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风波考验政府沟通能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7日 11:16 中国经营报 | |||||||||
    就在学术界和民间热热闹闹地猜测着人民币汇率的变化,甚至热钱和一些投机者已经下赌人民币升值的时候,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明确表示,豪赌人民币升值是缺乏根据的,是对我国现行汇率政策的误解。     “误解”——这个词用得意味深长,也揭示了一些不仅仅局限在本次风波的重要问题。
    汇率问题牵扯到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人民利益,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年来,面对国际上的各种压力,中国政府保持着利率和汇率的稳定,自然有其道理。这些道理,有些能让企业和普通百姓所理解,有些可能暂时还得不到理解。     实际上,由于政府和企业、民众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立场也不是完全一致的,政策变化对于各方的利益格局改变也不会是同一方向的。因此,不理解本身是可以理解的。     但“不理解”和“误解”还不是等同的概念,不理解是误解的前提,误解是不理解的结果。而如果一些既关系到国计又关系到民生的政策被民众所误解,不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协调健康发展。     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发言之后,从一些投机者和网民的反应可以看出,这种不理解似乎没有被完全消除。甚至有人依然坚信,政府辟谣只是暂时的缓兵之计。也有的观点认为,政府之所以稳定汇率,是因为中国的强制结汇政策。也就是说,从即期利益上讲,升值意味着外汇的惟一持有者——政府要赔钱。     众说纷纭,对错难辨。而对比这些表面看来颇有些说服力的说法,政府的解释确实有点儿难以消化。比如,“是系统工程,必须稳步推进,不会一蹴而就,也没有具体的时间表”等措辞,没有起到有效交流与沟通的作用,反而让政府的好心被再次“误解”。     一个从澳洲访问回来的经济学家对汇率变化给普通人生活带来的震荡感触很深,他说,在澳洲,自由经济将所有或正面或负面的后果都直接传递给百姓,政府不必承担经济波动的后果。普通百姓必须学会自己控制和判断金融风险,而这显然不适合中国目前的实际。     这位经济学家说:“中国政府在中间做了缓冲的‘中介’。可惜的是,中国政府还不是一个透明的‘中介’。”     的确,在国家货币政策这个问题上,政府与百姓的最终利益是一致的,这一点我们应该给予充分信任。这种政策不同于某个地方或某个机构自行出台的某些举措,后者有的确实是以权谋私,失信于民。但货币政策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确实会让普通民众不能透彻地理解。这时候,信任就更加重要。     那么,这种信任如何建立呢,政府的沟通能力不可忽视。     打一个或许不太恰当的比方,传统的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方式有点儿像家长式的沟通方式:“不让你做的事情不要做,做家长的都是为了你好,你长大了自然就会明白的”。这样的话,我们在青春期的时候都会听不进去。为什么,因为家长眼中的孩子已经长大了,他们掌握了一些知识,也懂了不少道理,渴望自己做主。这时候,只有朋友式的沟通才能奏效。     同样,随着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和资讯的丰富,如今中国民众对于沟通方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政府如果还以居高临下的方式,沿用一些听了毫无感觉的官方语言,已经不能达到预期收效。     再回来看一下此次的汇率风波,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陈平曾这样形容,在现代经济学当中,汇率理论是最没有共识的理论。这足以说明决定汇率的因素很多,通货膨胀、一国贸易状况、国民经济增长率,利率水平、资本流向、心理预期因素等等,都会影响汇率。     也许,这些连经济学家都没有共识的问题,很难在百姓中得到共识。但这并不表示,政府可以忽略或省略对此类问题耐心、细致、相对公开的解读。关键时刻,专家学者的观点不能代替政府发言的作用。     看来,政府的一些策略,一些动作也需要“营销”,一个理论和政策要想得到大众的认可和接受,有效沟通一定是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