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250件封泥秦始皇亲自经手(收藏探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09日 01:31 人民网-市场报

  李冀

  250件“秦封泥”回归中国入藏南京艺兰斋美术馆的消息引起了普遍关注。这批封泥为什么叫“国宝”?它们怎么会流失海外?为此,笔者采访到了相家巷出土秦封泥研究的权威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晓陆和中国古陶文明博物馆馆长路东之。

  封泥又叫泥封。秦代,文书、信件一般都写在竹简上,为了保密,古人将竹简捆好后用泥封在结绳处,并将泥上加盖送件人的印章(多为官职)。清道光年间,川陕等地首次出土了封泥。在旧中国,收藏秦封泥最多的当属金石大家陈介祺,可是陈氏这批藏品在上世纪30年代却落入了日本人阿部房次郎的手中。1935年这600多枚中国国宝远渡东瀛,至今仍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1995年夏天,路东之在北京潘家园文物市场上发现了大批秦封泥。经过追查才知道,这年春天,这批国宝是西安市相家巷村的村民在挖粪坑时掘出的,出土后因保护不力迅速流入地下文物市场,不久就有80枚在日本出现。至今流失到日本的相家巷秦封泥总数尚未查清,但可以肯定的是,绝不止这次回归的250枚。

  艺兰斋美术馆是通过北京琉璃厂的一个朋友结识了日本收藏家太田博史的,通过一年的努力,使太田收藏的250枚秦封泥终于得以回归祖国。

  那么这批秦封泥何以集中出现在西安相家巷呢?周晓陆教授说,相家巷在渭河南岸,秦代这里当属都城咸阳渭南宫区,是皇帝居住办公之地。

  秦王朝上至左右丞相,下至郡县官吏的奏章皆由皇帝亲览。日积月累,剥下的封泥数量可观。到一定程度必须集中处理一批,或贮存或更有可能扔进垃圾堆。这些垃圾堆在现代考古发掘中被称为“灰坑”。相家巷的农民就是幸运地碰到了一座专门处理剥下的封泥的灰坑。“从秦代的制度和相家巷所在的位置,完全可以推断这批封泥是秦始皇和秦二世经手之物,甚至是他们亲手剥下的。”

  由于封泥上印着中央和地方官吏的官职,因此对于搞清秦代职官制度有着巨大意义。“现今发现的秦人印章多为陪葬之物,难免会是虚职或溢美之嫌,而印在封泥上的皆为正在使用的官职,这对研究秦代职官有着正本清源的作用。”周晓陆对笔者透露,目前从封泥的官印上统计,秦王朝仅在都城咸阳的中央官署就有500人之多。

  据传这批封泥之所以保存2000年不坏不裂,是因为封好后经过小火烘焙,呈陶质。“初唐四杰之一”杨炯曰:“封紫泥于玺禁,传墨令于银书。”为何古人皆称封泥为“紫泥”呢?难道它们真的透着紫色吗?看来这些问题只能等到这250枚封泥回到南京后细细赏玩后,才能找到答案了。

  《市场报》 (2004年10月09日 第二十四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国青闯入亚青赛决赛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中国高官参加七国会议
海军音乐剧《赤道雨》
你最喜爱大学校徽评选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