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ST英教:“提款机”的厄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1日 11:02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本报记者 何晓晴

  “他们今年4月份就搬走了,早就不在这里上班了,而且这栋房子也不是他们的了。”国庆节前,当记者来到*ST英教(广东英豪科技教育投资股份有限公司,600672)同为公司注册地和办公地的广州市从化流溪温泉旅游度假区英豪宾馆时,一名酒店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记者同时看到,酒店门口已经没有了英豪宾馆的招牌,门外高高挂起了“欢迎客人入住滴翠山庄”的横幅。

  难道上市公司人间蒸发了?记者事后经过多方打探才了解到,原来上市公司已经搬到离宾馆不远的英豪学校里办公去了。但是,对*ST英教的投资者来说,如此重大的消息竟然都毫不知情,公司也没进行公告。那么,这家公司背后到底还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内幕呢?

  更名次数最多的上市公司

  话还得从广东英豪学校借壳上市开始说起。1998年6月,四川省国投与广东英豪学校控股子公司———从化英豪博大实业有限公司(从化博大)签订《关于转让四川广华化纤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国家股的协议》,将其所持有的四川广华国家股2202.49万股转让给从化博大。同年9月,江西华财实业投资公司又分别与从化博大和深圳英迈尔实业有限公司(英迈尔公司)签订《四川广华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合同》,将其所持有的四川广华法人股2000万股分别转让给从化博大900万股、英迈尔公司1100万股;江苏强新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从化博大签订《四川广华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合同》,将其所持四川广华法人股1000万股转让给从化博大。经过三次增持之后,从化博大如愿以偿成为第一大股东,英豪学校终于实现借壳上市。

  然而,英豪学校借壳之后也带来了*ST英教厄运的开始。伴随着公司每次更名,公司经营却是江河日下,日趋艰难。

  记者了解到,*ST英教应该算得上沪深两市更名次数最多的一家上市公司了。1998年12月,原四川广华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四川欧亚农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9月又更名为四川英豪科技教育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8月,又再次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公司名称也变更为广东英豪科技教育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4月30日,公司简称变为ST英教,2004年4月23日再次变为*ST英教。

  “教育储蓄金”负担沉重

  有关知情人士透露,作为一所民办学校,英豪学校在全国首创了“教育储蓄金”即保本不退息的办学模式,但正是这种模式为日后学校带来了沉重的债务包袱。

  据英豪学校中学校长周华明介绍,在英豪学校创办的前几年,当时银行存款利率没有下调的情况下,学校按每人30万元收取教育储蓄金,学校规模开始得以迅速扩大。当初学校在1993年创立时,只招了700多名小学生,等到五年后的1998年时,学校规模达到了最高峰,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生在内,当时的在册学生人数达到了2800人。

  周华明坦言,对学校来说,1998年是个“分水岭”。他称,“1998年之后,银行存款利率一再下调,教育储蓄金无法实施下去了,学校只好开始实施收费制。而当时定的学生交纳的学杂生活费用年标准分别为,高中5.5万元、初中5.3万元、小学4.6万元、幼儿园3.8万元。

  改变收费方式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生源,再加上当时许多公办学校也开始推出‘公办民校’的做法,这些都对学校造成了较大的打击。”

  显然,正如有关知情人士所称,当时的情况是,一方面,收费制度的改变使得学校收入急剧下降,另一方面,学校又面临大量学生教育储蓄金需要退本的窘境,那么,钱从哪里来呢?对此,大股东自然而然把眼光投到刚刚借壳的上市公司身上。在大股东看来,只有从上市公司身上拿过来的钱才是不要回本的。

  上市公司成为“提款机”

  于是,大股东的“黑手”很快就伸向了上市公司,而且第一次就轻易得手了,一下子套到了2.08亿巨额资金。1999年8月10日,公司临时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决定以自有资金2.08亿元收购英豪学校部分教学和生活设施。

  在第一次尝到甜头之后,接下来又有了第二次。这一次,大股东又是如法炮制,叫上市公司花更大价钱来购买大股东的“优质资产”。2000年9月29日,公司再度决定以自有资金2.94亿元继续受让英豪学校部分教学和生活设施。

  然而,事实上,由于学校在经营上两面都受到夹击,周华明对学校的经营前景表示了极大的忧虑。他称,由于目前还有部分学生的教育储蓄金本金没有退完,再加上“公办民校”带来的冲击,学校开办至今还是亏损的。

  5亿元巨资打了水漂

  但是,作为上市公司来说,又从中得到了什么呢?得到的只不过是一个合作办学的名分,把花费逾5亿元巨额资金买回来的资产再拿去与间接控制人广东英豪学校62300万元人民币资产共同合作办学之后,得到的回报是合作办学。

  另据了解,虽然后来双方又重新签订了一个补充协议,但也是形同一纸空文。2002年10月30日,公司与英豪学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补充协议》,补充协议规定学校收取的学杂生活费收入在支付学校成本费用开支后,*ST英教分配80%,英豪学校分配20%,双方投入学校合作办学的资产折旧费各自承担,该补充协议自2003年开始执行。

  如今看来,*ST英教投入的5.02亿元巨资算是打了水漂。由于至今亏损,公司不但没有分到一分钱红,还要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最终落得个“鸡飞蛋打”。

  [观点]投资者心中永远的痛

  对于被大股东掏空后的*ST英教来说,在投资者眼里,它是一块“鸡肋”,一个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痛。

  应该说,*ST英教沉沦到今天如此地步,是公司多年来不断追赶市场热点,频繁改变投资方向,反复折腾的结果。截至目前,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了化纤原料、纺织产品,高科技农业、花卉业,温室、冷冻及相关设备的生产、销售,计算机网络、UPS不间断电源、电池、发电机组的生产、开发、销售,房地产开发,还有教育行业,林业等等,让人眼花缭乱。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ST英教从最初的化纤、后来的农业,直至现在的教育,哪个产业都未能扭转公司的颓势。

  而且,自2001年年底2002年年初起不断爆出担保和贷款黑洞后,公司不但官司缠身,而且经营也几近瘫痪。此前,*ST英教2002年和2003年连续两年净利润亏损均在4亿元左右,而今年上半年公布的2004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主营业务花卉苗木生产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公司部分房屋和广汉分公司的所有机器设备及子公司花卉公司的部分土地、房产已被依法查封。

  特别是今年以来,公司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其持续经营能力岌岌可危。公司2004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业绩非常差,每股收益-0.06元,净利润-2610.63万元。至200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1794.37万元,而流动负债为76842.54万元,流动负债为流动资产的42.82倍,为总资产56505.54万元的1.36倍;股东权益(不含少数股东权益)为-21082.40万元;每股净资产-0.48元,目前,公司已经到了严重资不抵债的地步。

  对此,公司把希望寄托在大股东的资产重组上。然而,结果恐怕会事与愿违。9月17日,虽然起拍价较前两次大幅调低了50%,但*ST英教(600672)的第一大股东的位置依旧是无人问津,每股起拍价低至0.1元的1.3亿股法人股在17日的第三次拍卖会上再度流标。

  据了解,此次拍卖标的1.31亿股*ST英教法人股,是*ST英教目前的第一大股东从化市英豪博大实业有限公司持有的股权,占公司总股本的29.77%,因逾期未还中国银行广州天河支行的贷款而被法院强制拍卖的。该标的在今年的6月和7月曾经拍卖过两次,每股起拍价0.2元,最后均因无人应价而流拍。因此,对公司来说,退市只是迟早的问题了。

  (金陵/编制)(来源:金羊网)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国青闯入亚青赛决赛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中国高官参加七国会议
海军音乐剧《赤道雨》
你最喜爱大学校徽评选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