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十一”黄金周江西旅游业盘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0日 09:00 江西日报

    “十一”黄金周后大盘点,江西旅游与节前业界悲观预测迥然不同,无论是旅游总人次还是旅游综合收入,江西都取得骄人成绩。其中,接待旅游人次总数483.43万,同比增长27.69%;旅游综合收入13.9亿元,增幅达30.19%。与全国大部分地区十个百分点左右的“温和”增长相比,江西旅游,堪称“火爆”。

    看点一:“赶集”旅游风光不再2003年前,黄金周对于江西旅游而 言,是真正的“黄金时段”——每年春节、五一、国庆三个长假,其旅游收入总和大约要占全年1/5。进入2004年,黄金周向黄金月、黄金季延长的趋势显山露水。从历次黄金周情况看,节后旅游,大约可以为消费者节省30%以上的开支。

    省旅游局副局长丁晓群妙口解颐:黄金周旅游,消费者“赶集”心态不再;“逛超市”者日见增多;“精品店”隐约可期!

    所谓“逛超市”,指不受长假所限,兴之所至,自取所需;而“精品店”,则是对旅游产品综合配套和特色化的高要求。过惯了黄金周的消费者,冲动已经不再,钞票紧藏口袋;出行先细思量,花钱图个实在!据了解,相对可自由安排的公休假,成为安排出游的选择之一。

    江西光大旅行社今年“五一”之后,组团游客仍然火爆,7、8、9月炎热高温中迭创新高。目前,该公司正紧锣密鼓地为“十一”之后又一拨旅游高峰精心准备。

    看点二:“井喷”另有原由旅行社“喊渴”、消费者趋理性,为何江西旅游还能风光依旧?丁晓群分析:原因有三。

    其一,江西黄金周旅游“井喷”依旧,但外力已经变化。长假驱动力减弱,江西基础设施、后花园建设的多年精心经营,正在逐渐形成提升旅游人气的强大动力。1400公里“天”字型高速公路,将江西与周边省份便捷的交通网络连为一体。朝发夕至,美景可期——对于腰包相对鼓胀的沿海发达省市消费者来说,诱惑大增;其二,进入新世纪,江西日新月异的新形象引起了海内外普遍关注。在好奇、探密等诸多心理因素的推动下,选择江西的游客大为增多;其三,除了漂亮的自然风光和红色历史,各地策应黄金周旅游大造声势,是江西旅游人气旺盛的重要原因。例如,南昌的金秋经贸活动月、景德镇的千年瓷都系列庆典活动、九江的金秋艺术节、武功山篝火晚会、柘林湖举办摩托艇挑战赛等。

    看点三:“一日游”成为市场主角“十一”黄金周最火的是短线“一日游”。据统计,省内一日来回的短线游客311万人次,占旅游总人数的近六成,增幅23.33%。尽管很多消费者放弃了长线游计划,但附近相对冷僻而又风景优美的景区踏秋放松一番,仍然是很多家庭的首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引领时尚的“自驾游”。记者了解到,前往南昌附近厚田沙漠的“自驾游”家庭,大约五成以上都是临时决定;而周边的柘林湖、梅岭……均让南昌的消费者趋之若鹜。热线依旧,冷线不冷,江西旅游“井喷”在所难免!

    省旅游局市场处负责人认为,消费者旅游的“非计划性”,应是此次黄金周“出人意料”的重要原因。

    看点四:“金蛋”之内,“骨头”多多老景点倚老卖老、缺乏创新,新景区急功近利、起点不高,细节配套不尽如人意,促进旅游发展的整体环境尚未形成,服务有待进一步改进,等等……正渐渐成为制约江西旅游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省旅游局旅游质监所负责人介绍,全省“十一”黄金周共接受旅游投诉29起,其中8起投诉为省旅游局受理。投诉涉及问题多为交通、服务以及价格纠纷。

    一位从庐山下来的外地游客告诉记者,匡庐天下秀,但晚上活动选择余地不大;夜生活的贫乏,与其响亮的名气不太相称;而游览省内某湖泊景区的游客则放言,景区设计“抄袭”痕迹过重,令人失望……

    细节,每每关系到江西旅游形象。但仔细留意,遗憾颇多:例如,景区景点的痰迹和果壳垃圾时有;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尚有差距;高档次旅游用车基本空白……

    不断完善细节和提倡专业精神,应是江西旅游的下一个突破口。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江西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国青闯入亚青赛决赛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中国高官参加七国会议
海军音乐剧《赤道雨》
你最喜爱大学校徽评选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