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扩大试点再次触动教材发行奶酪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0日 09:45 中国经营报 | |
    近日,沉寂了近两年的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改革工作似乎有了“复航”的迹象。     不久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透露,明年起教材、教辅类图书的发行招投标将扩大试点,由原来的三个试点省市扩大到十个省,试点教材的品种也较原先的九种有所增加,而且招投标工作将打破地域限制,鼓励跨省、跨市、跨地区的招投 标。    “两年前在安徽、重庆、福建三地的教材发行改革没有给民营书商任何机会,这次或许会有新的契机。”广东天林集团董事长李岿说道。     李岿属下的天林华翰是10家拥有“出版物国内总发行权”民企之一。而取得总发行权是与新华书店在试点省市竞争发行权的前提条件。     发行改革路途艰难     在不久前的2004北京国际出版论坛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表示,此次教材招投标的工作将由国家发改委来组织,从体制改革的角度推进,期望能够打破出版行业过分依赖教材区域垄断经营的局面。他透露,目前国家发改委已将方案上报至国务院,有望很快被审批下来。     出版业和中学教育曾双双被评为国内十大暴利行业,而与这两项都直接关联的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改革工作一直被国人所关注。广东省出版集团的一份调查显示,目前中小学教材出版总量占出版业市场份额的80%,销售利润为全行业平均利润的20%。而在发行这一环节,新华书店利润的70%来自中小学教材,多数乡镇书店更是达到了90%。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始终按照出版管理部门指定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总发行这种垄断运营机制,使中小学教材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其实,为改善因垄断带来的暴利壁垒,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的改革一直在酝酿推进之中。早在2001年10月,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国家计委就共同发布了《中小学教材出版招标投标试点实施办法》和《中小学教材发行招标投标试点实施办法》。按照当时规划的时间表,早在2003年春季,全国各省市进行招投标试点,2004年这一工作在全国推行。     但招标工作的实际进展速度却未能与设计的时间表合拍,当初设计的循序渐进三步走的时间表仅迈出第一步便裹足不前。按照规划,2002年,安徽、福建、重庆三地被确定为全国试点地区,对《小学英语》、《初中化学》等9种教材实行教材出版、发行招投标的试点工作。但试点三地的招标效果并不明显,不但三地的发行仍被新华书店揽入囊中,而且规划部门原先所期望教材价格明显让利局面也没有出现。     据重庆市新闻出版局透露,招标试点后重庆新华书店的发行利润只降了1%,当地中小学教材仅让利10万元,而安徽新华书店则只实现了0.3%的发行折扣,另一试点地区福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据悉,到了2003年,但由于地方阻力和“新华书店尚不具备应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原本应该推进全国范围的招投标试点工作就此搁浅。     有业内人士分析说,如果说2002年的三地教材出版发行试点工作是砍除暴利的“第一板斧”,那么这第一板斧充其量也仅是象征意义,实际意义远未达到。目前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教材出版绝大多数仍然是指定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全面负责发行。     民营书商冀望新契机     柳斌杰曾表示,此次中小学教材发行实行跨地区统一招投标,将打破出版行业过分依赖教材区域垄断经营的局面,尤其会对地区新华书店等长期以教材发行为主营业务的单位产生巨大冲击。     但能否突破以前改革“象征”大于“实际”的坎,让业内人士颇为关注。     记者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了解到,新的改革方案虽然试点范围相应扩大,但民营企业要想进入招投标工作,仍有前提条件,即该企业必须拥有“出版物国内总发行权”,且只能在参与试点省区的、试点教材的发行采用招投标模式。     据悉,目前,拥有“出版物国内总发行权”除各省的新华书店外,还有11家企业,包括10家民企业和1家合资企业。自去年9月1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开始实施《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以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已新批准11家总发行图书公司,文德广运是第一个领到总发行权牌照的民营企业。     虽然拥有牌照的民企已有10家,但各地的教材发行权却依然被新华书店把持。据了解,9月8日至10日,11家取得总发行权的企业聚会山东时,民营书商就商讨如何取得被新华书店高度垄断的教材总发权。     而对这次重新启动的教材发行权改革,广东天林集团董事长李岿直言不讳的告诉记者,“对我们民营企业来说,优势并不大。”他告诉记者,这次改革,或许会造成“鲶鱼效应”把新华一统的格局打破,但是每个省有十几亿的教材量,虽然国家发改委希望民营进入,但是对民营的限制太久,包括整个发行环节、渠道等,很难短期内撼动新华书店的垄断地位。     李岿表示,中小学教材发行对民营企业而言,主管部门有疑虑,以前也没机会做,现在去和新华竞争,肯定会有很多难处。“他们对我们存在的最大疑虑就是:你能不能做得到,能不能做好。教材能否按时保质保量的发行到位,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牵涉到的不仅是校长,而有可能是市长、省长。”但民营企业有自己的优势,大学教材的发行不少民营企业一直在运作,整个发行环节也都很清楚。而中小学教材的工作方式更简单,明确,种类少。     对于此次改革可能会以省为单位来投标,李认为可以探讨。“两年前的三地试点教材的发行招标并没有给我们民营书商什么机会,教材招标必须以省为单位,动辄几十亿的资本投入,我们民企还没有这么雄厚的实力,贷款也不方便。”李说道。他表示,如果一省被另外一个省投中,那么这个省内的店就很难生存,就会造成猝死,这也不现实。     他建议,把一个省的中小学或者年级分开来投标,这样的好处在于,经过一次一次磨合,哪些省、哪些企业它能不能做,就可以知道。这样逐渐对一些学科教材,就会做得更专业,而且还不会伤及整体。当然这样也有弊端,有可能有些教材不能在同时到达,但是这样能使整个教改更加专业化、合理化。     “我们民企希望教材出版发行不要形成教辅的局面,国企、民营都在做,现在的教辅市场,大概有几千个品种,很多企业都做,造成重复的选题,浪费,也有很多的积压。所以我希望要有整体的构架和想法,改革是为了更好的去运作,而不是简单的打破格局。”他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