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行业专题--交通行业 > 正文
 

埃及的交通运输业情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08日 19:20 商务部网站

  一、埃及交通运输业及其投资概况

  穆巴拉克总统自1981年执政后,大力发展埃及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前三个五年计划为此共投资636亿埃镑,占同期总投资的17.7%,使陆、海、空运输能力有较快增长。埃及政府决定在第五个5年计划期间(2002年-2007年),向交通运输方面投资250亿埃镑,其中:道路投资57亿埃镑,铁路64亿埃镑,海运38亿埃镑,空运59亿埃镑,地铁32亿埃镑。

  2003年埃及境内年货运量达3.2亿吨,其中3亿吨由陆路运输完成,占货运总量的94%,200万吨由河道运输完成,占0.7%。2002年的货运量为3.128亿吨。二、埃及的公路

  1981年埃及有公路15298公里,1998年增加至41300公里,2003年底增至50000公里。埃及公路四通八达,连接全国所有的城镇乡村,可以说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公路或土路。全国各类汽车共计500余万辆,

  2002/2003年度客运总量为113.57万人,货运总量为41.45万吨。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公路工程有:

  -开罗/艾斯尤特沙漠公路,位于尼罗河西岸,长587公里。

  -连接图什卡、艾尔巴以那交叉路口和阿维纳特东部列车的公路,长370公里。

  -埃尔迈纳至哈里加绿洲的公路,长240公里。

  -建设了开罗/亚历山大农业区的第三街,长220公里。

  -盖塔米亚/艾因苏赫纳公路,长120公里。

  -凯里马特/扎法拉纳公路,长164公里。

  -埃德福/马尔萨公路,长225公里

  -盖纳/萨法加公路,长160公里

  -在尼罗河西岸长485公里的埃斯尤特/阿斯旺公路和长95公里的阿斯旺/巴尔尼斯公路交叉线上建设了长580公里的新公路。

  2002年10月,埃及完成了历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大的北部高速公路。这条沿地中海南岸的公路东起拉法、西到塞卢姆,穿越埃及8个省份,总长度达到1050公里,耗资约26亿埃镑。这条双向双车道的公路路面宽28至30米,中间有隔离带和安全岛。全线建设66座高架桥和立交桥,桥长合计达到了35公里。沿途有诸多旅游风景区,还有亟待开发的旅游资源,发展前景广阔。三、埃及的铁路

  埃及是世界上最早有铁路的国家之一,仅居英国之后,埃及的第一条铁路开罗至亚历山大线1851年就开始运行,全长209公里。之后,又开通了苏伊士至开罗线。2004年,埃及铁路总长度已达9525公里。埃及铁路在运送旅客和货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每年运送旅客7.5亿人次。(未含地铁乘客,地铁乘客占总乘客的35%。)年货运量为1200万吨,每天有1100列火车运行,可提供63万个座位。埃及有3100节普通和空调客车车厢,有10600节货车厢,有671辆机车。

  第五个5年计划期间,即2007年前埃将对776座火车站进行改造,其中171座火车站,耗资5.15亿埃镑已改造完毕;此外埃及还同中国合作,花费4亿埃镑生产了200节新型列车车厢,以发展铁路运输。2002/2007五年计划期间,埃及还计划投资12.64亿埃镑,改造1460节列车车厢。

  1981/1982至2003/2004年间埃及铁路的发展情况:

  -铁路总长度由4882公里延长至9525公里。

  -新建了长度为1540公里的路线,改造了近2000公里的铁路。四、埃及的地铁

  1987年10月开始运营的开罗地铁,现有两条线路。第一条地铁全长43公里,把从火车站至赫勒旺和来蒙桥至麦尔吉的两条交通干线连接了起来,由宰奈白站经解放广场的萨达特站和纳赛尔站,到拉姆西斯广场的穆巴拉克站。地铁在城市中心的地下部分长4.7公里。

  第二条地铁自北部的夏伯拉、海依曼,经市中心折西,到西部的开罗大学和吉萨地区,全长19公里。地铁将统称大开罗的开罗、吉萨和盖尔尤比省联结在一起,总长62公里,平均每小时运送乘客6万人次,最多时每日运送乘客200余万人次,日运行900车次。自1996年开始规划兴建的第三条地铁西自人口稠密的伊巴泊,直抵东部老城艾资哈尔大学和萨拉丁城堡地区,全长29公里,建成后,开罗将形成地下东西南北交通网。

  埃及地铁采用当今世界上先进的自动化售票和验票系统,并按穆斯林的民族传统做法,在列车的最前端设有女性专用车厢,确保女性乘车安全。地铁票价便宜,尤其对学生优惠。地铁已是开罗市民外出最受欢迎的安全、舒适、廉价的交通工具。

  埃交通部长2004年9月份表示,埃及正在制定开罗地铁线的延伸计划,即从谢布拉?海易麦至盖尔尤比,这一项目的一期工程先由谢布拉?海易麦至密特?奈麦,预计花费5亿埃镑(约合8000万美元);二期工程由密特?奈麦到盖尔尤比,预计花费6亿埃镑(近1亿美元),预计该地铁线路将于2007年完工。五、埃及的海洋运输

  埃及的海运与港口。埃及共有40个海港,分布在红海、地中海和亚喀巴湾。海运是埃及的一个重要产业,对该国经济有着重大影响,对游客出游和贸易作用更大。2002/2003年度埃对海运的投资是5.038亿埃镑。2002/2003年度进出埃及港口的游客为264.6万人,海上运送货物1044.9万吨,埃及港口每年可周转200万个集装箱。

  埃及在81/82至2002/2003年度期间海运的发展情况:

  -海港吞吐量由1510万吨增至6680万吨。

  -海港码头数量由95个增至141个。

  -埃及船只数量由80艘增至126艘,载重量由53万吨增至1800万吨。

  -对艾达比亚、科尔迪格、努维比亚、萨法加海港进行了改进

  -建设了杜米亚特新港、达西来港、阿里什港。

  -完成了赛德港东部港口一期工程,耗资7.5亿埃镑。

  -完成了艾因?苏赫纳港一期工程,耗资5.5亿埃镑。

  -埃及各海港接待的旅客人数由1.2万人增至62.7万人。

  -货运量由290.3万吨增至1044.9万吨。六、苏伊士运河

  沟通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长190.25公里,宽280-345米,水深22.5米左右。运河于1869年11月17日正式通航后,使西欧到印度洋之间的航程比绕道非洲好望角缩短8000-10000公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运河之一。苏伊士运河是联系东西方的枢纽,发挥着民族交往和文明传播的作用,为世界的繁荣和各国间经济贸易的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它是埃及经济的第四财源。从1981年至2003年6月30日的22年时间里,苏伊士运河创收349亿美元,相等于2100亿埃镑。2002/2003年度,苏伊士运河通过的船只数、载重量、月均收入和年收入四方面均创新高,共有14.2万只船通过运河,总载重量为4.5亿吨。从1975年6月重开运河至2003年5月的28年中,运河的总收入为373亿美元。苏伊士运河2004年1-6月份收入达14.78亿美元,过往船只8218?,载货总量2.97亿吨。七、内河运输

  尼罗河也在埃及的运输和旅游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尼罗河在埃及境内水道总长度达3500公里。2003年内河运输投资额为1.35亿埃镑。2002/2003年度内河的运输情况如下:

  疏浚了长960公里的开罗/阿斯旺河道和长228公里的开罗/杜姆亚特河道,将杜姆亚特港和河运网连接在一起。此外还完成了疏浚开罗至亚历山大航运线上段河道,长度220公里。

  为了更好地利用尼罗河水道,在81/82至2002/2003年度这一时期内实施了许多工程。使水路总长达到2157公里,运输量达到2309吨。已完成及正在实施的主要工程有:

  -开罗/杜米亚特水道延长了228公里,耗资2.25亿埃镑。

  -开罗/阿斯旺水道延长了960公里,缓解了水道上交通拥挤的问题。

  -对纳赛尔湖的水道进行了延长,并提高了运输水平和安全性。八、埃及的空中运输

  埃及航空公司是中东北非地区最大的航空公司,共有民航飞机58架,机场22个,其中国际机场10个,开通了83条国际航线和41条国内航线。开罗国际机场是世界著名的空港,中东地区最重要的航空中转站,大部分旅客都是由开罗进入埃及。2000年运送旅客2140万人次,2001年由于受到“9.11”事件影响,运送乘客只有1740万人次,2002年运送乘客1802万人次,2003年则猛增到2872万人次。

  另外埃及还有4家私营航空公司。

  81/82至2002/2003的22年间,埃及在空运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民用飞机由17架增至58架。

  -实施了总额为15亿埃镑的投资,改造了17座机场,实现了现代化,并增加了容纳能力。

  -将一些国内机场改造为国际机场,其中有卢克索机场、阿斯旺机场、艾斯尤特机场及阿拉伯塔机场。

  -开罗空港出入的飞机由51100架次增至84400架次。其他机场的飞机数量达到74500架次。

  -开罗空港运送旅客量由600万人增至870万人。其他机场运送旅客量由140万人增至580万人。

  -空运货物量由60吨增至270吨。2002/2003年度,开罗机场扩建一期工程结束(包括建一个过境大厅、在2号候机楼建一个国内航线大厅、更新老候机楼3号大厅、建一个新的入境大厅);为加强空运的实力,新购了5架空客飞机;改造卢克索机场和沙姆沙伊赫机场;实施了总造价为21亿埃镑的3号候机楼工程,候机楼建筑面积16.4万平方米,每年可接待1100万旅客。

  投资:2002-2003年度和2003-2004年度埃及政府对机场建设的投资为5.7亿埃镑。九、几点建议

  1、有7000年古老历史文化的埃及,古迹遍及尼罗河沿线的乡村和城市,旅游业十分发达,其旅游业在中东和北非国家中名列第一,旅游收入是埃及四大经济支柱之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中国的旅游业发展迅猛,旅游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忠心企盼,我国旅游业界可探索与埃及旅游业联合,开发中国—埃及和埃及—中国旅游业务,如能做到广泛宣传,认真组织,严格管理,热情服务,中埃两国相互旅游的人数会大大增加,是一件能够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两国企业都能受益的大好事。

  2、如果旅游业得到发展,能够带动我国航空业的发展,我国航空公司可与埃及航空公司联合办理往返北非几国与中国的旅游客运业务,改变目前埃及航空公司与中国航空公司无国际结算关系的局面,使两国航空公司经济上均获利益。

  3、在新建公路和铁路沿线寻找较好且具发展前景的旅游新景点,鼓励国内企业和旅游公司在这些景点投资兴建宾馆、饭店。

  4、埃及政府正在制定开罗地铁的延长计划,希望我国地铁施工企业可以其高新技术和质量优势,对此项目能进行调研考察,并积极参与其项目的竞争。驻埃及使馆经商处王建功2004年10月

  (信息来源:驻埃及经商参处子站)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