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政府各种收费明年将更多纳入国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2日 00:24 财经时报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尽管距2004财政年度结束还有一个季度,但财政部官员表示,“今年中央财政预算收入出现较大超收已成定局”;至于超收收入的具体数额,要到财政年度终了才能最终确定,但今年“数额可能会很大”。通常,当谈及财政超收问题,财政部官员常常出言保守且谨慎。但对于《财经时报》的提问,上述回答显然态度乐观并且肯定。2003年中央财政收入增长14.9%,比预算超收1383.93亿元(含新增出口退税838.59亿元);今年上半年,中央财政收入增长32.9%,而年初中央财政预计全年的预算收入增长仅为7%。“超收收入”将如何
安排?这位官员表示“目前正在研究”。按照《预算法》的规定,超收收入主要用于削减赤字和追加支出。但近年来,超收收入全部用于追加支出,主要用在一些安排预算资金不足的支出项目。比如2003年,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完成预算的375.9%,达到144.4亿元,主要是执行中用超收收入补充全国社保基金。财政部官员表示,目前还没有削减赤字的计划;但关于追加预算支出问题,要考虑宏观调控的目标。“财政支出不能和宏观调控逆调节”。按经济学原理,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迹象明显时,财政需要紧缩支出。财政部国库司官员介绍,按惯例,增加财政支出,一般要到11月才做出安排,并主要在12月支付。专家认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如果财政支出增加较快,对宏观经济尤其是物价的影响不可忽视,也不利于货币市场稳定和中央银行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中央财政资金存在中央银行账户上,如果中央银行没有将其运用于再贷款或公开市场操作,会相应减少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促使货币市场利率提高,对国民经济产生紧缩效应。如果财政追加预算支出,在一个月内国库存款余额减少,出现几千亿元的变动,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会随之增加,这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非常不利,将增加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难度。财政超收收入过大,也引起了全国人大的关注。按现有法律,超收收入的安排使用,不需要人大常委会的审查和批准,政府只需向其报告即可,也就是政府对超收收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据来自全国人大的消息,正在修订的《预算法》中,将有望对政府的这一“自由裁量权”做出限制,即追加支出必须要经过人大的审查批准。超收除了用于削减赤字和追加支出,还有一种可能,是将其转入下一年度预算。如果结转下一财政年度支出,今年的这笔财政超收就必将经过人大的审查和批准。继续“做大蛋糕”虽然2004年财政收入增长幅度非常大,以致财政部面临“花钱的难题”,但2005年的财政预算将继续“做大财政收入蛋糕”。财政部副部长肖捷表示,这也是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工作的重点。目前,中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从1994年实行分税制时的11.2%上升到2003年的18.6%。财政部预算司巡视员王卫星认为,中央政府承担着宏观调控、缩小地区差异、保持经济增长与稳定、化解公共风险的职能,所以需要有一个强大的中央财政作后盾。财政部长金人庆提出,要将“做大经济和财政收入蛋糕”作为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并以此为基础推进“三项改革”,即:税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和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四项制度”,即: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公共卫生制度。显然,“三项改革”和“四项制度”涉及到利益调整、权力约束和财政支出增长的压力,只有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收入机制,做大财政收入“蛋糕“,才能化解改革中出现的矛盾。按照财政部的计划,在本届政府任期内,争取财政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0%以上,年均增长2000亿元以上。依靠非税收入近几年,中国财政收入的增长,主要是通过完善税制、加强征管、清理税收优惠等手段达到的,加强征管从而增加收入的潜力正在逐步缩小。因此,2005年的财政预算收入增长途径,势必做出较大的调整。肖捷表示,除了继续加强征管,将“通过挖掘政府非税收入潜力,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快速增长”;将逐步用非税收入概念取代预算外资金,深化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非税收入是指政府在税收、债务收入以外取得的财政资金,是政府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彩票公益金、罚没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以及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财政部要求,对于非税收入,有条件纳入预算管理的要全额缴入国库,对继续保留的要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要取消各级政府越权设立的收费项目和基金,一些具有经营性质的非税收入要转为经营性收入,依法纳税;将政府非税收入分步纳入财政预算,通过编制综合财政预算,统筹安排政府税收与非税收入;对政府性基金实行规范的预算管理,将逐步改变其专款专用的封闭式管理方式,将其收支全部纳入部门预算,进行统筹管理。消除结余资金 从编制预算入手国家审计署在审计2003年中央预算执行情况时,已经指出存在中央部门结余资金问题;全国人大也一再要求提高财政收支预算的准确性

  “中央部门结余资金数额过大,已经成了当前预算管理的突出问题。”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表示,为减少部门预算资金结余,“要切实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预算编制不准确,在收入环节造成大量超收,在支出环节则表现为大量预算结余资金。国家审计署在审计2003年中央预算执行情况时,已经指出存在中央部门结余资金问题;全国人大也一再要求提高财政收支预算的准确性。对于财政预算收支预测准确性不高的原因,肖捷分析认为,主观原因是不敢预测得太满,客观原因是影响收支的因素太多,很难做出分析和判断。目前,要随时跟踪和关注经济和财政运行的变化,不断对预测结果做出修正。为解决结余资金问题,财政部在2005年部门预算编制表格中,增加了财政结余资金情况表,以反映部门历年结余资金、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结余情况。截至2002年底,结余资金主要是未完工项目支出结余,中央部门项目支出结余占累计结余资金总额的80%以上。财政部要求,2005年财政预算支出中,对于未完工项目所需资金,首先要用该项目结余资金抵顶,仍有不足部分,预算另行安排;不能一方面要求增加项目预算,而另一方面项目却有大量的结余资金。对于新增项目支出需求,也首先使用已完工的净结余资金安排。据财政部统计,结余资金主要体现在基建、教育、科学等横向分派资金支出中。这类资金的一个特点,是其支出都存在着主管部门的“二次分派”,导致这些资金在下达时间上比其他财政资金迟缓,从而产生资金结余。财政部要求,有预算分派权的部门,应按照编制部门预算的要求,严格执行国务院规定的年初预算下达比例,按照财政部统一规定的预算编报时间,将所管理的预算指标,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和使用单位,确保预算及时下达,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为使中央部门预算编制准确完整,在总的预算周期不变的情况下,财政部将尽量提前预算控制数的下达时间,相应延长编制时间。1999年以前,各中央部门编制预算一般从11月开始,预算编制的时间只有两个月;2000年提前到9月,2001年提前到7月,2004年部门预算编制时间提前到5月,编制时间已延长到8个月。此外,全国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去年提出,要求报送部门决算,今年又提出这一要求,财政部及各部门已经开始做准备工作,争取明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送部门决算。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的要求,审计署今年对国务院24个部门2003年度决算(草案)进行了审签。从审计情况看,存在部门决算编报不真实、不规范的问题,主要是少报收入和结余、虚列支出、漏汇少汇部分资金等,涉及金额40.54亿元。

  作者:王长勇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国青闯入亚青赛决赛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中国高官参加七国会议
海军音乐剧《赤道雨》
你最喜爱大学校徽评选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