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博弈图书市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7日 11:45 解放日报 | |||||||||
    熙熙攘攘,各类资本奔图书市场而来。     最近,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49%股权,转让价至少3亿元。短短1个月,竟引来3个买家,其中一家是民营企业,另两家分别是外资传媒公司和外资投资公司。3个买家都是一个心思:通吃这49%的股权。为此,联交所将于近日举行竞价转让,出价高者胜出。
    这只是各类资本涉水图书市场的一个片断。从去年开始,上海图书市场至少已有16宗资本交易,总额已超过1亿元:浙江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收购博库书城上海有限公司40%股权,索克体育文化有限公司接手上海思考乐图书有限公司50%股权,私人买家投入六七十万元收购书店更是层出不穷……专家预言,随着年底图书发行市场向外资开放,图书市场的资本之战将愈加激烈。上海,作为文化气息浓厚的大都市,已成为各路资本角逐的兵家必争之地。     外资企业频频购并     到今年年底,全球第四大传媒巨子贝塔斯曼将在中国至少再建7家连锁书店,至此,其在华连锁书店总数将超过40家。明年,连锁书店扩张步伐将朝苏杭以南进军。这是负责中国业务的贝塔斯曼直接集团公关部总监吉涵斌日前透露的。     邮购书录、网上书店、会员制连锁书店,是贝塔斯曼在美国、法国、西班牙等欧美国家已大获成功的3条市场扩张路径,贝塔斯曼抢先机进入中国后,仗着资本雄厚,将3条扩张路线全面移植中国。邮购目录、网上书店让那些工作繁忙无暇逛书店、地处偏远地区新书到达慢一拍的读者,能第一时间获取新书。连锁书店科学选址,与物流紧密结合,以北京和上海为轴心,辐射青岛、无锡、苏州、宁波、徐州等周边城市。目前,上海已有9家贝塔斯曼会员制连锁书店,基本都落户在社区、商业区等人气旺盛地,其面积不过150平方米左右,是精选型书店。贝塔斯曼直接集团领导层表示:不求做全,而是将在上述3种渠道上出资本重拳,将图书零售业做大、做精。     香港上市公司Tom集团最近在图书市场也频频出击。江西省新华书店公开表示,Tom集团将收购新华书店连锁店49%的股权,双方已签署意向书。近日,Tom集团还对上海某国有发行集团的改制表现出强烈兴趣,准备携巨资介入。据悉,Tom已准备用10亿巨资,敲开内地图书刊物的批发和零售分销市场。美国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最近也出资7500万美元收购卓越80%股份,开辟在华网上图书销售窗口。     据悉,德国图书中心、英国郎文培生集团、美国麦格劳希尔、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等,已申请了中国书报刊的经营权。还有60多家外资企业在华设立办事处,陆续申请投资设立书报刊分销企业。     民营资本以小搏大     上海民营资本投资图书市场,走的是瞄准目标读者、以小搏大路线: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群的季风书园发展到了8家;明君书店则悄无声息地在地铁站及居民点一气开出了29家连锁书店,加上5家加盟店,已成为拥有34个网点的民营连锁书业,并已于近日走出地铁,在上海大剧院开设分店;思考乐书局已开出四家大型分店。     季风、明君、思考乐等在上海图书市场创出一定的品牌效应后,开始直面挑战新华书店等国有企业。季风书店第八家连锁店开进了福州路西藏路口来福士广场,以2万余种的备货量,与上海书城、思考乐书店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3000平方米的思考乐福州路店则距上海书城一箭之遥,颇有打擂台之势;而英特颂图书有限公司更成为上海首家获得图书、报刊及电子出版物总发行业务的民营企业,拥有2000万元注册资金和4000多平方米的批发场地。     上海民营书业资本在紧锣密鼓加强网点建设的同时,还逐渐向出版业渗透,其介入方式就是选题策划,成功地推出了不少在书界颇有知名度的图书,如“穷爸爸、富爸爸”、“谁动了我的奶酪”系列等。     令人瞩目的是,产业资本也开始觊觎图书市场。上海绿地集团继出资5400万元收购宝钢建设有限公司60%股权后,最近又准备出资数亿元,驰骋图书市场。     国有书业变改制     面对外资和民营资本的咄咄逼人,迄今还占据图书市场七成份额的国有书业如芒刺在背,开始居安思危图变求强。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许建刚介绍,他们早有改制引入战略合作伙伴的意识,除了图书编辑出版权、进出口权要牢牢把握外,其他能进入市场的部分都要走进市场,已与美、日、新加坡等多家外资企业进行接洽,一旦理念相合就携手合作。     尽管新华书店遍及全国,但资产却分属各地,向来是“一地新华管一地”,但如今,新华书店再也不满足在家门口施展拳脚。浙江新华和江苏新华最近纷纷携民营资本踏入上海图书市场。对此,上海国有书业也准备走出家门做大做强。据了解,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改制后,下一步资本运作目标就是着手收购外地书业。     资本角逐皆为谋利     各类资本分分合合皆为利。按照国际通行的统计方法,一个国家的图书销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所占的比重,是衡量图书市场容量及可实现的市场增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发达国家的图书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一般在2%以上,我国目前为1.06%,专家认为,我国图书销售额每提高0.25个百分点,就是100亿元的增量。预计上海图书市场零售业年销售额可从23亿元扩容到100亿元。     相比之下,欧美国家占有全球三分之二的图书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已趋基本饱和,迫使欧美书业巨子纷纷向海外拓展。许建刚介绍,“从我们接触的情况看,相当多的外资公司正站在中国图书市场的门槛上随时准备进入,他们一是希望中国图书市场政策更明朗规范,二是希望国资书商和民营书商先打几个资本仗,使他们进入后的对手少一点,成本低一点。”     同时,图书业还是高利润产业。去年全国十个利润大户中,出版业赫然在列。尽管图书零售利润在出版、发行、零售3个环节中位居末位,但业内人士透露,其毛利率也有40%左右,获利如此之丰,岂能不使各类资本趋之若鹜?     资本撬动书市变脸     多年来,上海图书市场的零售业态是大而全,新华书店宛如百货商店,乍看什么书都有,但要找一本特定的书,往往挑花眼也找不到。外资、民营资本的介入,将促成图书市场日趋特色化、专业化。     复兴中学初一学生成天的书桌上时不时地有贝塔斯曼的邮购书目单,父亲好奇地问他:哪来的?小家伙自豪地说:“贝塔斯曼寄来的,我是他们书友会的会员嘛。”“12岁会员”现象,正是图书市场细分目标读者的一个表现。贝塔斯曼大力发展青年会员,以培育终身铁杆书迷。目前,该集团在华已拥有150万会员,其中上海会员达30万。据悉,即使对青年会员,贝塔斯曼的书籍也分“活力版”和“魅力版”,“活力版”侧重时尚类,而“魅力版”则侧重传记、商业博弈等层次较深的书籍。“思考乐”定位于时尚一族;季风书园“比流行高半格”,锁定知识分子;“明君”立足于上班族。     图书市场的另一变化将是阅读更加时尚化。读名著是我国书界长期倡导的理念,但如今,外资和民营资本创建的书店,剑走偏锋,紧跟国际阅读潮流,如《别无选择》、《达芬奇密码》等侦探小说在美国跻身畅销排行榜,贝塔斯曼利用其国外版权资源,在第一时间将这些阅读时尚引进国内,在读者中掀起“惊悚小说”阅读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