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券业整顿进入关键时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6日 12:15 经济参考报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在某券商资产管理总部的朋友说:这次证监会是动真格的了。

  自从关于实行证券公司分类管理的办法制定以来,券业整治便被提升为证监会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南方证券的行政接管、华夏证券和汉唐证券委托理财黑幕见光,以及闽发证券、武汉证券、健桥证券、新华证券的类似问题,使证券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并对整个金融环境制造了大量风险。而这些本来一拖再拖的问题,终于到了彻底解决的时
候了。

  9月,证监会已经通知各证券公司自报家门,对经营情况作无保留汇报。“十一”长假刚过,证监会再发通知,要求各券商在10月20日之前,再次进行自查摸底,重点是对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各类债务和挪用客户证券情况核实准确,进行报告。并开出23家高危券商名单,消息称其中半数将面临破产。记者采访了红塔证券副总裁于忠荣,于表示,20日之前,不会有实质性的东西,都只不过是猜测,不过,这次调查证监会是很认真的。

  如果属实,23家中的半数并不是个大数目,毕竟前段时间出现问题的券商也和此数差不多,尚在意料之中。但有媒体转引权威人士的话称,将淘汰40%的券商,如此一来,对市场的冲击就不可小视了。那就不是ABCD四类监管所解决的问题,而是一场证券行业重组、洗牌的风暴。

  券商们面对此等窘境,在几年前是无法想象的。即使是近期爆出黑洞的南方证券,国家也是采取了行政接管的手段,并未使其破产,个人客户并未受到影响。因此,券商问题虽多,但还是挺得过去的。如今则不同,曾经风光无限的证券公司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股市便步入了一个漫长的下跌之路,随着指数的下跌,国民财富的蒸发,流血掉肉的不仅仅是普通小股民,作为主力大机构的证券公司同样深陷泥潭。据统计,整个行业几年来巨亏2200亿元,平均每家都要赔上近20亿元,几乎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券商全部的注册资产。

  券业到了不治不行的地步,市场因素固然起了很大作用,但真正起催化剂作用,并将风险放大到这种程度的,更多的是人为的因素:

  一是由于没有实行分帐户管理,证券公司很容易将客户保证金及国债回购资金挪为他用。其中,最大一部分是用来自己炒股票;还有一部分是用来为其他机构锁仓;更甚者,是将部分资金收入个人囊中,或者违规进行如房地产等非证券类的产业投资。资金一旦无法收回,便采取与客户延长委托代理合同期限,或将其他客户资金挪用,拆东墙补西墙。这一风险甚至被延伸到了金融系统的其它领域。记者了解到,新华证券出事之前,总部设在北京的一家银行一笔4000万的国债回购资金被挪用,900多万的现金和3000多万的票全部灰飞烟灭。本着“管个人,不管机构”的赔付方针,这笔钱想要收回希望不大。

  二是盲目吸纳资金,引起信用危机。由于证券公司缺乏正当而有效的融资渠道,面对资本市场大鱼吃小鱼的无奈,券商们想尽办法来吸纳各路资金。其中,委托理财是券商吸纳资金最主要的手段。委托理财业务的实质就是代理客户炒股票,许诺给客户一定的保证收益,超额部分归证券公司。然而,尽管委托理财业务历史很长,但针对这一业务的政策规定及监管办法却从来没有正式出台过,基本上属于灰色业务,打政策的擦边球。大多数券商不顾行情好坏,一味吸纳资金维持资金链,甚至不惜许以高达10%及以上的年承诺收益率。在市场连续调整的情况下,这部分资金显然是无法盈利的。这就引发了一些严重后果。目前委托理财已经基本叫停,新的集合理财业务被划入创新业务领域,想要品尝这个蛋糕,要先具备试点创新业务券商资格才行。

  三是制度及经营风险。中国资本市场是一种爆炸性膨胀的市场,随市场一起爆炸的参与者必然养成了一种粗放经营、大举扩张、急功近利的经营制度和方式。风险控制从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红塔证券副总裁于忠荣表示,市场是到了不得不规范的时候了,国家再也不会为证券公司买单了,132家券商必然有一部分要以市场化的方式退出市场。许多小的证券公司经济业务不行,投行更不行,自营再做不好,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至于是否有40%的券商需要出局还不好说,这些都有监管层来决定。不过证券公司划分出三六九等却是个必然的趋势。现在证监会所做的就是清理历史遗留问题,把证券行业引向正确的发展道路上来。只有经营规范了,管理提高了,诚信制度重新建立,券商才谈得上发展,创新业务才能发挥作用。

  于忠荣预测,机制僵化及问题严重的券商将相继退出市场,优秀人才向优秀券商流动;券商进行专业化经营,有侧重投行的,有侧重自营投资的,还有侧重经济业务的。而目前正是变革期,对于问题券商的处置,现在都不明确。券商之间的整合也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既然要有那么多证券公司退出市场,破产决不可能是唯一的手段。届时政策允许的话除了国内券商的整合外,也不排除有外资的介入,高盛等外资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证券市场对国外机构的吸引力。

  可以肯定的是,监管部门既鼓励优质券商创新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同时对问题券商下手整治。这是证监会对这一问题前所未有的重视和积极地解决这一问题。

  据业内人士透露,20日之后,具体情况将会陆续出台。

  作者:程楠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即将打响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孙楠2004上海演唱会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姚明首部自传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