尝到棉价提高甜头后,今年又扩大了棉花种植面积,恰逢风调雨顺,棉花获得大丰收,新棉上市后,棉价快速下滑致429级1.24万元/吨,229级1.39万元/吨,造成企业早先大量高价抢购的原棉贬值,致使棉纺织企业亏损严重。到7月中旬仅原棉一项奥达公司就亏500多万元,金安集团亏损达2000多万元,其他纺织企业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类似状况。     由于棉价下跌,带动纱、布市场疲软,企业销售出现严重的困难,过去一直抢手的高档纱也开始滞销,企业库存增加,利润明显下降。特别是七、八、九三个月来,企业两头受损,造成恶性循环,给纺织企业经营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荆州市奥达纺织有限公司,在荆州纺织业内可以说是一枝独秀,但也难逃原料涨价对企业带来的冲击。以该公司为例,购进原棉价格平均比去年同期相比上涨在1500元/吨以上,电费上涨0.04元/千瓦时,原煤上涨190元/吨,运费上涨0.20元/公里,公司每月用原棉850吨,化纤250吨,用电500万千瓦时,四项相加每月成本平均上升200万元左右。针对市场的不利情况,一方面加大了企业的内部挖潜,向管理要效益;另一方面加大产品的销售力度,拓宽销售渠道,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到八月底完成产品销售收入2156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19%,实现利润688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2.04%。     亏损严重的企业还有:一棉、兴洪、三棉、银源等分别亏损356万元、302万元、175万元、88万元,盈利水平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228.33%、373.37%,三棉由盈利26.80万元转为亏损。     (二)融资困难,资金紧张仍是制约纺织业健康发展的瓶颈。     荆州市纺织业企业融资景气指数二、三季度仅为20.00点,流动资金景气指数也只有35.69点,货款拖欠景气指数为59.66点,均处在不景气区间。由于库存积压占用大量资金,应收帐款增加,企业收购新棉发生困难。随着宏观调控、信贷收紧,企业申报国家技改贴息贷款的工作遇到困难,奥达、乾盛、天和等企业技改贷款2.745亿元的计划搁浅。     二、荆州市纺织业不景气的内在因素     (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产业链还未形成,设备落后,产品单一。     目前,全市棉纺锭约为100万锭(包括县市区、乡镇企业),其中市直为35万锭。生产设备为上世纪70?80年代的占全部40%以上。其中70年代16.80万锭、80年代26.20万锭及相关配套设施。由于技改投入不足,更新改造未跟上。到目前为止,全市仅有高新技术纺织企业1家,2003年创工业增加值276万元,利税265.70万元,分别比上年下降60.46%、62.78%。     就产品而言,棉纱、坯布这些初级产品就几乎占了荆州市纺织业产品比重100%,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少之又少。荆州过去的纺织名牌产品淡出市场多年,新产品的开发和品牌的培育滞后,荆州市实际上已成为纺织初级产品的加工基地,印染瓶颈和化纤短腿以及服装加工的发展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产业链无法联动,市场应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差。     其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缓慢,多年来行业结构变化不大,实现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的目标还停留在纸上;招商引资还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对科技研发的投入不足。     (二)缺少熟练工人,纺织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劳动报酬偏低。     企业改制后,私营业主为追求最大的剩余价值,职工的待遇进一步降低。由于劳动强度大,还有粉尘、纤维、噪音等劳动条件得不到改善,最主要的是劳动报酬低,一般仅为了300?500元/月,与其他行业相比对工人已没有吸引力,工作一段时间后就纷纷跳槽到其他行业就业。造成纺织企业缺少熟练工人,即使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也招不到足够的熟练工人。     三、振兴荆州市纺织业的对策和建议     (一)抓好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行业整体竞争能力。     荆州市纺织业要紧紧抓住市场需求变化,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工作的重点,合理布局,精心筹划,用先进的生产力提升产业整体水平,不断完善和形成产业链,通过整合资源和嫁接改造,形成荆州棉纺织工业园区,培育和壮大棉纺织龙头企业集团,发展专、特、优、精产品,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二)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提高产品开发创新能力。     推进科技兴纺,改造的重点应放在提高资产的质量,即从规模扩张转变为更注重科技含量的提高,形成配套,逐步完善产业链的建设,要从数量和价格的竞争转变为以质量和科技含量的竞争,并且要在竞争取胜。努力提高棉纺织企业的装备技术水平,提高先进技术水平设备的占有率。产品应向高档化、多样化、系列化、成套化的方向发展,创立荆州自已的名优品牌,促进企业加快发展。     (三)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实,培植纺织行业发展后劲。     荆州纺织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投入不足,必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寻求融资的主攻方向放在招商融资的具体项目上,选择实力强、前景好、信誉优的骨干企业与国内外大公司合作、合资,采取资源换技术,产权换资金,市场换项目,存量换增量的形式和方法,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品牌和管理经验,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再创荆州纺织业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