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保荐人考试回归平静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3日 10:30 证券时报 | |||||||||
    中国证券业协会日前下发通知,第二次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将于11月28日举行,考试的报名工作已于今天正式开始。与第一次保荐人考试开始前的热烈场面不同,市场各方对于第二次考试的态度显得更加冷静一些。各方态度冷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投行从业人员来说,通过考试实现“一步登天”的难度很大,前面有“最近一年内至少担任过一个境内外已完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项目的项目主办人”的硬性限制;券商方面,没有了保荐机构资格的压力,对考试的重视程度自然要打些折扣,尤其是保荐人资源丰富的大
    新增不会很多     根据证券业协会的通知精神,所有的投行从业人员都可以报名参加第二次保荐人胜任能力考试,很多投行从业人员都非常重视保荐人考试,“即便是当不上保荐代表人,也可以趁机梳理一下业务知识。”有投行人士如此看待参加考试的动机。据业内人士估计,这次考试的报名人数将会远远超过上次。有些券商的非投行业务部门的员工也在积极联系,希望能够有机会参加考试,是否让这些员工报名,证券公司也在犹豫。     虽然参加考试的人数可能非常庞大,但真正通过二次考试成功注册保荐人的数量可能非常有限。根据证监会的规定,注册成保荐代表人除了要通过胜任能力考试之外,还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即三年投行从业经验和最近一年内至少担任过一个境内外已完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项目的项目主办人。     根据中国证监会网站的统计数据,2003年全年的A股发行家数是82家,今年截至8月份的A股发行家数是104家(这两个数据都包括增发的股票)。业内人士估计,按照正常的发行节奏,每年产生的境内外IPO项目主办人在100人左右,所以二次保荐人考试成绩合格者在一年的成绩有效期内注册成功的人数不会超过这个数量。华夏证券投行三部总经理陈友新分析说,现有的投行通道限制情况比较严重,保荐人的资源优势正在弱化,有相当部分的保荐代表人将会因为两年内签不上字而被淘汰,据估计,现有600多人的保荐人队伍每年进出的数量可以基本达到平衡,总量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首次保荐人考试之后,多数投行人员认为题目偏难。对于二次考试的题目设置,业内有声音认为可能会降低难度,据知情人士透露,首次保荐人考试,总分在120分以上的数量不是很多,这似乎可以作为降低题目难度的一个理由。     中小券商相对积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急于扩大投行话语权但又受制于资源匮乏的中小券商对于二次考试的态度更加积极一些。     江南证券融资业务部总经理王承军介绍说:“我们公司现在的情况是项目很多,但保荐人数量却偏少。一方面是因为外部引进保荐人的难度很大,成本也相对较高,另一方面保荐人的引进工作还受制于通道的存在,只要通道不取消,再多的保荐人也无法突破通道的上限。在这种情况下,利用自己的项目优势,自主培养保荐代表人是个不错的选择。”他透露说,公司非常重视二次保荐人考试的准备工作,并且有对投行人员集中封闭训练的打算。     与小券商的积极态度相比,保荐资格无忧和保荐人资源充裕的大券商则显得有些“慵懒”,上海某知名券商的投行部老总认为,没有必要为一次资格考试兴师动众,公司的投行业务有长远的发展计划,这次考试虽然也会认真对待,但不会出现打攻坚战的情况。     对于首次保荐人考试后出现的“混乱”局面,券商这次有所准备。有券商表示准备同员工签订相关的协议,希望能够杜绝可能出现的漫天要价现象,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相对于保荐代表人流动来说,考试通过者的流动所受到的限制比较少,对此券商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60分的意义     这次考试与上次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明确了60分的合格线,投行人士认为这一改变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一方面,分数线的划定明确了保荐人考试作为一种资格考试的定位,有助于从业人员以理性的态度来对待考试。另一方面,这种制度安排使考试作为遴选保荐人的标准之一显得更加公平一些,虽然考试比较重要,但从业人员的竞争重点已经不在考试上了,因为别人分数高低并不能决定自己通过与否。     王承军认为,新的制度安排对于那些因为客观原因而被挡在首批保荐人队伍之外的投行人员是个利好。这些客观原因包括忙于项目而没有时间准备和重视程度不够而忽视了考试准备等等。这些人当中往往有一些具备丰富从业经验和项目储备的“老投行”,通过考试把他们排除在保荐人之外显然是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