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从易货贸易、现汇贸易
并存转向现汇贸易
20世纪50年代,新生的中国在饱受战乱之后,又面临着西方大国的经济封锁,内外交困,外汇紧缺,只能以易货贸易的方式发展彼此的经贸关系。我国在建国后也通过双边贸易
支付协定积极开展与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经互会各国的贸易,取得了战后建设必须的生产资料。这一时期,中国的易货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其中对前苏联和东欧的出口占到了总出口额的76.2%。1978年以前,我国的贸易方式比较简单,同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和一些缺乏现汇支付能力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进出口贸易,曾主要采取政府间签订协定、进行记账结算的易货贸易方式,同西方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进出口贸易,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现汇贸易方式。从70年代起,我国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易货贸易大部分改为现汇贸易。
采用易货贸易可以节约外汇,解决我国当时外汇紧缺的难题。20世纪50、60年代,我国贸易的主要对象是前苏联、东欧地区,由于双方都缺少外汇,各自的货币又都没有国际支付能力,易货贸易就很自然地成为双方发展经贸关系的桥梁。易货贸易的显著特点是进出结合,贸易平衡,有利于以进带出。另外,易货贸易的商品组合通常是软硬搭配,买卖双方既可购进自己需要的商品,又可带动本国滞销的商品。
多种贸易方式风生水起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贸易方式不断增多。除原有的贸易方式外,我国采用了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和进料加工等灵活多样的贸易方式,寄售、代销、包销、独家代理、租赁、拍卖、招标、投标以及期货贸易等多种贸易方式在具体业务也有所采用,在技术进出口中还采取了提供技术许可、顾问咨询、技术服务、合作生产等多种方式。1979年以来,我国又同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展了对销贸易。20世纪80年代后,边境贸易也得到广泛开展。90年代,随着我国企业的发展壮大,一些企业开始运用其成熟技术、设备和原材料到发展中国家开展境外加工贸易。
1978年后,中国外贸形势有了很大转机,各个国有外贸公司逐步采取了比较灵活的贸易方式,补偿贸易在我国得到发展。补偿贸易就是一方在信贷的基础上进口技术或设备,然后以回销产品或劳务的所得分期偿还进口技术或设备的价款本息。大型补偿贸易往往由政府牵头,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建设国家重点项目,发展比较迅速。而中小型补偿贸易则由于资金、人力、管理、政策等一系列原因发展较为缓慢。为了鼓励中小型补偿贸易,1979年国务院颁布了《开展对外加工装配和中小型补偿贸易办法》,《办法》实施后成效显著。由于历史原因,民间的补偿贸易最初是在广东、福建沿海地区展开,该地区工资低廉,又地处侨乡,容易吸引外资流入。近年来,由于我国出口贸易发展较快,外汇储备增长迅速,利用外资的方式较多,补偿贸易的份额有所下降。
在各种新型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的发展最为突出。1998年,加工贸易出口占当年全国出口总额的56.9%。目前,加工贸易已占我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超过了一般贸易的发展规模。以改革开放初期的“三来一补”为起点,经过20多年的发展壮大,我国加工贸易已占进出口贸易的半壁江山,成为改革开放和外向型经济的一大亮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多年来,我国加工贸易经历了积极探索与鼓励发展、逐步规范与快速发展、加强管理和促进发展三个阶段,加工贸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6.66亿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3021.7亿美元,增长了180多倍,加工贸易出口在外贸出口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9.2%提高到2002年的55.3%。据海关统计,今年1至7月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2893.45亿美元,同比增长38.7%,占同期进出口总额的46.4%;其中,加工贸易出口1697.71亿美元,同比增长36.7%,占同期出口总额的54.9%;加工贸易进口1195.74亿美元,同比增长41.5%,占同期进口总额的38.1%。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加工贸易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2年加工贸易出口1799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577亿美元,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6%和4.7%。加工贸易促进了我国利用外资工作。2002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占全国加工贸易的74.8%,加工贸易始终是外商在华投资企业进出口的主要形式,外商投资扩大与加工贸易规模扩大显示出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的局面。加工贸易加快了我国成为世界贸易大国的步伐。200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6208亿美元,成为世界第5大贸易国,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和出口分别比1981年增长了121倍和164倍,远远高于同期一般贸易的增长幅度,特别是加工贸易出口在外贸出口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9.2%提高到2002年的55.3%,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大大加快了我国成为世界贸易大国的步伐。加工贸易使我国保持了国际收支平衡,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外汇。从1989年起,我国加工贸易开始实现顺差,按简单计算,截至2002年底加工贸易已累计实现贸易顺差超过了3000亿美元。加工贸易为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发挥了独特作用。加工贸易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和优化升级。近年来在传统加工贸易产业继续发展的同时,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加工贸易产业迅猛发展,带来了大量新产品、新技术,形成了新的产业,促进了我国新兴制造业的发展。而深加工结转业务的不断扩大,加工链条的不断延伸,促使产品配套生产与供应能力不断增强,产业聚集效应效果明显,加工贸易的技术与管理的辐射和扩散作用带动了国内相关企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
电子商务贸易方式日益兴起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采用国际互联网开展进出口贸易即电子商务方式日益兴起。从1996年开始,我国开始建设运营自己的电子商务,组建了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在网上开辟了“中国商品交易市场”、“中国技术商品交易市场”等,正在逐步推广电子商务这一新的贸易方式。
1996年2月,原外经贸部成立了国际贸易EDI中心,即现在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借助于中国电信公用网,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实现了与联合国全球贸易网等国际商务网络的联结,并在全国33个城市开通了节点。这种先进、高效的贸易方式很快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外贸企业的加入。电子商务是一种新的贸易方式,其最大的特点是效率高、成本低,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因此深受企业的欢迎,发展非常快,正在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我国的电子商务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近十年来,随着政府部门大力推动和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迅速提高,电子商务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应用的环境也越来越好。研究资料表明,2002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比2001年增长66%。
商务部高度重视并一直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应用。早在1996年9月,第80届广交会上,就举办了首届“在线广交会”。在去年4月份举办的93届广交会上,三大交易会网站(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网站、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主办的在线广交会网站和中国机电商会主办的中国机电贸易网站)的点击数达5900万次,比上届增长近50%,网上成交额达3亿美元。1998年,原外经贸部纺织品配额开始进行网上招标;1999年实现了全国加工贸易联网审批管理;2002年,开始推行进出口许可证企业网上申请。此外,进出口贸易统计、网上洽谈采购、物流配送等业务已经或正在逐步实现网络化,这都是电子商务应用最为直接的体现。
我国外贸行业信息化建设也取得很大成效。1996年7月,原外经贸部成立了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决策、审定外经贸信息化工作总体规划、方针政策、发展战略、技术标准,协调解决信息化工作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并连续3年把加快外经贸信息化工作列为全国外经贸重点工作之一。国家外经贸专用网工程建设和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1998年2月,国家正式批准外经贸专用网作为国家重点工程立项。同年10月,该工程正式被我国政府列为“国际电子商务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经国务院批准,信息产业部于2000年1月正式下文,批准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成为中国计算机网络国际联网的互联单位,负责组建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1998年3月,原外经贸部率先在国际互联网上创建了外经贸部政府网站,并建立了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在线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等知名站点,及时向世界各国全面介绍我国外经贸政策法规、著名企业和产品,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成为连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与世界贸易的重要信息纽带和桥梁。
外经贸信息化发展“十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适应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电子商务将成为主要贸易方式的世界潮流,鼓励、推动各类从事外经贸业务的企业上网开展国际电子商务,实现我国对外贸易方式的重大转变,以信息化保障和促进外经贸“十五”计划总体目标的实现。2010年外经贸信息化展望中提出,电子商务要成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方式;电子政务在各级外经贸政府主管部门普遍推广运用,成为重要的管理与服务方式;外经贸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外经贸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大大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建设与国民经济和外经贸发展相适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