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第三届全国企业文化年会 > 正文
 

把握文化本质和规律 促动文化继承与创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0日 10:01 新闻通稿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黎群

  为有效建设企业文化,首先需要正确理解企业文化,其次应把握好企业文化的形成规律,然后在遵循文化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抓好创建未来新文化的关键环节。

  一、正确理解企业文化

  在国内外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企业文化作如下定义:企业文化是指现阶段企业员工所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循的一系列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通常表现为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沿袭的传统与习惯等。

  正确理解企业文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化总是相对于一定时间段而言。我们所指的企业文化通常是现阶段的文化,而不是指企业过去的历史文化,也不是指将来企业可能形成的新文化。企业将来要形成的新文化是企业的目标文化,文化建设就是旨在目标文化的设计与培育;第二、只有达成共识的要素才能称为文化。企业新提出的东西,如果没有达成共识,那不能称之为文化,只能说是将来有可能成为文化的文化种子。企业文化是企业共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即多数员工的共识。当然,共识通常是相对而言的。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想象一个企业所有员工都只有一种思想、一个判断。由于人的素质参差不齐,人的追求呈现多元化,人的观念更是复杂多样,因此,企业文化只能是相对的共识,即多数人的共识;第三,文化总是相对于一定范围而言。我们所指的企业文化通常是企业员工所普遍认同的部分。如果只是企业领导层认同,那么它只能称为领导文化,如果只是企业中某个部门中的员工普遍认同,那么它只能称为该部门的文化。依据认同的范围不同,文化通常可以分为领导文化、中层管理者文化、基层管理者文化,或部门文化、分公司文化、子公司文化、企业文化等;第四,文化必定具有内在性。企业所倡导的理念和行为方式一旦达成普遍的共识,成为企业的文化,则这些理念和行为方式将得到广大员工的自觉遵循。

  二、深入认识企业文化的形成规律

  文化是人们意识的能动产物,不是客观环境的消极反映。在客观上出现对某种新文化的需要往往交织在各种相互矛盾的利益之中,羁绊于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之内,因而一开始总是只有少数人首先觉悟,他们提出反映客观需要的新文化主张,倡导改变旧的观念及行为方式,成为企业文化的先驱者。正是由于少数领袖人物和先进分子的示范,启发和带动了企业的其他人,从而形成企业新的文化模式。

  从个体的微观角度来看,对于少数领袖人物和先进分子的文化愿景,员工个人如何形成积极的态度?这个态度形成过程其实就是员工认识、接受、认同、内化文化愿景并转化为个人信念的过程。

  企业文化是作为企业绝大多数员工共享和自觉遵守的理念和行为方式而存在的。少数领袖人物和先进分子创建、倡导的文化理念内化为普通员工个人的信念,外化为员工的行为结果,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员工个人对文化愿景逐渐形成积极态度的过程。员工对少数领袖人物和先进分子倡导的文化愿景,通常要经历一个熟悉、遵从、领悟、认同、内化的过程。

  1、熟悉。企业有一整套文化信息传播网络,如内刊、电视台、内部网络、标语、制度文本、培训等。员工接触到这些信息,感受到文化愿景是“这样的”,了解、熟悉企业的文化语言、符号、方式、过程、观念、规则等。

  2、遵从。员工遵守、服从领导者制定的企业制度,做出符合领导者要求的行为。遵从带来奖赏,违背遭致惩罚,人们都有趋利避害、趋乐避苦的天性。员工为了维护个人利益,不管在认识上是否深入,情感上是否接受,都必须在行动上遵从企业制度。

  3、领悟。员工虽然广泛接受了文化愿景的信息,遵从制度做出领导者期望的行为,但并不是都能领悟到文化愿景的精髓。领悟不仅意味着对信息的大量记忆、了解,而且意味着对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的理解、把握。员工从接触的大量信息中真正悟出了文化的真谛,这是员工在情感上愿意接受文化愿景的前提和基础。

  4、认同。员工不但认识到文化的意义和重要作用,领悟到文化愿景的精髓,而且对文化有了情感体验,对它形成积极的态度,愿意按照文化的指引行动,那么员工就到达认同文化愿景的阶段。

  5、内化。内化也就是价值观信念化。信念是认识和情感的“合金”, 少数领袖人物和先进分子倡导的价值观一旦被员工接受并转化为内心的信念,就意味着员工对这些价值观的实质有了全面深刻的理解,把握到了它的精髓,悟出了它的真谛,同时对它产生和积累了丰富而又深刻的情感体验。此时,倡导的价值观就成为员工个人的内在信念,新的价值观成为企业的文化。

  三、抓好创建未来新文化的关键环节

  1、参照战略,设计文化。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参照,对既有文化进行梳理,并提出未来发展需要的新文化要素。企业文化要配合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为促进企业发展服务。对既有文化进行梳理,是对本企业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对企业实践中直接产生的观念和意识,进行系统深入的回顾、调查、分析和研究。对于已经被员工普遍认同的文化要素,要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基准,将符合企业发展战略要求的文化要素保留下来,并发扬光大;将不再符合企业发展战略要求的文化要素通过文化变革抛弃掉。企业通常还需要根据未来发展战略的新要求提出某些新的文化要素,作为新文化的种子,经过精心培育,使其逐步成为新文化的一部分。

  2、广泛宣传,形成共识。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是“铁人”王进喜生前领导的钻井队,以后虽换过不少届领导班子,员工也不断更新,但由于坚持对工人进行艰苦创业传统的宣传和教育,“铁人精神”一直被得以保持并发扬光大。

  3、领导带头,身体力行。企业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龙头,企业领导者的模范行为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员工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要塑造和维护企业的共同价值观,领导者本身应成为这种价值观的化身,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企业的价值观。首先,领导者要注重对企业文化的总结提炼、宣传倡导。其次,要表率示范,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中都体现企业的价值观。

  4、完善制度,体制保证。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运用软硬结合的管理方式。在培育企业员工整体价值观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特别是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同时,在建设企业文化时,要调整好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建立和形成文化建设所要求的组织体系。

  5、树立榜样,典型引导。发挥榜样的作用是建设企业文化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把那些最能体现价值观念的个人和集体树为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表彰,并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激励方法,有利于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迪尔和肯尼迪在其合著的《公司文化》一书中,把英雄楷模人物作为企业文化五大构成要素之一,认为没有英雄人物的企业文化是不完备的文化,是难以传播和传递的文化。

  6、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一个企业若员工的基本素质不高或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生产力的健康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员工基本素质,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基础保证。在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每一个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都必须首先接受职业道德、经营思想、集体意识、自我修养的集训,进行语言、待人接物的礼节教育,考试合格后才被录用。

  7、积极强化,持之以恒。企业员工的价值观、信念、作风、口号、习俗、礼仪等文化要素,是不断进行积极强化的产物。强化指的是人们的某种行为因受到一定刺激而获得继续或中断的过程。获得行为继续下去的结果的强化,叫做正强化或积极强化;使行为中断或中止的强化,叫做负强化或消极强化。积极强化的刺激使人们获得奖赏性情绪体验,而消极强化的刺激带给人们惩罚性情绪体验。在建设企业文化时也应遵循这些法则,对员工的良好行为给以积极强化,对不良行为给予必要的负强化。

  通用电器公司前总裁杰克.韦尔奇强调:“在通用,经营信条手册人手一份,存放于皮包或钱夹里,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维护它,倡导它。一旦有人违背了这些信条,那么他们必然会被淘汰。”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文化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国青闯入亚青赛决赛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中国高官参加七国会议
海军音乐剧《赤道雨》
你最喜爱大学校徽评选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