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2003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业务概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2日 16:33 商务部网站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2003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对于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业务来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美伊战火和“非典”肆虐不同程度地干扰了经营公司业务的正常开展。尽管如此,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业务仍在这一年中继续保持总体上升趋势。据商务部统计,2003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33.09亿美元,同比增长7.7%;新签合同额30.87亿美元,同比增长12.2%;派出各类劳务人数21万人,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年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总数达52.5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3.5万人。

  重点国别市场分析

  2003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主要市场与往年相近,仍然集中于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以色列等中东国家。尽管业务量变化不大,这些传统市场却由于新因素的注入而值得分外关注。

  新加坡:关键词———建筑市场重开

  新加坡是中国最大的海外劳务市场之一,目前有近十万名中国劳务人员在新务工,主要从事建筑业、电子加工和制造业。由于新加坡建筑市场不景气、中新劳务合作市场经营秩序混乱、劳务纠纷频繁等原因,新加坡政府于2001年3月起暂停引进中国建筑劳务。我国在新加坡的劳务合作营业额和合同额因此受到很大影响,使得新加坡第一大劳务市场的地位不保。经我方对外交涉、对内整顿,2003年7月1日起,新加坡开始有条件开放对我建筑劳务市场,恢复受理在新注册级别为B2级以上的引进中国建筑劳务的建筑企业申请。为规范和保护这一失而复得的市场,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制定颁布了《对新加坡建筑劳务合作业务协调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行业规范,核定了28家有权开展对新建筑劳务合作业务的经营公司。确定了经营公司行业收费指导标准,设立了中国承包劳务企业新加坡协会,明确了对经营公司实行动态管理的原则。这一系列举措将有助于新加坡建筑劳务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也会促进新政府早日考虑全面重开该市场。2003年下半年,获得对新建筑劳务经营资格的派遣公司处于跟踪项目和积极准备阶段,重返新加坡市场指日可待。

  日本:关键词———抗风险能力

  日本也是我国传统的海外劳务市场,近年来有超越新加坡跃居首位之势。在日本的中国研修生从事的行业较广,包括机械制造、纺织加工、IT业以及食品和水产加工业,其中又以后两类工人居多。据承包商会中日研修生协力机构统计,近几年我国输日研修生人数稳定在年均2-3万人,2003年也不例外。年初国内“非典”疫情的爆发给正常的合同签订和履行带来影响,但经营公司采取适当延长用工合同和积极开展招工、培训工作等方法减少了营业损失。近来,日本政府加强了对研修生输入企业的审查和管理,一些企业因违反“不得安排研修生加班”等有关研修生政策而受到处罚。此举秧及我国在日研修生,数百人被遣返,这对我国经营公司的业务造成一定冲击,同时,暴露出我国公司在签订派遣合同中规避风险意识缺乏的弱点。为此,承包商会与日本有关部门积极协商,争取妥善解决该事件,终于使得不少研修生免于遭遣而在当地更换了类似工作。承包商会正就研修政策问题加强与日本研修生管理机构的沟通,力争保护在日研修生和派遣企业的利益。同时,帮助企业开拓业务渠道,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韩国:关键词———雇佣许可制

  我国外派韩国的研修生业务集中在产业、渔业和建筑三个领域,业务量在诸多市场中名列前茅。据承包商会对韩研修生业务协调小组统计,2003年度,成员公司对韩研修生业务对外签订合同额1.1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9000万美元,派出研修生7500余人。与往年相比,成员企业该年度的整体业务量有所下滑。这一定程度上是“非典”疫情和韩国调整外劳政策、控制研修生引进规模等因素所致。据了解,韩国正着手对其外籍劳动力引进体制进行改革,现行的研修制度将经历重大调整和改革,并最终让位于雇用许可制。这可能对我研修生队伍的稳定性和派遣企业的未来业务带来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承包商会在维护市场经营秩序、推动行业自律、积极开拓“对韩农业研修生合作项目”等合作新领域的同时,正加强对外业务磋商,推进建立雇用许可制下的中韩合作机制,帮助企业实现两种体制过渡下业务的平稳开展。

  以色列:关键词———困境中求发展

  以色列经济发达,劳动力短缺,对建筑、农业及家庭护理等行业的外籍劳务的需求比较稳定。但近来外国劳务人数逐渐缩小,主要是由于以政府实施了鼓励雇佣本国工人、限制外籍劳务政策。2002年10月,以政府下令停止引进新的外籍劳务,至今无解禁的迹象。目前只有外籍家政劳务未在禁止之列。同时,以政府自2003年7月起向以色列雇主征收8%外籍工人雇佣税,并计划向外籍劳务加征15%的所得税,这大大提高了雇佣外籍劳务成本。2003年中以劳务合作遇到了重重困难,据我驻以使馆经商处统计,截至2003年末,我在以劳务人数5768人,同比减少3870人;全年完成营业额约6215万美元,比上年减少3899万美元。面对美伊战争、非典疫情和以政府限制外籍劳务政策的三重冲击,我经营公司积极应对,在困境中求发展,特别是在强化内部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为减轻劳务人员负担,保障公司合法收入,保证我输以劳务业务健康发展,承包商会专门召开了以色列劳务合作工作会议,并且同以色列建筑商协会签订了合作协议,努力推动以早日重新开放劳务市场。

  约旦:关键词———规范即是保护

  约旦是我在中东地区开发的新兴劳务合作市场。1999年以来,中约劳务合作业务发展较快,截至2003年8月底我在约劳务人员近7000人,90%以上是服装、成衣加工业的熟练工人。我外派约旦劳务占当地外籍制衣工人的75%,中国工人技术好,效率高,受到当地及外商投资企业的欢迎。随着外派约旦劳务的增多,我经营公司暴露出恶意竞争、压低工资、重外派轻管理等问题,市场秩序出现混乱的迹象。为保护这一新兴市场,承包商会对有关经营公司的经营状况、外派规模、境外管理、服务费的收取等有关情况进行了普查,成立了“对约旦劳务合作业务协调小组”,制订了《对约旦劳务合作业务协调管理暂行办法》及《外派约旦劳务合作合同主要条款》,借此对开展对约劳务合作业务的经营公司实行动态管理,规范经营公司签约行为,保护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增强行业自律互律意识。

  重点行业分析

  从行业分布看,从事制造业、建筑业、农林牧渔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劳务占据总外派人数的80%以上,其中后两类劳务又以渔工和海员为主。

  建筑与制造业:关键词———依然主力军

  建筑与制造业劳务一直是我外派劳务队伍的主力军,占总派出人数的60%左右,2003年,建筑劳务的比例有所上升,超过了总派出人数的1/5。我国纺织、制衣工人主要派往毛里求斯、约旦和塞班,建筑劳务集中的市场是以色列和新加坡,这两类工人在日本和韩国也为数不少。我国制造业和建筑业工人因低廉的工资和良好的工艺水平而受到国外雇主的青睐。90年代以来,我国同塞班和毛里求斯的劳务合作业务得到很大发展,2003年底,毛里求斯2万名外籍劳工中,有一半来自中国,在塞班务工的中国劳工也有1.2万人。纺织制衣业和建筑业均属劳动密集型行业,也最易受到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我国劳工在外的收入由于当地经济萧条和派出公司压价竞争的原因而不断下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派出劳务队伍的稳定性。

  渔工:关键词———权益保障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外派渔工经营公司已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众多渔业组织和渔轮公司建立起了长期合作关系。渔工服务作业区域遍及亚洲、非洲、美洲等各大捕鱼海域,外派渔工素质逐步提高。在2002年初我全面暂停对台渔工劳务业务后,经营公司积极开拓东南亚、非洲、南美市场。这几年中,我向韩国、日本、新加坡、非洲和南美有关国家外派的渔工人数有了很大的增长。据承包商会外派渔工协调机构统计,从2000年至2003年,我外派渔工总数近10万人次,完成营业额近3亿美元,其中,外派渔工到韩、日两国有近万人次,4100万美元营业额;非洲和南美洲分别为:1.1万人次、4000万美元和7000人次、2600万美元。为推动重新开放对台渔工劳务合作业务,承包商会一方面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经营秩序,另一方面与台湾渔业界进行了广泛接触,通过举行各种磋商会议的形式,加快商谈建立对口机制的事宜。2003年9月专门召开了“两岸渔工劳务合作研讨会”,交换双方意见,呼吁台方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大陆渔工的合法权益。外派渔工协调机构正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办法,研究合同标准,制定派出渔工劳务的程序,按照政府部门的战略部署和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对台渔工劳务合作的重新开放工作。

  海员:关键词———素质、体制、竞争力

  我国派出的交通运输业劳务以海员为主,年外派海员数占派出总数的9%左右。据统计,中国目前持证的远洋高级海员约3万多人。自2000年以来,我国外派海员业务年均签订合同额为3.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4亿美元,年均外派海员3.3万人次。各经营公司采取多种形式,继续巩固东南亚市场,加大开拓欧美市场力度;努力提高培训水平,帮助船员了解国际公约和法规、学习最新技术、提高整体素质;应用ISO9002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开展经营公司的质量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当前,中国已被国际海事组织列入“白名单”,中国的海员素质及培训发证体系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外船东的认可。但是,多年来影响海员业务发展的外派结构不完善、市场竞争秩序不规范、船员整体素质不尽人意的问题在2003年中已然存在。因此,我们仍须进一步规范外派海员业务经营秩序,建立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培训体制,提高外派船员竞争力。同时,建立和扩大成员公司之间及与国外相关组织的联系,促进合作,谋求共赢。

  发挥商会作用促进行业发展

  针对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各个行业、市场的状况和会员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承包商会力争在2004年做好推动行业自律与引导市场开拓的主要工作,促进我国对外劳务事业的健康发展。

  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行业自律机制。做好对台渔工市场的重新开放及其协调工作,对韩农业研修生、韩国劳务的协调工作,《中马政府关于雇用中国劳务人员合作谅解备忘录》的执行及对马来西亚劳务合作业务的协调工作,完善对新加坡、日本、毛里求斯等传统市场的动态管理。切实发挥各分支机构和协调小组的作用,加快在日本、韩国、毛里求斯等主要劳务合作市场设立境外机构的工作,形成承包商会的一线协调和服务,组建蒙古、马来西亚等市场的劳务协调小组,规范新兴劳务市场。

  积极引导企业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对外劳务合作的新行业、新市场。通过国内主流媒体、商会地方联络处和外派劳务基地,加强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的正面宣传,树立行业的良好形象,推动政府与我开展对外劳务合作的主要国家签订政府间协议,为劳务合作业务创造良好背景。

  组团考察中东、印度、非洲和东欧工程市场,考察新加坡、日本、韩国、约旦、纳米比亚、台湾渔工、欧洲海员等劳务市场,寻求业务合作机会。

  加强对韩农业研修生及雇佣许可制度下中韩劳务合作业务渠道的对外磋商。进一步分析研究,引导企业开拓中东、欧美医护市场。承包商会综合部 张湘

  (信息来源:驻新加坡经商参处子站)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即将打响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孙楠2004上海演唱会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姚明首部自传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