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10大新地标出炉终结地标之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3日 09:16 中国经济时报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本报记者 王小霞

  在北京,关于地标建筑的争论从未停止过。你也地标,我也地标,到底谁是真正的城市地标?“2004中国10大新地标建筑综合体”的出炉,为业界一直无休无止的地标之争似乎画上了终结符号。

  10大新地标建筑新鲜出炉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三家研究机构共同组建的“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对2003年以来的建成或在建的建筑综合体进行了系统性研究,从全国100多个新建筑综合体中评选出“2004中国10大新地标建筑综合体”。9月25日,该研究组公布了通过分析量化后“2004中国10大新地标建筑综合体”的名单:北京金融街中心广场、南京国际广场、重庆财富中心、武汉新世界国贸大厦、沈阳五里河城、杭州西湖文化广场、上海香港新世界大厦、北京兰华国际大厦、北京佳程广场、宁波外滩花园等十个项目被评为“中国十大新地标建筑综合体”。北京共有北京佳程广场、北京金融街中心广场和北京兰华国际大厦三个项目获得该项殊荣。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的郑思齐博士介绍新建筑综合体的三层含义:所谓新是指2003年以后建成或在建的(2008年以前可全部完成)建筑项目;综合体则是具备多种功能或业态的总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建筑;而地标是具有双重(显性、隐性)标识意义的建筑物。据“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名为“2004年中国10大新地标建筑综合体”的研究旨在彰显杰出的建筑作品、推动中国建筑文化的进步,反映当前中国各大、中城市新地标建筑综合体的整体状况和发展水平。

  新地标具有

  视觉和象征双重意义

  中国指数研究院相关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对10大新地标建筑综合体的研究表明,地标建筑综合体的“标识性”具有视觉价值和象征价值的双重意义。显性标识通过可视的表象如形状、颜色、规模和周边地形等直接表现出来。南京国际广场拥有8000平方米室外弧形;武汉新世界国贸拥有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深蓝色的全玻璃幕墙;上海香港新世界大厦拥有玻璃幕墙的计算机环彩霓虹系统;重庆财富中心具有75万平方米超大规模;浙江环球中心的渐收与发散几何体结构,都显示了地标建筑的视觉价值。

  隐性标识则通过不可视的象征意义,如对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作用表现出来。北京兰华国际大厦主楼、配楼和桥之间营造的虚空间,与特殊的彩釉图案照明设计强调了发展的“连接”感和“延续”感。北京佳程广场以“掌开而合”的形体语言,表达开明的态度和对世界的拥抱;沈阳五里河城作为沈阳“中央智力区”的中枢,将形成对东北经济的强力辐射;北京金融中心广场独具魅力的生态化商务环境;宁波外滩花园融合传统与现代建筑艺术精粹,结合城市文脉与项目自身特征,“以人为本”和“以质为本”的贯彻将对地区建筑、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

  有关专家指出,北京入选的三个建筑综合体的地标性特色非常突出。以佳程广场为例,通过科学的量化指标进行考核后,结合专家意见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评价,该项目已经具备了地标性建筑产品的条件。该项目紧邻东北三环,坐落燕莎商圈,毗邻的三元桥东承空港经济圈和机场高速路,西接东直门交通枢纽国华广场,北靠丽都商圈和亚奥,南临CBD,处于这几个已经形成独特区域优势板块的交汇处,同时又最大限度的吸收了燕莎的涉外气息、CBD的商务氛围、三元桥国门经济的影响、第三使馆区的落成以及机场沿线交通便捷的扩张辐射力,使之具有区域突起的天然潜力,同时项目双塔凌云耸立,双塔楼高103.8米,地上25层,地下3层,以“掌开而合”的形态,建筑外观呈现出一种大气和荣贵的气质,形成了高档写字楼豪华、舒适、安全、便捷的特点,目前已经成为该区域的代表性作品。尤其是佳程广场沿东三环一侧辟出独有的约7200平方米的大型写字楼广场,在目前北京的写字楼项目中,这样大型的广场独一无二。

  同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奥运经济的逐渐深入,奥运经济的发展必将带动北京北部区域的地产项目的发展,涉外企业和具有国外背景的人士以及企业将逐步追逐这种经济效应,尤其是毗邻使馆区域和机场高速路的地段将逐渐成长为黄金地段,在此背景下,燕莎国际区将逐步成为北京的另一个新的中心,而佳程广场所具备的这些优势将更加明显,届时将会出现一种南北相互对应的商务中心,“南国贸,北佳程”的格局将产生。而目前该项目被评为“2004中国10大新地标建筑综合体”,进一步证明了这种新的格局的形成。

  地标不仅

  是建筑更是历史文脉

  有分析表明,地标建筑与普通建筑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地标应该作为城市中的建筑主角。除了外形具有创新性外,在功能上应该具有超前性和包容性。地标建筑承载的不仅是其建筑本身的文化内涵,还包括城市的历史文脉。无论是单体建筑还是建筑群落都可以成为地标性建筑。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总顾问寿震华先生指出,地标建筑对区域建设的带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从原来只有上海华联一家可称得上是地标建筑,发展到今天这么多家新地标建筑,建筑的整体融合逐渐取代了原来的简单拼凑,跟进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是所在区域的商业活动非常方便,从而整个商业中心也开始发展起来。地标建筑的多功能性决定了它发展的方向,同时也为自身的运营做了较好的前期准备。

  “建筑是城市发展的空间表现和城市功能的具体体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筑成为集酒店、办公、商业等业态为一体的综合体。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聚集和利用资源。”英国阿特金斯国际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刘嘉峰先生认为,建筑的综合性提出全方位的配套需求,使各种设施能够就近布局,在有效利用土地和市政资源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成本,使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得到提高。

  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企业研究所亓长东博士认为,二十世纪大规模的工业化,导致了城市千篇一律的建筑结构,而地标建筑综合体的“标识性”具有视觉价值和象征价值的双重作用,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张扬个性、使所在城市的居民产生归属感具有重要意义。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即将打响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孙楠2004上海演唱会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姚明首部自传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