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平板电视风暴大力扫“平”中国彩电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0日 16:15 互联网周刊

平板电视风暴大力扫“平”中国彩电业

    渠道、厂商一同发力,平板电视能否顺利成为彩电市场的主宰?惨烈的竞争同市场机会一起到来,彩电企业能否在彩电产业的升级中迎来第二春?产品变了,但国际分工没有变,国内企业有无把握避开自己的技术硬伤?

    平板电视“十一”试金

    一两年的摸索之后,身处彩电市场最前端的渠道商最先感觉到市场机会,以前所未有的积极态度刺激平板电视的销售。在国美、苏宁等零售渠道商的拉动之下,在制造商的推动之下,彩电市场上演了第一轮平板电视冲击波

    “金九银十”向来是商家必争的销售旺季,而在今年,毫无疑问,平板电视以绝对主力的地位成为了这一时期家电市场的最强音。

    2004年9月7日,苏宁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拉开了这个销售旺季的竞争序幕—“2004中国平板电视发展论坛”。令人惊讶的是,包括索尼、三星、松下,以及TCL、康佳、创维、海信、四川长虹(资讯 行情 论坛)在内的国内外18家彩电巨头的掌权人物都悉数到场;而国美也不甘示弱,迅速将30家企业老总齐聚北京,不但把为苏宁捧场的众厂商“一网打尽”,更把“漏网之鱼”悉数请到。

    事实上,这是活跃在国内外彩电业市场的主流制造商一次难得的集体亮相。尽管不少彩电制造商在几年以前就宣布进入平板电视领域,但看起来一直是“小打小闹”的他们让这一领域的市场颇为冷清,绝大多数消费者也因为高高在上的价格而对平板电视望而却步。不过,即便此次并不能完全意味着在平板电视周围“暗斗的”他们转向了“明争”,但至少也表明,这是一次公开化的、直接的竞争。

    国美、苏宁掰腕平板电视

    随后,苏宁趁热打铁地高调宣布,将以上亿元采购资金全面发力以平板电视为代表的国内高端彩电市场。而以彩电销售起家的国美,面对苏宁的叫板,立即应声而战。在苏宁“彩电节”计划抛出当日,即针锋相对地声称将以超过十亿元的巨额采购额启动国内平板电视普换大潮;原本声称将不与国美、苏宁在彩电领域正面交锋,要改以冰洗类产品作为近阶段促销重头戏的大中电器,也在最后关头改变主意,卷入平板战火。

    争夺上游资源一向是家电零售商之间竞争的重要较量点,而在此次对平板电视市场发动强攻之前,一场拉拢上游供货商的战役早已悄然拉开帷幕。其程度之激烈,甚至直接导致了近年来一直表面和平共处,实则暗自较劲的国美苏宁两大巨头间的“美苏争霸”彻底公开化。

    当苏宁盯紧平板“蛋糕”,向三星、LG等外资品牌及创维、康佳、TCL、SVA、厦华等国内品牌一次性集中采购近2亿元42英寸PDP(等离子显示器)彩电及1亿元LCD(液晶显示器)彩电时,国美亦没有停下脚步,并迅速向各彩电巨头伸出了更为诱人的橄榄枝,抛出更加惊人的采购计划,以20亿元的采购大单启动国美彩电的秋季攻势,并慷慨拿出其中约10亿元的真金白银联手东芝、TCL等国内外知名厂家,进行等离子、液晶等高端平板彩电的大宗采购。

    然而,无论最终是谁打败了谁,在此番“美苏”之间大肆较量的背后,凸显的正是将由商业资本带动的彩电业新一轮大规模产业升级。近几年,随着家电连锁零售企业的迅猛发展,家电行业内一些重要产品的升级换代早已不仅仅是生产企业的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流通企业在转折时期的重要作用可谓更加明显而奏效。

    根据德国专业市场调查公司Gfk提供的数据,专业电器连锁企业在国内一线市场的销售比重已经接近50%,而在以PDP、LCD为代表的高端彩电市场,份额更高。客观地看,在平板彩电领域,尤其是液晶电视这个最新也是利润率最高的领域,目前还没有一个品牌可以站到堪称绝对优势的市场地位。不管是索尼还是TCL,在国内市场,大家几乎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于是对于众多彩电厂家来说,若想要在平板电视这块尚未被瓜分的新蛋糕上“争王”,如何先占到“为王”的渠道,就成了其无法逾越的一关。

    于是,对于可能无暇或无力顾及、推动全国市场的上游制造厂家们来说,联手国美、苏宁就意味着可以给自己提供一个成熟而庞大的全国连锁销售平台,在将自身产品迅速铺向全国所有一、二级重点城市乃至个别三、四级城市的同时,更可以快速实现所谓的薄利多销,将规模效益体现得淋漓尽致。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商业资本盖过产业资本的年代,国美、苏宁们大力捧谁,谁就很可能成为老大,占据最为可观的市场份额。

    虚热、豪赌,还是临界点?

    不过,即使平板电视进行了大幅度的降价动作,上万元的价格能被市场完全接受吗?在9月11日电视节启动后的第一个周六,记者来到北京苏宁石景山店,入场即看到满眼的液晶、等离子等平板电视以绝对数量占据了卖场内的主流位置,而曾经称霸彩电市场几十年的传统CRT模拟电视,则渐成明日黄花。不但在夏普、三星、LG等厂家的专柜上几乎不见踪影,即使其它专柜有此类产品,也都被摆在了角落,并贴上大幅降价的醒目黄色标签,完全是一幅即将被清离市场的架势。

    然而,与商家热火朝天、鼎力烘市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场内的客流似乎明显稀少,想象中每次苏宁促销均能引发的上百人奋力抢购的局面更是没有出现。而在与其相隔不远的大中店内,出现的也是相同的画面—与一楼手机卖场人声鼎沸的场面相比,二楼的平板电视促销卖场实在大为冷清。

    家电零售商共同发力的平板电视会否只是一场虚热?目前国内市场对于平板电视究竟有多大的消化能力?而苏宁、国美的上亿元采购大单,是否又只是一场豪赌?毕竟,仅拿苏宁、国美两家都看作杀手锏并因此作为采购重头戏的42英寸等离子彩电来说,根据其采购总金额及所报大都在15000元以下的单价来计算,其采购量就分别突破了1万台及6万台。而按照Gfk的预测,今年国内等离子彩电的整体市场容量也只为15万台。

    面对记者的疑问,苏宁集团总裁孙卫民和国美电器北京分公司总经理王辉文均承认:“作为高端产品的平板电视,想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知尚需时日,而它的进一步普及也的确还需要市场培育。”但随即,双方又不约而同地表示:“中国彩电市场正处于传统显像管彩电向平板电视转型之机的判断是绝对正确的,而平板电视的普及大潮也的确正在日益逼近。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家电零售业,抢占先机十分重要。”

    国美王辉文表示,随着前段时间雅典奥运会节目的转播,“看比赛,用高清”已成为众多百姓的选择,一场数字高清、液晶平板的升级换代大潮正渐渐掀起。而在奥运之后,还有一系列的重大赛事即将举行,这都促进了大屏幕电视将成为未来市场的重点。此外,随着9月“结婚潮”的到来,国美预计高端平板彩电必将再度掀起新一轮的热销高潮。

    而苏宁孙为民也声称:“经过前几年技术和市场的双重积累,2004年中国彩电业终于逼近了新一轮大规模产业升级的临界点,以平板电视领军的大规模产业升级的轮廓已基本成型。从今年年初至今,各地平板电视销量一路飙升,价格也开始大幅下跌,销售态势渐入佳境。平板电视在国内彩电市场开始了‘撑杆跳式’的飞跃。”

    孙为民透露,今年上半年,平板电视销售金额在苏宁连锁体系内占到的销售比重约为12%;而在北京、南京、上海、广州、深圳、沈阳、杭州等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该产品的销售比重已经突破20%,甚至达到了30%;更有甚者,在北京安贞店、朝阳路店、南京新街口店、山西路店、杭州庆春路店、广州天河北路店等3C旗舰店,平板电视的销售比重已经接近40%。据他预测,今年国内平板电视市场容量将达到45万台到50万台,而年度售价降幅也将超过15%。

    此外,Gfk公司公布的一系列数据应该也是让国美、苏宁对拉动平板电视销量信心大增的原因之一。其关于国内彩电市场发展状况的调查显示,国内的显像管彩电在2004年并没有像预测的那样,因欧锦赛和奥运会的举办而给市场带来大幅增长,而与之相应的,则是等离子彩电和液晶彩电在同期分别增长了2.5倍和3倍。

    Gfk机构中国区总经理赵新宇还表示,未来3年内,国内平板电视的市场容量将呈现出几何级数的倍数增长,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70%,其中30英寸以上大屏幕电视的增长幅度超过100%。预计2004年国内平板电视的销量将超过40万台,市值超过65亿元;而2005年其销量将会突破100万台,整个市场规模达到130亿元以上,占据整体彩电市场的80%。

    如此看来,在整个彩电市场“管退平进”的大背景下,做好平板电视市场无疑就等于做好了未来市场。

    平板电视的微妙滋味

    消费者摇动的心襟最直接地暴露在苏宁、国美这样的渠道商的眼里,被CRT彩电折磨到骨瘦的彩电巨头们在紧张地等待着这场盛宴的开始。在完成最初的产业布局之后,借力渠道商们的积极拉动,国内的彩电巨头也想在这一市场初试深浅

    2004年国庆前夕,国内彩电企业的市场活动再次大碰撞,厦华、海信、TCL、长虹、康佳等企业均在各自使力,他们的主题大致相同,均是为了进一步拉动自己的高端数字电视特别是平板电视的销售。而松下、LG、飞利浦、夏普这样的跨国企业也有意要在最近的时间内在这个市场上强力出手。被一致认为机会多多的中国平板电视市场迎来了第一场市场争夺战。

    平板电视热启动

    有一个说法在彩电厂商中流传已久:从现在到2015年模拟电视信号停播的十几年时间里,市场上保有量过亿台的模拟电视机将被更新换代,也就是说,在未来10年,以平板电视为主的数字电视机销售额会达到100多亿美元。

    根据Gfk提供的数据,从中国市场的情况来看,目前拥有尖端显像技术的PDP、LCD平板电视,在2003年的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占整个市场的比例是0.39%和0.78%,2004年市场发货量占彩电总发货量的1.3%,销售金额的比例已经提升到了9%。从发展趋势上讲,这个数字在2005年还会有一个显著的提升,销售的台数将会占到3.47%,销售金额比例将会达到17.1%。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平板电视将逐渐成为整个彩电行业发展的一种主导方向。

    Gfk中国区总经理赵新宇认为:“平板彩电市场对于电视行业乃至消费电子行业的市场而言是最大的销售亮点之一,在全球呈一个爆发的增长态势,中国作为全球彩电最大的市场,无论是等离子还是液晶,彩电近两年的增长都超过了世界的其他国家。”

    而从国际市场的情况来看,日本、韩国、美国这样的市场,平板电视在度过了最初的市场导入期之后,正进入一个迅速增长的时期。日本的平板电视销售收入在2000年仅占全部电视机市场的4%,2002年则迅速扩展到37%,2003年超过了60%。日本的电视机生产商已经逐渐在其国内停止生产CRT电视,而转向平板电视的生产。而在美国消费电子市场也已以平板电视为主,到2006年,美国市场平板电视的销量将全面超过CRT电视,成为消费市场的主流。

    如此的劲风足以将几年不鸣的彩电巨头们一个个从沉睡的状态中唤醒,国内外厂商面对消费者和市场早早地开始了自己的宣传攻势。几年的微利甚至是无利经营让这些面有菜色的厂家对于新的产业机会渴求已经近乎疯狂,当2003年平板电视市场渐有起色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主流厂商甚至是彩电行业外的企业都迅疾地做出了自己的反应。于是,新一轮的产业布局大规模展开,各家也都有了各自的预期和打算。

    “今年平板电视的销量将超过40万台,预计明年会突破100万台,即拥有16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平板电视将创造彩电市场的大部分利润。”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明确地表达了对平板电视的乐观看法。在他看来,2005年会成为真正的平板电视启动年。

    苏宁电器(资讯 行情 论坛)董事长张近东认为:“2000年苏宁电器刚刚切入彩电经营时,国内彩电市场可谓是血雨腥风,价格战此起彼伏,行业性亏损令人对彩电业谈虎色变。2004年,以等离子、液晶为代表的平板电视异军突起,显示出勃勃生机,又揭开了彩电发展的新篇章,毋庸置疑,中国彩电业的春天来了。”

    中国企业逆境狂赌

    虽然平板电视市场在很多方面还只是刚刚启动,虽然这一行业、市场上还有许多的未定因素足以影响产业的格局变化,但是现实已经清楚地摆在了中国企业面前,在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变革面前,中国企业依旧处于产业链条的最下游。

    英特尔、德州仪器这样的巨头均表露了在这一领域称霸的野心。目前,德州仪器在数字电视芯片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而英特尔在介入高端背投LCOS背投的研发之后,期望能与德州仪器的DLP背投展开竞争,并明确表示了希望在未来的几年内实现夺得市场主导地位的目标。在关键的面板领域,生产技术主要掌握在了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的厂商手里,国内的彩电企业在液晶市场迟迟不能打开局面就与此有莫大的关系。

    在终端市场,日、韩的消费企业在这一领域早已准备了很长的时间,各自的野心不小。三星在2003年底时就明确表示要在五年时间内称霸数字电视市场。针对中国市场,夏普、三星、LG、三洋都提出了各自的市场目标。

    在这些传统的消费电子企业之外,IT巨头也对平板电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摩托罗拉、惠普、戴尔纷纷进入平板电视市场。尽管目前摩托罗拉等企业的电视产品还没有在中国发售,但是相信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渐启动,这应是迟早的事情。

    但是在这些巨头们的游戏当中,国内的彩电厂商也并非无所作为,即使是刚刚进入这一领域不久的夏新,也对自己在平板电视领域的前景相当看好。在今年手机销售受挫的背景下,夏新今年也希望在彩电市场有所作为。在夏新总裁李晓忠看来,虽然芯片、液晶屏等核心技术、元器件垄断在别人的手里,但是作为整机生产商,只要把应用层面的设计、研发做好,依然前景广大。

    TCL多媒体电子事业本部研发中心副总工程师徐洪涛认为:“国内的制造企业在自己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涉足显示器件的核心技术,像TCL去年就解决了PDP模块显示这方面的技术,解决这个问题后,在技术方面相对来讲就不需要那么大的投资。中国的企业并非一事无成,还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我相信随着中国企业实力的壮大,他们也会逐渐地去涉足这些领域,会拥有更多的显示器件方面的核心技术。”

    在国内企业中,针对平板电视市场涌现出的商机多数企业都迅速作出了反应。TCL与汤姆逊彩电业务合并重组之后,这对于TCL开发全球平板电视市场和技术升级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TCL已经在全球同步推出厚度仅为17.4厘米的DLP的平板光显背投,该背投可以像等离子电视一样悬挂在墙上,因此被称为“平板背投”。在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方面,TCL也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战略。

    在2002年末,康佳就明确提出了以液晶电视为主导,PDP为补充的平板化战略,并在2003年取得了液晶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业绩。经过这两年的发展,康佳已经拥有了十分齐全的液晶电视产品线。同时,康佳也建立了42英寸、46英寸、50英寸、63英寸四个规格的PDP产品线。在面板方面,康佳则通过加强与LCD及PDP面板制造厂家的战略合作,加快向上游面板制造产业链的渗透,确保获取到成本最低的面板资源。与此同时,康佳希望能够加强与IT企业的合作,发展LCD显示器业务,获取平板显示业务的规模优势。

    2004年6月,海信集团发布了自己的平板电视战略,并将平板电视作为海信的主发展战略之一,明确提出要成为平板电视的国际主流供应商,争取在2005年在国内市场实现平板电视销售额第一位。

    而在海信、康佳、TCL、夏新之外,创维、长虹等企业也纷纷提出了各自的平板电视发展计划。但是,来自企业方面最新的反应却是,平板电视的高利润并不像想象中赚得那样轻松。

    依旧赚得不易

    平板电视比普通电视以及其它IT产品高得多的利润回报不仅吸引到越来越多彩电企业、而且也有为数不少的IT企业参与其中,国际上如惠普、戴尔,国内则有清华同方(资讯 行情 论坛)。面对众多厂商蜂拥而来的场面,厦华董事长郭则理认为:“作为中国第一个开拓数字电视市场的企业,厦华对此表示非常欣慰,众多的非彩电厂商纷纷进入数字电视的领域,恰恰说明厦华的路走对了。越来越多的订单证明了这一点,厦华在整机厂家中,保持了一定的领先地位。”

    这样的回答听起来多少有点外交辞令的意味,但是厦华国内营销总裁魏自力的话则更加直接:“平板电视同传统的CRT彩电的生意完全是两回事。平板电视元器件成本偏高,如果销售速度跟不上,企业的资金压力就会相当大,而且这个过程中产品的价格下跌会非常迅速,弄不好就会有潜亏的危险。而且在营销投入方面,平板电视的成本明显要高于传统电视,在售后服务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技术,国内的一些企业由于研发还跟不上,目前主要还是靠贴牌生产,在质量、服务、成本方面都有一定的问题。”

    而对于新进入平板电视产业领域的企业来说,所面临的挑战可能要更大。从研发到营销的一整套体系都需要重新学习,而维持竞争优势,技术的持续创新与成本控制极为重要。以海信为例,在多年的投资之后,海信实验室的总投入超过1亿元,厦华在几年当中研发的持续投入则接近2亿元。对于行业的新入者来说,短期内很难达到这样的研发规模。而即使是对于传统的彩电企业来说,平板时代的彩电市场同过去传统的CRT彩电生意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郑光清认为:“虽然大家都说平板电视有无穷的商机,但是这个蛋糕是非常不容易吃的,这个商机也是非常不容易抓到的。”

    一个新的产品出来应该有非常大的利润来消化前期的大的技术投入和固定资产投入,而在平板电视市场上,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影响,其利润似乎并没有人们预期的那么高。现在不管是上游企业、中游企业所获得的利润都是不理想的,甚至有些企业一开始就出现了亏损。平板电视产品虽然才刚刚出现,但是产品的竞争程度却一点也不亚于CRT。这也注定了这个市场的参与厂家会经历一个必然的洗牌过程,就像当初CRT彩电一样,从几百家、上百家,最后只剩下目前的这几家。

    彩电平板化的产业更替,给中国彩电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整个产业链带来了挑战。在CRT彩电时代,由于CRT彩电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大陆凭借其劳动力的优势,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彩电产业链,而且优势明显。在平板彩电的时代,彩电制造业将面临上游面板制造企业和IT制造企业的双重挑战。由于平板电视相对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无论是投资建一条LCD的生产线,还是建一条PDP的生产线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对中国的CRT彩管企业和彩电生产企业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海尔集团副总裁喻子达认为:“对海尔来讲,我们认为平板时代需要一个全新的做法,它和CRT时代是不一样的,平板时代对企业提出了三个比较大的挑战,成长的能力、盈利的能力、资金营运的能力。”

    在市场方面,平板电视产品具有同其它数字产品相同的特点,产品更新和产品价格的变化速度都非常迅速。消费者对产品外观的工艺水平要求比较高,要求新颖、时尚,要求生产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更加紧密,以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也只有如此,国内的彩电企业才能真正抓住平板电视的产业机会。

    无法绕过的硬伤?

    同所有的产业进程一样,在中外企业竞争与合作的复杂关系中,成长中的中国彩电企业在平板电视市场最初的布局阶段依旧未能占得先机。在产品最核心的芯片技术方面、在最关键的液晶面板方面,中国企业能否找到突破口

    家电连锁店对平板电视的争夺和厂商的大幅降价看上去纷纷攘攘,但这般热闹的背后还有一股热流在涌动着,这就是彩电厂商的对外联姻热:在最近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国内较大的厂商纷纷寻找海外公司合资合作。而在这些合作的背后,其核心又无一例外的是“技术”。

    躁动的联姻潮

    作为平板电视主要产品种类的等离子电视,其核心技术主要是等离子面板的制造工艺和高压扫描驱动电路设计,等离子面板对等离子电视犹如显像管对传统CRT电视的重要性。目前,全世界只有九大PDP面板生产厂家,分别是松下、富士通日立、先锋、NEC、LG、三星SDI、Orion、台塑、华映。日本在等离子领域开发时间长达四十年,技术实力最强,拥有的专利最多,韩国也在近期大幅度赶上。而中国企业在等离子屏和高压扫描驱动芯片上还都依赖进口。

    从另一类主要产品液晶电视看,液晶面板的上游原材料行业也几乎全部被日本企业垄断,少数被韩国人拥有,这些原材料成本大约占液晶电视总成本的70%~80%。而对于这些原材料,国内企业一般也需要进口。

    慧聪国际家电研究所研究部经理席深播表示,液晶电视的技术难点在于保证亮度的同时切割出大屏幕,而这是上游面板厂商的事情。国内厂家在液晶电视方面起步较晚,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技术基本被国外厂商垄断。虽然国内目前有上广电和京东方打算或正在打算投资第五代TFT-LCD生产线,但第五代生产线基本上只用于小尺寸电视或显示器,生产大屏幕液晶电视则明显不经济,国内厂商要想在大尺寸液晶电视上占有一席之地,还需要很长时间。

    无论是从等离子、液晶面板,还是相关器件来说,国内厂商要想追赶都不是短时间内和仅仅依靠自身的实力就可以实现超越的事情。Gfk公司中国区总经理赵新宇认为,液晶、芯片这样的核心技术不能掌握在国内企业自己的手中,不能实现自主的研发、生产,直接影响到了国内平板电视企业成本的控制、产品的更新。

    创维董事局副主席张学斌就表示,应该联合进行技术创新。该公司董事局主席黄宏生也谈到:“创维对外合作已呈现多样化势头,主要集中在国际最尖端的技术研发领域,日本、欧洲和美国的最新上游技术都已纳入我们的视野。通过技术和市场的结合,不断丰富和充实结盟的实际内容。”和创维一样,虽然各家厂商对外合作的目的不尽相同,但其中有一点却是共通的,就是希望能达成技术上的合作。比如海尔和富士通日立的合作内容是由富士通日立开发新一代高清等离子模组以配合海尔的爱国者3解码芯片。

    但另一方面,到目前为止,国内企业之间的合作却并不多见,倒是在中外企业之间屡屡有合作的动向传出。张学斌也认为,今年以来,国内彩电业频频与国外巨头进行合作,包括设立联合实验室,而相互之间却几乎没有任何技术上的交流。如果仍走相互价格倾轧的老路,这块蛋糕恐怕谁都难以尝到多少。“平板新时代必须携手打造,”长虹集团执行副总裁郑光清亦表示赞同。

    藏在技术合作背后的,是国产厂商对于平板电视市场不利局面的担忧。据Gfk公司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东芝、索尼、松下、三星、LG等日、韩品牌已经在背投、等离子、液晶的彩电高端市场占据了华北地区15个城市60%左右的市场份额。国产厂商在背投市场拥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平板电视上处于不利的地位。未来随着液晶和等离子电视价格的大幅下降,背投电视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国产厂商如何在液晶和等离子电视上取得突破就显得十分紧要了。

    土狼的命运

    目前国内厂商在CRT电视项目上已经占有90%以上的市场份额,回顾中国彩电业的发展,国内厂商市场份额的扩大都是伴随着价格战的深入而扩大的,在未来平板电视上国内厂商能否克隆在CRT项目上获得的成功?

    价格战取胜的关键在于成本。在CRT时代,技术上的雷同使人力成本占据了电视生产中的大部分成本,因而人力成本远比国外厂商低的国内厂商在发动价格战时显得颇为得心应手。但在平板电视时代,中国的人力成本优势远不足以抵消原材料和技术方面的劣势,在可预计的一段时间内,国内的彩电厂商将不得不向日韩或中国台湾厂商采购液晶面板。

    但现在拥有液晶面板生产能力的厂商也同时生产液晶电视,这样就与国内厂商构成了竞争关系,而且国内厂商的生产主要针对国内市场,目前采购量很难上规模,比日韩厂商低很多,所以在谈判时议价能力较弱。加之面板的运输成本本身不低,也将使其总体成本居高不下。况且,等离子电视的核心元件等离子面板和驱动IC目前都需要进口,这就注定成本很难降下来,高成本发动价格战无疑是自取灭亡。

    渠道是国内厂商与国外厂商竞争时的另一大法宝,但平板电视属于高端电视,主要的销售地区限于大城市。如此一来,国内厂商遍撒全国的销售渠道也将毫无用处,而在大城市中,像国美、苏宁这类的家电连锁店有很强的优势,Gfk公司也认为家电连锁店将在未来的平板电视销售中胜出,但国内厂商在这些渠道上并没有任何优势。且大城市的消费者在高端彩电的品牌认知度上,普遍更认可国外品牌。这些对于国内厂商来说都是很大的障碍。

    虽然有诸多不利因素,但国内厂商也并不是没有机会。最主要的就是上游产能最近将大幅提升。据统计,到2005年,全球将有17条第5代以上的TFT-LCD生产线投产,面板的年产能将达到1200万台,PDP面板的年产能也将达到800万台以上。从今年液晶显示屏价格下跌的走势可以看出,2005年液晶面板的产量很有可能供过于求,上游产能的大幅提升对下游厂商来说无疑是好消息,使他们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强的议价能力。此外,由于PDP面板的投入不像TFT-LCD生产线那么大,近年来,如松下、LG开始逐渐将面板生产线转移到中国,未来国内厂商也可能实现自建或与他人合作共建生产线,这也能快速拉近与国外厂商的差距。

    不容忽视的是,平板电视还是一个技术更新速度特别快的产业,仅在今年上半年的一个月内就推出了870项新技术。海信集团的营销总经理杨云铎表示,正因为如此,整机生产企业的上游压力非常大。例如平板电视的显示部分在整个平板电视里所占的成本比重非常高,而它在研发和生产上都需要非常大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实力,且更新换代速度快,可能在几个月就要换一代。不过,现在的很多的中上游厂商的利润都不理想,他们也希望能同下游厂商展开合作,这应该能给国产厂商带来不少的机会。

    平板电视市场就像一盘未完的牌局,虽然现在国内厂商手里的牌并不好,但未来充满变数,他们依然有可能从困境中胜出。如何出牌考验的是中国企业家的智慧和管理艺术,这牵涉到他们的反应速度、学习能力、合纵连横的策略选择、重点产品突破方向的选择、对合资合作公司的态度及整合策略等等。也许在两年之后,这个产业的格局将逐渐明朗。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平板电视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