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55周年以来甘肃兰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综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09日 11: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 |
    55年峥嵘岁月,55年光辉历程,塞外古城兰州一路走来,一个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兰州正在迅速崛起。55年来,兰州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开拓前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经济建设实现新跨越,社会事业得到新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人民生活迈上新台阶。特别是改革开放25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振兴兰州之路,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措施,促使兰州经济跨越式发展。短短的25年,兰州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不断 优化,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刚解放时,兰州古城一片破败萧条,百废待兴。全市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经过55年不断进取和探索,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总量在全省的份额由解放初期的8%上升为34%,并跻身于“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之列,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转变。55年来,全市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0.33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44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61.7倍,年均增长9.9%;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年均增速分别为5.8%、12.2%和9.2%。     改革开放前,兰州经济增长缓慢,经济运行不稳定,波动较大,1961、1967年出现了负增长,全市经济总量较解放初仅增长21.3倍。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全市经济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建设成就斐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1990年实现了生产总值在1980年基础上的第一个翻番目标;1992年经济总量过百亿元;1995年又跨上200亿元台阶;1998年又实现了生产总值的第二个翻番,提前2年实现了翻两番的战略目标。2000年经济总量再次突破300亿元大关。200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达到440.1亿元,是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的8.3倍,年均增长8.2%。人均GDP由1978年的1067元增加到2003年的14545元。     50年多间,兰州在实现经济扩张发展的同时,不断调整经济结构,逐步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结构体系。1949年兰州三次产业结构为51.6:17.2:31.3,到1978年调整为3.4:75.9:20.7,2003年调整为4.2:52.9:42.9。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占据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兰州经济结构按照“一三二”型--“二三一”型--“三二一”型发展演变规律逐步升级,已由一个消费性城市转变为生产资料消费协调发展的经济中心,其经济构架表现出生产与消费两轮驱动,产业结构转入产业内部升级调整阶段。     “十五”时期,兰州经济发展进入新一轮加速发展经济时期,前三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10.48%,经济总量即将突破500亿元大关。兰州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稳定性持续增强。     二、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经济结构得到调整     建国以来,兰州市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1949年,全市农业增加仅为1720万元,“一五”时期发展较快,以后几经波折发展减缓。1957年至1978年的21年间,农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8倍,农业生产徘徊不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兰州市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改革围绕着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铺开,农业和农村经济从此步入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的新时期。2003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18.6亿元,比1949年增长108倍,年均增长9.08%;比1978年增长24倍,年均增长13.8%。农产品(资讯 行情 论坛)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主要农产品产量成倍增加。粮食生产能力由1949年的不到1.1亿公斤水平提升到3.5亿公斤以上的水平。蔬菜产量达131.5万吨以上,比1949年增长67倍。油料产量达24.1万吨,比1949年增长15倍。水果、畜产品、水产品等总产量和人均拥有量也都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长。农产品极大丰富,不但提高了人民的营养水平,而且彻底改变了人民的食物结构,为兰州市总体进入小康社会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产业化、区域化步伐不断加大。解放初期,兰州市农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1949年,农业中林、牧、渔业的比重仅为17.2%;解放以后,兰州市不断调整优化种植业品种结构,到2003年,在农林牧渔业中所占比重上升为23.5%。水产品产量达1547吨,比1963年增长161倍,人均产量增长73倍;肉类产量达3.89万吨,比1949年增长32倍,人均产量增长6.8倍。20世纪90年代以来,兰州市逐步探索,确定和完善“依托城市,开发农村,服务城市,富县富民”的城郊型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城乡一体功能,农户、企业、政府三方联手,把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等环节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由“星星之火”变成了“燎原”之势。目前,兰州市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本形成了蔬菜、果品、洋芋、百合、牛羊肉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化格局,谱写了农村经济超常规增长的历史新篇章。     三、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总体实力明显增强     解放初期,兰州工业基础极为薄弱,主要是以手工作坊为主的小工业。改革开放前,兰州工业亦经历了一个曲折、波动的发展过程,工业经济有24年增长,4年小降。1949年全市工业增加值仅856万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7.16%。“一五”、“二五”时期国家重点项目和区域经济政策向西北内陆地区的倾斜,推进了兰州地方工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工业逐步成为全市经济的主导产业。“二五”时期全市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50%。1978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15.8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解放初期的不足20%提高到72.70%,是1949年的70.2倍。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兰州工业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2003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179.1亿元,比1949年增长403.7倍,年均增长11.76%;是1978年的5.89倍,年均增长7.06%,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0.7%。“十五”前三年,兰州工业承接“九五”时期调整的积极效应,在“工业强市”战略指导下快速发展,内在活力增强,运行质量提高,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0.94%,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各时期增长最高点。     工业生产不断迈上新台阶,一些重要的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兴工业逐步崛起。2003年,全市原油加工量694万吨,比1985年增长1.8倍;发电量73.97亿千瓦时,比1985年增长1倍;铝产量37.9万吨,增长2.5倍;水泥421.99万吨,增长2.2倍。     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使兰州已形成了以有色金属、石油化工、机械电子、轻纺建材为主的工业体系,成为西北重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目前,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5家,总资产751.3亿元。“突出工业”已是“十五”计划期间内兰州市实现工业化、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     四、投资规模迅速扩张,经济建设硕果累累     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投资规模不断扩张。1949-2003年,兰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571亿元,期间建成投产了一大批工程项目,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成就卓著。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八五”时期,成为兰州市各个五年计划中重点建设搞得最好、成就最大的时期,能源和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得到极大缓解。进入“九五”时期后,在扩大内需、增加投资等宏观政策引导下,兰州市展开了以交通通讯设施等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成为兰州市历史上投资最多的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八五”、“九五”期间投资总量累计达814亿元,占到54年投资总量的一半之多。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兰州投资型经济特征日趋显著。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城市基础建设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兰州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用于城市道路、供水、供热、水处理、桥涵、河道等方面的建设和改造以及邮电通讯、住宅建设等方面的投资,极大的改善了兰州市市容市貌,提升了城市形象。1990年以来基础设施投资就达512.16亿元。2003年,兰州市城市道路长度达到919公里,比解放初延长829公里,与1978年相比,伸长了605公里;城市道路面积也由解放初的66平方公里增加为1228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增长了2倍;城区面积扩大为232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达141平方公里。与1981年相比,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增长4倍多,扩大到4.07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也由6.7%增加为30.67%。市区拥有公交营运车辆由解放初的8辆增加到2013辆,出租车由1980年的25辆增加到2003年的6620辆;城市日供水量由解放初的不足1万吨上升为68.8万吨,人均生活日用水量增长12倍。邮电通讯业发展迅速,历经从邮政为主到以移动通讯、网络通讯为主的时期,兰州邮电通信坚持“高起点、新技术、超常规”的发展战略,以滚动发展的模式实现多投入、上规模、大产出,加快了通讯设施的建设,增强了综合通信能力。到2003年年底,GSM数字移动通信交换机总容量达150万门,CDMA数字移动通信交换机总容量达30万门,计算机互联网用户已达21万户。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个人化的电信通讯网逐步形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充分发挥兰州作为西部枢纽的流通与扩散作用构筑了循环网络。     五、国内贸易蓬勃发展,流通方式不断创新     1949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有0.33亿元。新中国成立后,在“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总方针的指引下,兰州市的消费品市场日见复苏。然而,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国家对各种物资实行统购统销、统一调拨,市场供应基本仅为满足人民最低生活需要,社会商品极度溃乏,表现为严重的卖方市场特征,多种基本生活用品实行供给制、凭票证供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商品供应能力大大提高,居民收入快速增加,消费能力大大增强,消费市场日趋繁荣。特别是1994年国家五部委联合批准兰州进行商贸中心的改革试点以来,市场体系日益完善,流通服务功能明显增强。2003年,全市共有各类市场233个,其中商品交易市场219个,商品交易成交额达170.3亿元,是1993年的4.77倍。同时伴随商业流通体制的不断改革,商贸流通格局发生了彻底的变化,由八十年代末国合商业为主,逐渐发展为个体、私营、联营及股份制商业为主体,各种新型商贸业态蓬勃发展的局面,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和减少流通环节的商业体制。一批现代化大型商厦拔地而起,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商贸流通格局。大批购物环境优美、服务功能齐全的大型商场、连锁店、超市、专卖店、便利店等纷至沓来。购物方式也一改传统的模式,增添了邮购、直销、网上购物和电话预约等形式。2003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6.53亿元,是1949年的625.8倍,是1978年的35.3倍,年均增速分别为10.43%和15.32%。解放以来和改革开放前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分别低于改革开放以来2.66和4.89个百分点。     六、社会事业欣欣向荣,健康水平不断上升     教育事业成就辉煌。1949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68所,在校生5.15万人。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教育事业不断兴旺发达。55年来,兰州市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尤其是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全市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得到极大提高。2003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300所,比1949年增加了932所。在校生78.22万人,是1949年的14倍。其中:普通高等学校19所,比1949年增加了16所,在校生由1949年的0.17万人增加到13.04万人。目前,全市已形成了高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多层次的教育网络,股份制、民营等多种经济成份的办学方式也悄然兴起。教育事业步入快车道。     科技事业全面发展。兰州市科技事业按照“科技兴市、科技兴企”的战略,加大了科研项目的开发和研制力度,使得科技实力不断增强,科技队伍不断壮大。1994年兰州市被国家科委批准为“科技兴市”试点城市之一。“九五”期间的八大科技工程,成为科技兴市的推动力。经过50年的发展,兰州已成为国内重要的科研基地之一,拥有强大的科技和人才优势。目前兰州地区已拥有国家级重点研究室9个,各类科研机构700多家。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成就辉煌。无线、有线电视台的电视发射及转播台从无到有,2003年达到47座。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8.05%和98.02%。文化艺术日益繁荣,一批文艺精品在全国获奖。大型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轰动国内外艺术舞台,太平鼓艺术名扬中华。截止2003年,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8个,总藏量达到7471万册。全市拥有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30个,其中艺术馆(群艺馆)9个,博物馆4个。     卫生事业迅速发展,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与1949年比,2003年全市各类卫生机构由20个增加到295个,卫生机构床位由356张增加到1.54万张,各类卫生人员由597人增加到2.11万人。解放以来,全市的防疫、保健事业从无到有,烈性传染病已基本绝迹,各种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医学科学研究机构也相继成立,人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与1978年比,2003年兰州市人口死亡率由4.72‰下降到4.1‰,全市人均预期寿命由解放初的36岁提高到70岁以上。     七、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当家做了主人,人民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城乡居民生活也连续上了几个大的台阶,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环境都发生了明显变化。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094元和2398元,是1949年的73倍和67倍,是1978年的18.5倍和25倍。“十五”前三年随着兰州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有了较快的发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到了8.4%和6.2%。消费结构基本改变了多少年来以吃、穿等生存资料为主的单一格局,住、用、行和文化娱乐等享受和发展方面的消费支出明显提高。到2003年末,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8.3%和41.8%,比解放初大幅下降。     居民家庭对现代化耐用消费品的拥有,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且普及程度迅速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人们对消费品的购买从70年代以前的百元级“老四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80年代千元级的“新六件”(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电冰箱、电风扇、照相机)、到90年代万元级、十万元级的电脑、小汽车、商品房,消费档次不断提高。目前,“老四件”早已在农村普及,“新六件”在多数城镇也已接近饱和,人们对万元、十万元级商品的需求正处于资金积累和逐步增加消费的阶段。     到2003年底,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彩色电视机120台、电冰箱93台、洗衣机98台、家用电脑19.4台、空调2.33台。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自行车140辆、电冰箱26台、彩色电视机95台、洗衣机88台。在住房方面,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大为改善,过去几代人同居一室的现象基本消除,一个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小区令人目不暇接,农村中砖瓦水泥结构的新型住宅鳞次栉比。到2003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每年用于居住消费的支出分别达到551元和299元,占支出比重分别为9.68%和19.41%,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1990年的8.07平方米,增加到15.04平方米,人均增加了6.97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为24.74平方米,比改革开放后人均增加近10平方米。     55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沧海一粟,55年弹指一挥间。55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经过不懈的努力,铸就了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辉煌成就。     党的十六大已经做出了新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宏大的历史工程,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是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目标。根据这一目标,兰州市委十届十次会议提出全市要按照“围绕一个前提、确保两个达到、着力五个提升”的目标,突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抓好项目带动,全面加快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这是一个新的起点、一个新的征程,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坚信,只要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不远的将来,兰州必将以一座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城市展现在世人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