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中新网10月13日电据《北京晨报》报道,中国国内学者此间指出,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挪威经济学家芬恩·基德兰德和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普雷斯科特所建立的经济模型,暂时并不适用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
国内学者介绍说,基德兰德、普雷斯科特建立的经济模型用数量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宏观的商业周期变化,但前提是相当平滑的市场经济社会。即使在西方,基德兰德-普雷斯科特
模型更多地是应用于学术研究,因为该模型并不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生活。
11日,诺贝尔奖官方网站公布了一份33页的报告,对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近30年的时间里,西方宏观经济学被凯恩斯主义所统治。该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如扩大政府开支、赤字预算和举债支出。
到上世纪70年代,由于长期奉行凯恩斯主义,西方国家陷入了通货膨胀与失业率高企而经济停滞的“滞胀”困境。美国学者罗伯特·卢卡斯指出了凯恩斯主义的缺陷,推动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并于199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卢卡斯的批评被广泛接受的同时,他呼吁学界建立一个新的取代凯恩斯主义的研究框架。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指出:今年的两名获奖者为该框架的构建“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诺贝尔奖官方网站的文件表明:上世纪90年代,新西兰、瑞典和英国等国的中央银行进行了改革,为近年来的低通货膨胀奠定了基础。这些改革正是植根于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的研究成果,甚至有关新欧洲中央银行的讨论也与二人的成果有关。
上世纪80年代以前,“长期经济增长”和“短期宏观经济波动”,一直当作两个现象分别进行研究。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成功将这两个领域融会贯通,为宏观的商业周期分析奠定了微观经济学基础。
两人阐明了政府过去制定经济政策时的误区:高通货膨胀率不太可能是非理性政策的结果,而是政策制定者不具备坚持某项货币政策的能力。
例如,政府向大众承诺,未来某一时点通货膨胀率会达到一定的水平,并且该目标得到了大众的认可。然而,当到了该时间点时,政府可能认为这种通货膨胀率已经不是最优的政策选择,此时政府倾向于对政策进行修改,这种修改将损伤政府的承诺性。结论是:建立对规则的信任比具体的规则本身更重要。(李若愚)
诺贝尔经济奖特点:
原创且经得起考验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由瑞典银行为了纪念建行300周年,在1968年设立的奖项。纵观该大奖30多年历史,我们大致可以梳理出两大特点:
首先,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非常严格,获奖者必须在经济科学领域完成一项具有原创性的杰出工作;第二,获奖成果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检验。也就是说,经济学家往往要等到自己的成果面世十多年后,才有可能获奖。比如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珂斯就是在做出成果60年后,才成功问鼎诺贝尔奖。(张旭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