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Made in Shanghai”重塑品牌商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5日 01:50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本报记者 魏梦杰

  “十一”长假,在上海南京路的一些服饰店引起了不少行人和游客的注意。它们别具特色的地方,不是新潮的店面装饰,也不是奇异的衣服款式。而是店主人向顾客作出的承诺,自己店内所出售的商品都是上海制造,并在自己的每件衣服上加上了“MadeinShanghai”的标签。

  上海品牌走俏

  不久前,记者来到了一家位于南京路上的以出售“MadeinShanghai”商品为主的商店。店主人告诉记者,从今年7月起,店内所有的商品都被标上了“MadeinShanghai”的标签。几个月来,这小小的一个标签竟然把店里的销售额拉上了好几成。

  从店面的装饰来看,店主是一个很重视老上海情节的人,上海的旧报纸和泛黄的王家卫电影照片再加上颇具情调的灯光,让整个店面充满了老上海的味道。店主告诉记者,“来这里消费的顾客以外国人和外地游客为主。随着上海文化的对外传播,不少人对于老上海抱有好奇心理和浓厚的兴趣。我们把店里的衣服加上‘MadeinShanghai’的标签正是为了迎合这一类的消费心理。”

  来自台北的陈太太是记者在店里采访时遇到的顾客。她告诉记者,她喜欢上海是由于张爱玲的小说和王家卫的电影。“30年代的老上海”、“十里洋场”、“东方夜巴黎”这些名词有着无穷的魅力。现今最为欧美承认的东方大都市,原先漂浮着奢华写意和东方洋派的老上海,这二者的结合,便使得“Shanghai”这个名词,被赋予了进步发达与妩媚繁华并存的含义。陈太太正是由于迷上了上海的万种风情,才迷上了“MadeinShanghai”。她告诉记者,回台北之后她也准备开一家只出售上海制造的商品的服饰店。她相信“Shanghai”是一个卖得出钱的品牌。

  世界关注上海

  穿着法国巴黎的豪华时装,戴着瑞士日内瓦的金表,踩着意大利米兰的名牌皮鞋,这往往是时尚界人士们最高的追求。产地往往被视为是最好的品牌,例如法国的巴黎。除了作为旅游和时尚消费的圣地,巴黎这个名字还往往作为点石成金的著名标志。不少的广告中都带有巴黎的著名标志,欲让其产品与巴黎共享其辉煌。

  世界上地名含金量最高的四大都市是巴黎、纽约、米兰和东京。这几个地名很大程度上是与时尚挂钩的。世界上大多数著名的时装节都来自这四座城市。巴黎的时装以其独有的冒险精神、丰富的创造力,领导着世界时装的潮流。纽约的时装趋于大众化、平民化,是将大众时装普及并发扬光大的工厂。米兰的时装多运用立体构成的原理进行剪裁,并以良好的做工作为保障。东京的时装则往往成为“文化的工具”,体现了日本及东方传统中的精华。现在,上海也开始步入这些著名的城市品牌之间。

  “上海”这个名字所蕴涵的商机,并不只是小小的“MadeinShanghai”能够概括的。世界500强的总裁们早对其有深刻的认识。越来越频繁的上海聚会和“得上海者得天下”的豪言壮语,无不体现出“上海”这块金字招牌的重大价值。

  经历两次变迁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化发展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郁鸿胜认为在建国后“MadeinShanghai”的品牌经历过两次巨大的变迁。郁鸿胜向记者讲述了这两次重大的变迁。在建国后计划经济条件下,上海作为国内重点发展的工业城市,工业技术、科技含量都领先于国内其他地区,在当时兴起过一段外省市争购上海货的潮流。那时的“MadeinShanghai”代表了国内最发达的制造技术。在改革开放后不久,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上海的名牌从全有的130几个下降为二、三十个。而现在,“MadeinShanghai”又重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这一次“Shanghai”作为品牌的出现,与上一次有着质的区别。“MadeinShanghai”所面对的不但是长三角、全国,还要面对全世界的品牌竞争。由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MadeinShanghai”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原本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MadeinShanghai”是指上海国有企业的品牌,是上海人制造的产品。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世界名牌企业落户上海,“MadeinShanghai”已经成为一种地域性的生产模式,即是在上海地区制造的产品,此时的上海已经被作为世界工厂,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在上海制造,然后在全球销售。

  郁鸿胜认为,现在的“Made in Shanghai”已经具有世界化的特质,其所有制的世界化,“MadeinShanghai”的主体已经不再局限为国有企业,而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其生产体制与世界接轨;其技术和市场同样具有广泛的世界性;此外,人才资源也不局限于上海一地,而是来自于全世界。“MadeinShanghai”的再次兴起,体现了上海国际地位的提高和世界对于上海的关注。

  《国际金融报》 (2004年10月15日 第十二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即将打响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孙楠2004上海演唱会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姚明首部自传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